当前位置:主页 > 法律论文 > 婚姻法论文 >

中国当前的离婚态势

发布时间:2018-03-21 12:22

  本文选题:粗离婚率 切入点:婚姻观念 出处:《人口研究》1997年06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本文以最新的离婚统计资料为据,对当前中国的离婚状况和离婚发展趋势进行了客观的描述和分析。作者认为离婚率的上升是社会发展中的一种必然现象。虽然未来中国的离婚率将继续上升,但上升是缓慢、稳定和有限度的,离婚水平在世界上仍然处于很低的水平。究其主要原因是:中国历来有注重婚姻家庭稳定的传统;造成目前离婚增多的各种原因正在发生变化,有的原因已经受到抑制;抑制离婚的社会因素和家庭因素将对婚姻稳定产生越来越大的影响;从而将提高婚姻的质量和加强夫妻的关系;在离婚人口增加的同时,再婚人口也在增加,中国的婚姻家庭在总体上是稳定和健康的。我国婚姻的前景是,人们在有关婚姻和家庭问题上已经并将享有越来越广泛的选择权与自主权。
[Abstract]:This article is based on the latest divorce statistics. This paper gives an objective description and analysis of the divorce situation and the development trend of divorce in China. The author thinks that the rising divorce rate is an inevitable phenomenon in the social development. Although the divorce rate in China will continue to rise in the future, the rise is slow. Stable and limited, the level of divorce is still very low in the world. The main reason is that China has a long tradition of paying attention to the stability of marriage and family; the reasons for the current increase in divorce are changing. Some of the reasons have been suppressed; the social and family factors that inhibit divorce will have an increasing impact on the stability of marriage; thus, the quality of marriage and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husband and wife will be improved; while the population of divorces is increasing, The population of remarriage is also increasing, and the marriage and family in China are generally stable and healthy. The prospect of marriage in China is that people have and will enjoy more and more choices and autonomy in matters relating to marriage and family.
【作者单位】: 浙江省社会科学院
【分类号】:C913.1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3条

1 威廉·古德,陈一筠;世界各地离婚模式的变化[J];社会学研究;1993年03期

2 张敏杰;浙江省的离婚问题研究[J];浙江学刊;1994年06期

3 曾毅,吴德清;八十年代以来我国离婚水平与年龄分布的变动趋势[J];中国社会科学;1995年06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张峻荣;;经济与婚姻——10省、市离婚率水平实证分析[J];法制与社会;2008年22期

2 高颖;张秀兰;祝维龙;;北京市近年离婚水平与年龄分布的变动趋势分析[J];北京社会科学;2012年04期

3 王晨宇;;对判决一致作为冲突法价值目标的质疑[J];时代法学;2012年01期

4 付红梅;;当代中国离婚问题研究概述[J];湖南科技学院学报;2006年10期

5 方敏;;关于离婚率的几种含义[J];南开大学法政学院学术论丛;1999年00期

6 朱海忠;蔡砚秋;;增加离婚成本能否降低离婚率[J];南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5期

7 高颖;张秀兰;;从再婚人口的性别差异看城市女性的再婚困境——以北京为例[J];南方人口;2012年05期

8 张洪芹;中国离婚状态人口的两性差异特点、成因及影响[J];人口学刊;1999年04期

9 孟秋丽;中国的离婚率与社会结构变化分析[J];人口学刊;2000年04期

10 李雨潼;杨竹;;东北地区离婚率特征分析及原因思考[J];人口学刊;2011年03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张雯莉;劳燕分飞为哪般?[D];中央民族大学;2011年

2 田丰;中国当代家庭生命周期研究[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孙立萍;当前我国离婚式单亲家庭与其子女社会化[D];吉林大学;2005年

2 吴俊明;转型社会家庭问题与道德建设实践的理性思考[D];哈尔滨工程大学;2006年

3 柴俊琳;河南省城乡离婚问题研究(1978-2000)[D];华中师范大学;2007年

4 付红梅;当代中国离婚问题的伦理思考[D];湖南师范大学;2006年

5 张学见;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离婚率嬗变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08年

6 钟佛梅;基层法院离婚判决书研究(1978-2008)[D];暨南大学;2009年

7 勾学玲;社会交换理论视角下的离婚影响因素分析[D];黑龙江省社会科学院;2008年

8 周沫;论主观幸福感对婚姻质量的影响[D];河北大学;2008年

9 栾海珠;社会转型时期离婚问题的研究[D];吉林大学;2010年

10 苏旭丽;中西文化差异在离婚现象中的体现[D];陕西师范大学;2010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条

1 曾毅,舒尔茨,王德明;上海、陕西、河北三省市的离婚分析[J];人口研究;1993年05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向平;;“离婚经济”催生“中国式离婚”[J];中国社会导刊;2005年23期

