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我国家事纠纷人民调解的新机制——以澳大利亚“家庭关系中心”之家事纠纷调解为视角
本文选题:家事纠纷 + 人民调解 ; 参考:《学术交流》2009年07期
【摘要】:目前,我国人民调解制度在家事纠纷调解方面的不足包括:立法不完善;专门机构缺失;专业人员缺位以及调解机制不健全等。澳大利亚"家庭关系中心"之家事纠纷调解的经验值得借鉴。建议我国增补专门的立法、设立专门的"家事纠纷调解中心",实现调解人员专业化、职业化,并规定对所有婚姻家庭案件除婚姻无效案件等不能调解外,人民法院均应指定当事人须到"家事纠纷调解中心"进行咨询、调解。应确认人民调解协议的法律效力,且建立多机构联合调解家事纠纷的社会调解网络,构建家事纠纷的人民调解新机制,以及时、妥善地解决家事纠纷,减少诉讼,促进我国平安家庭与和谐社会的构建。
[Abstract]:At present, people's mediation system in China in the aspects of family mediation include: imperfect legislation; lack of specialized agencies; professional personnel and the absence of the mediation mechanism is not perfect. The Australian "family relations center" of the family mediation experience worth learning. Suggestions for China to supplement special legislation, the establishment of specialized family dispute mediation the center ", the realization of specialization, mediation personnel occupation, and provisions for all cases except marriage marriage invalid cases cannot mediation, the people's court shall specify the parties subject to" family dispute mediation center for consultation, mediation should be confirmed. The legal effect of people's mediation agreement, and the establishment of multi agency joint family dispute mediation the social mediation network, the new people's mediation mechanism, construction of family disputes in a timely and properly resolve family disputes, reduce litigation, and promote China's peaceful family and harmonious society Construction.
【作者单位】: 西南政法大学民商法学院;
【基金】:2008年重庆市教委人文社科重点研究项目(08jwsk001)“2007年新《澳大利亚家庭法》——以构建和谐家庭为目标”的阶段性成果
【分类号】:D923.9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3条
1 林险峰,李明哲;当前人民调解工作的困境与出路[J];中国司法;2004年11期
2 徐万鹏;刘芳;喻玫;;试论我国法院调解制度的重构[J];河北法学;2006年01期
3 陈苇;胡苷用;;离婚诉讼前处理子女抚养纠纷的一种新机制——澳大利亚“家庭关系中心”评介及其启示[J];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7年04期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吴志刚;家事调解制度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7年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陈志新;关于在发展人民调解制度中吸纳国外ADR成果的思考[J];中国司法;2005年04期
2 蒋月;;改革开放三十年中国离婚法研究回顾与展望[J];法学家;2009年01期
3 张艳艳;;诉讼调解制度改革研究[J];法制与社会;2008年05期
4 张波萍;;试论我国民事调解制度的完善措施[J];法制与社会;2008年26期
5 褚丽;;完善人民调解制度[J];法制与社会;2009年22期
6 陆璐;;论人民调解制度的发展与完善[J];法制与社会;2011年06期
7 宁泽兰;;法院调解之路向何处去[J];法制与社会;2011年08期
8 陈苇;赵燕;;澳大利亚“子女接触令”实施的改进建议对我国之启示[J];法治研究;2010年09期
9 李青;沈建军;;创新大调解机制的思考[J];中共乐山市委党校学报;2010年03期
