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行动中的婚姻法看国家法的局限
本文选题:离婚损害赔偿 + 事实婚姻 ; 参考:《社会科学家》2005年06期
【摘要】:离婚损害赔偿制度在具体实施中遭遇“取证难”的障碍而形同虚设,没有相应社会条件的配合,良好的立法意图也难以落到实处,婚姻登记制度遭遇传统习俗的顽强抵抗,城市里的“试婚”和老年人同居的现象都显示出严格的登记婚制度的僵硬,这些都可以启发我们思考国家法的限度的问题。
[Abstract]:In the concrete implementation of the system of compensation for divorce damages, the obstacles of "difficult to obtain evidence" exist in vain, without the cooperation of corresponding social conditions, the good legislative intention is also difficult to carry out, and the system of marriage registration encounters the stubborn resistance of traditional customs.The phenomenon of "trial marriage" and cohabitation of the elderly in cities shows the rigidity of strict registration system, which can enlighten us to think about the limitation of national law.
【作者单位】: 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
【分类号】:D923.9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条
1 夏吟兰;离婚救济制度之实证研究[J];政法论坛;2003年06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马宁;钱永平;;现代化进程中的羌族文化研究——以羌族“释比”为例[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6年04期
2 傅远佳;论夫妻财产制与民事交易安全[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年06期
3 尚国萍;岳红强;;论我国夫妻约定财产制[J];安阳工学院学报;2006年02期
4 郁光华;;从经济学视角看中国的婚姻法改革[J];北大法律评论;2007年02期
5 王歌雅;离婚损害赔偿的伦理内涵与制度完善[J];北方论丛;2005年05期
6 晏辉;;守望家园——家庭伦理的当代境遇[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2期
7 周晓东;哈贝马斯的“认识论”与“文化滞差”中的图书馆学[J];图书与情报;2004年01期
8 于东辉;对离婚损害赔偿制度的几点思考[J];山东工商学院学报;2003年03期
9 陈玉玲;;离婚损害赔偿制度若干问题探析[J];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5期
10 陈旭远;;论交往文化及其教学论意义[J];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年05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条
1 谭志国;;从文化人类学的角度看中国饮食文化研究[A];食文化:提高企业竞争力的重要途径——2005食文化与食品企(产)业发展高层论坛论文集[C];2005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隋少杰;文化传播与艺术的机制性生成[D];四川大学;2007年
2 马莉莉;我国民事司法解释的理论逻辑论纲[D];吉林大学;2007年
3 杨建宏;宋代礼制与基层社会控制研究[D];四川大学;2006年
4 蔡琼;中国民族院校发展中的文化转型[D];华中科技大学;2006年
5 刘宗义;解析美国对伊拉克战争的决策[D];外交学院;2007年
6 陈军;文类研究[D];扬州大学;2007年
7 孟凡玉;假面真情[D];中国艺术研究院;2007年
8 宁连举;电子政务信息资源共享系统的博弈分析[D];北京邮电大学;2007年
9 李长虹;“东北作家群”小说的文化精神[D];吉林大学;2007年
10 纪慰华;社会文化环境对企业网络构建的影响——以上海大众供货商网络为例[D];华东师范大学;2004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曹院生;论汉画像墓主人正面像的起源及功能[D];南京艺术学院;2006年
2 王茜;中外动画文化传播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08年
3 刘方冰;监狱的法文化透视[D];吉林大学;2007年
4 杜艳丽;普希金童话诗新解[D];湘潭大学;2007年
5 朱玉玲;我国夫妻约定财产制研究[D];吉林大学;2007年
6 阎晓磊;论我国离婚妇女权益的婚姻法保护[D];山西大学;2007年
7 贺丽;诺思洛普·弗莱:文学理论视域中的文化批评[D];湘潭大学;2007年
8 汪北泉;新时期英山政治文学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7年
9 朱燕红;旅游开发与文化变迁[D];山西大学;2007年
10 陈清;我国婚姻法军婚特别保护探析[D];中国政法大学;2007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马忆南;离婚中的过错赔偿[J];人民论坛;2000年11期
2 莫燕子;对离婚制度的再探讨[J];淮南师范学院学报;2001年03期
3 杨东霞;论新婚姻法修改重婚的若干法律问题[J];河南省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1年04期
4 毕明太,林文虹,吴广银;离婚损害赔偿若干问题探析[J];山东审判;2001年06期
5 翁文旋;我国离婚损害赔偿制度的法律思考[J];华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年01期
6 姬新江;关于离婚损害赔偿问题的几点认识[J];政法学刊;2002年04期
7 金艳玲;质疑因“婚外恋”引起的离婚损害赔偿制度[J];中州大学学报;2003年02期
8 吕蕙;浅谈离婚损害赔偿制度[J];政府法制;2003年11期
9 王苹;离婚损害赔偿制度刍议[J];辽宁警专学报;2004年01期
10 周欣,胡启明,陈建新;离婚损害赔偿制度在司法适用中的缺陷探讨[J];南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02期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胡秀娟;离婚损害赔偿制度探析[N];中国妇女报;2001年
2 李绍章;浅议离婚损害赔偿制度的法律意义[N];中国教育报;2001年
3 李绍章;解读离婚损害赔偿制度[N];光明日报;2001年
4 戴文震;离婚损害赔偿制度探析[N];检察日报;2001年
5 本报记者 娄荔;新婚姻法8大特点[N];深圳商报;2001年
6 ;维护平等、和睦、文明的婚姻家庭关系[N];新华日报;2001年
7 中国政法大学 夏吟兰 邓丽;离婚救济制度 意义何在?[N];中国妇女报;2002年
8 中国政法大学 巫昌祯;离婚损害赔偿待完善[N];中国妇女报;2002年
9 中国政法大学 夏吟兰 邓丽;离婚救济 理由不止一条[N];中国妇女报;2002年
10 王明华;离婚损害赔偿中若干问题的思考[N];人民法院报;2002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冯玉堂;离婚损害赔偿制度研究[D];黑龙江大学;2005年
2 蓝莉;探析我国离婚损害赔偿制度[D];吉林大学;2007年
,本文编号:175336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hyflw/175336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