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商合一前见与私法理论悬疑
本文选题:民商合一 切入点:私法 出处:《武汉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年04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民商合一前见影响了私法理论研究,导致主体法中行为能力理论出现误置,导致为自然人主体量身打造的行为能力制度泛化到法人,并生搬硬套到商主体,捏造出商事行为能力;婚姻家庭法司法解释受到商法理念误导,以商业财产性质异化婚姻家庭财产,交易规则扭曲了家庭伦理规则;财产法范畴体系矛盾,物权与财产权范畴位序不当,所有与占有制度功能定位不准;财产运行机制中无因性理论出现误置,格式合同规制片面。民商合一前见模糊民事关系与商事关系,没有做到让民法制度规则遵循民法逻辑,让商法制度规则遵循商法逻辑,对于许多基本问题的理论解释缺乏说服力,制度设计缺乏针对性与有效性。
[Abstract]:Prior to the integration of civil and commercial law, the theoretical study of private law was affected, which led to the misplacement of the theory of capacity for conduct in the subject law, resulting in the generalization of the system of capacity of conduct created for the natural person to legal person, and the application of the system to the subject of business. The judicial interpretation of marriage and family law is misled by the commercial law idea, and the property of marriage and family is alienated by the nature of commercial property, the transaction rules distort the family ethics rules, the system of property law is contradictory, The category of real right and property right is not in order, the functional orientation of all and possession system is not correct, the theory of non-causality in property operation mechanism is misplaced, the form of contract regulation is one-sided, and the civil and commercial relations are blurred before the integration of civil and commercial affairs. Failing to make the rules of civil law follow the logic of civil law and the rules of commercial law follow the logic of commercial law, the theoretical explanation of many basic problems is unconvincing, and the system design lacks pertinence and validity.
【作者单位】: 浙江工商大学法学院;
【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规划课题(09xja820006)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课题(11BFX027)
【分类号】:D913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2条
1 蒋学跃;;法人行为能力问题探讨[J];甘肃政法学院学报;2007年04期
2 童列春;孙娟;;商事行为能力质疑[J];西部法学评论;2011年05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李尚志;王恒;;邓小平主权思想研究[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6年03期
2 王亚军;;论罗马法学的发达[J];安徽大学法律评论;2007年02期
3 刘玲伶;;章程对公司对外担保的效力影响[J];安徽大学法律评论;2008年01期
4 蒋志如;;试论法官与法学家的关系——以美国为语境的思考[J];安徽大学法律评论;2011年02期
5 杨思斌;功利主义法学述评[J];安徽大学学报;2005年05期
6 马特;;人格权与宪法基本权关系探讨[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年05期
7 屈茂辉;张彪;章小兵;;产权概念的经济学与法学比较[J];安徽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5年04期
8 孙宪超;;大陆法系民法对罗马法错误制度的继受及中国民法中的重大误解[J];安徽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7年02期
9 马驰骋;;论行政指导的再完善——以信赖利益保护原则导入为进路[J];安徽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0年04期
10 肖俊;;统筹城乡背景下集体林权抵押法律问题研究——以重庆集体林权制度改革为例[J];安徽农业科学;2011年27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张效羽;;隐私权的道德困境及其化解——论公法隐私权与私法隐私权[A];第四届全国公法学博士生论坛论文集[C];2009年
2 杨朝霞;;论动物福利立法的定位——道德法律化的视角[A];水资源可持续利用与水生态环境保护的法律问题研究——2008年全国环境资源法学研讨会(年会)论文集[C];2008年
3 杜健勋;;环境利益论纲[A];生态文明与环境资源法--2009年全国环境资源法学研讨会(年会)论文集[C];2009年
4 邹碧华;王建平;陈婷婷;;审视与探索——要件审判九步法的提出和运用[A];全国法院系统第二十二届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2011年
5 李杰;;法官机械司法的博弈分析[A];全国法院系统第二十二届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2011年
6 李翌平;;类比房产买卖对墓穴买卖中的土地财产权问题分析[A];第三届西部律师发展论坛论文集[C];2010年
7 韩琳;;功利主义法学浅评[A];当代法学论坛(二0一一年第三辑)[C];2011年
8 朱新力;陈无风;;行政法对财产权作用的边际思考——写在《物权法》出台以后[A];财产权与行政法保护——中国法学会行政法学研究会2007年年会论文集[C];2007年
9 祖燕;;公共财产的公法保护——对《物权法》的另一种解读[A];财产权与行政法保护——中国法学会行政法学研究会2007年年会论文集[C];2007年
10 袁曙宏;;服务型政府呼唤公法转型——论通过公法变革优化公共服务[A];中国法学会行政法学研究会2008年年会论文集(上册)[C];2008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颜晓闽;美国证券法律史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2 苏彦新;近代西欧大陆私法的历史基础[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3 魏树发;论我国成年监护制度改革[D];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
4 陈微波;利益分析视角下的转型期国有企业劳动关系若干问题研究[D];山东大学;2010年
5 阮思宇;论知识产权的权利限制[D];吉林大学;2011年
6 张向东;基准刑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7 侯德斌;农民集体成员权利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8 柯联民;让·博丹政治、法律思想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11年
9 熊德米;基于语言对比的英汉现行法律语言互译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1年
10 孙超;应收账款融资的法律问题研究[D];山东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李昀;废物污染环境犯罪研究[D];中南林业科技大学;2009年
2 刘金华;期待权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3 周姚春;论个人信息的民法保护基础[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4 陈晓燕;公益征收制度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5 耿如昕;反思与重构:我国行政诉讼被告认定规则[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6 刘f,
本文编号:165152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hyflw/165152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