2 姜秀花;怎样看待离婚率上升?[J];前线;1999年04期

3 蓝瑛波;战后美国家庭的变化及发展趋势[J];学海;1993年05期

4 央宗;对拉萨市离婚率上升的分析与探讨[J];西藏大学学报(汉文版);2002年02期

5 L.K.怀特 ,刘梦;离婚的决定因素:80年代研究述评[J];国外社会科学;1991年09期

6 李立新;江增年;;离婚率上升原因探析[J];社会工作上半月(实务);2009年06期

7 徐安琪,茆永福;新疆维吾尔族聚居区高离婚率的特征及其原因分析[J];中国人口科学;2001年02期

8 刘蕾;从女性的角度分析离婚率升高的原因和对策[J];北京社会科学;2001年04期

9 陈晓健;;这段婚姻能长久吗[J];南方人物周刊;2006年19期

10 ;数字[J];爱情婚姻家庭(生活纪实);2011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李萍;;当前我国农村离婚率趋高的社会学分析[A];“新一轮西部大开发与贵州社会发展”学术研讨会暨贵州省社会学学会2010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0年

2 郭孝义;;对我国离婚率上升的原因浅析[A];贵州省社会学学会“21世纪贵州社会发展研讨会”暨2001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1年

3 王汝展;张敬悬;翁正;;山东城乡人群离婚率及相关因素的研究[A];山东省心理卫生协会第二届学术研讨会优秀论文选编[C];2001年

4 陈钊;陆铭;吴桂英;;经济转型中的婚姻家庭与女性就业:对相关事实的经济学理解[A];中国制度经济学年会论文集[C];2003年

5 姜永兴;;人类婚姻向何处去?[A];民族学研究第八辑[C];1986年

6 徐珍;;精神病人的婚育与优生优育[A];中国民政康复医学第四届学术会议论文集[C];1993年

7 金万吉;;评析“老有所恋”[A];家庭、健康、和谐研讨会论文摘要集[C];2005年

8 祝瑞开;;弘扬孔子的“忠恕之道”构建当代和谐婚姻和家庭[A];儒家文化与和谐社会——纪念孔子诞辰2556周年学术研讨会文集[C];2005年

9 林瑶棋;;台湾族谱走向e化家族史型态[A];谱牒研究与五缘文化[C];2008年

10 夏军 ;曹峰;;离异莫忘育幼苗[A];婚姻·家庭·老人论文集[C];1994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杨宝;民工离婚率高达50% 谁来拯救2000万民工的婚姻[N];云南政协报;2004年

2 南方;如何看待居高不下的离婚率[N];卫生与生活报;2004年

3 王丽;杭州结、离婚率双双上升[N];中国社会报;2005年

4 河南信阳市 周宏宇;农村离婚率居高不下[N];农民日报;2000年

5 周益民 刘永刚;我国离婚率升高的成因及对策分析[N];江苏经济报;2009年

6 记者 方敏;上海离婚率激增20倍?[N];解放日报;2005年

7 本报记者 慕海燕;中国式离婚,冰城每天“上演”56对[N];哈尔滨日报;2011年

8 潘健;高离婚率是否为社会的进步[N];江苏经济报;2005年

9 通讯员 胡金迎;“80后”离婚率上升[N];济南日报;2010年

10 早报记者 俞立严;上海女学者让中国离婚率减半[N];东方早报;2007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周由强;当代中国婚姻法治的变迁(1949—2003)[D];中共中央党校;2004年

2 王海霞;农村维吾尔族女性的行为特征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06年

3 夏吟兰;论离婚自由及其限制[D];中国政法大学;2006年

4 邹芝;古罗马家庭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09年

5 张雯莉;劳燕分飞为哪般?[D];中央民族大学;2011年

6 杨恒平;宋代桐木韩氏家族研究[D];暨南大学;2008年

7 陈志伟;北朝社会风尚诸问题研究[D];吉林大学;2009年

8 梅军;濒危的家园[D];中央民族大学;2011年

9 李贵录;三槐王氏家族研究[D];暨南大学;2003年

10 高兵;周代婚姻制度研究[D];吉林大学;2004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吴小媛;二战后美国高离婚率成因分析[D];河北师范大学;2010年

2 栾海珠;社会转型时期离婚问题的研究[D];吉林大学;2010年

3 程明明;我国离婚率影响因素研究[D];清华大学;2010年

4 孙智骏;美国二十世纪离婚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4年

5 郑恒;对中国女性劳动参与率变动的经济分析[D];浙江大学;2003年

6 张学见;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离婚率嬗变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08年

7 杨福林;被误读的自由[D];西南政法大学;2008年

8 谢淑梅;20世纪英国妇女与社会地位的变化[D];湖南科技大学;2007年

9 曾兰兰;离婚纠纷解决机制研究[D];西南政法大学;2009年

10 黄清;离婚损害赔偿制度的历时性探讨[D];江西师范大学;2007年



本文编号:164383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hyflw/164383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6915a***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