10 陈苇;曹贤信;;澳大利亚家事纠纷解决机制的新发展及其启示[J];河北法学;2011年08期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张红;人民调解工作中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研究[D];内蒙古科技大学;2010年
2 杨敬辉;民事程序选择权研究[D];河北大学;2010年
3 唐茂林;论人民调解的转型[D];湘潭大学;2006年
4 李莉;论人民调解制度的发展与完善[D];中国政法大学;2006年
5 王凤;论调解与审判的整合:和谐社会民事纠纷解决的基石[D];重庆大学;2007年
6 蔡姑;人民调解制度的若干思考[D];中国政法大学;2007年
7 徐娟;未成年人抚养制度研究[D];西南政法大学;2008年
8 郭爱民;论诉前调解与诉讼和解制度在我国的确立[D];贵州大学;2008年
9 王小波;论诉讼调解的检察监督[D];复旦大学;2008年
10 魏仲杰;我国人民调解制度研究[D];山东大学;2008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李青;中日“家事调停”的比较研究[J];比较法研究;2003年01期
2 夏吟兰;邓丽;;婚姻关系模型理论与离婚法律制度之间的关联性研究[J];比较法研究;2005年06期
3 封文智;论我国民事诉讼调解制度的不足与完善[J];当代法学;2003年02期
4 陈苇,谢京杰;论“儿童最大利益优先原则”在我国的确立——兼论《婚姻法》等相关法律的不足及其完善[J];法商研究;2005年05期
5 甘琴飞,傅昌强,毛宏庆;对婚外恋主张隐私权的法理思考[J];法学;2001年01期
6 张卫平;人民调解:完善与发展的路径[J];法学;2002年12期
7 覃兆平;法院调解制度:审思、比较与完善对策[J];河北法学;1998年05期
8 李秀华;改革与完善我国婚姻家庭制度之法理研究[J];河北法学;2000年02期
9 杨红朝;;法院调解制度的型塑与重构[J];河南社会科学;2006年02期
10 张学军;离婚诉讼中的调解研究[J];法学研究;1997年03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于建嵘;转型期中国乡村政治结构的变迁——以岳村为表述对象的实证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1年
2 张晓茹;家事裁判制度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04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陈爱武;人事诉讼程序初论[D];南京师范大学;2002年
2 李学经;家事审判程序研究[D];西南政法大学;2003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欢迎订阅2012年《人民调解》[J];人民调解;2011年08期
2 ;《人民调解法》解读(六)[J];人民调解;2011年09期
3 韩凤侠;冯舒明;;人民调解员观摩信访接待受益匪浅[J];社区;2011年13期
4 ;欢迎订阅2012年《人民调解》[J];人民调解;2011年09期
5 赵小平;;维护稳定是我神圣的职责——记全区优秀人民调解员胡金华[J];共产党人;2011年10期
6 汪文骏;滕定定;;构建人民调解新机制培育人民调解新文化的苏州经验[J];中国司法;2011年08期
7 乔德清;;长子县司法局成功举办《人民调解法》及相关法律知识竞赛[J];政府法制;2011年17期
8 ;43年痴心调解——记全国模范人民调解员敖大焕[J];人民调解;2011年07期
9 董成家;;“和谐大使”——记全国模范人民调解员丁友仁[J];人民调解;2011年07期
10 张兆利;;调解员与群众沟通要做到“四心”[J];社区;2011年15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喻贵林;;善待家庭唠叨[A];陕西省老年学会——试论老年知识分子的生命质量座谈会论文集[C];2002年
2 王文武;;澳大利亚军队的精神健康教育措施及启示[A];中国成人医药教育论坛(2010)[C];2010年
3 Adrian Dridan;房丽宁;;澳大利亚的苜蓿育种[A];第二届中国苜蓿发展大会暨牧草种子、机械、产品展示会论文集[C];2003年
4 李茜;;对澳大利亚社区康复的初步印象[A];继往开来 与时俱进——2003年康复医学发展论坛暨庆祝中国康复医学会成立20周年学术大会论文集[C];2003年
5 黄日强;邓志军;;澳大利亚职业教育迅速发展的原因探析[A];江西省抚州市社科联论文集(2002-2003)教育文化类[C];2003年
6 张萍芳;;浅谈家庭和谐与老年健康[A];老龄问题研究论文集(七)[C];2005年
7 郑唯强;;澳大利亚墨尔本大学附属医院病理科介绍[A];中华医学会病理学分会2006年学术年会论文汇编[C];2006年
8 汪开治;;澳拟利用多种方法防除外来有害动物蔗蟾[A];2006浙江林业科技论坛论文集[C];2006年
9 赵航;刘强德;沈广;许尚忠;;中澳两国牛肉生产水平的对比分析[A];《2009中国牛业进展》论文集[C];2009年
10 章胜乔;陈俊;张超;梁启平;徐绥萍;黄素文;黄绍棠;;入境澳大利亚原羊毛动物疫病风险评估及检疫管理措施的研究[A];中国畜牧兽医学会2009学术年会论文集(下册)[C];2009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陈斌;温岭市人民调解员喜评“职称”[N];台州日报;2009年
2 记者 程玮坚 通讯员 王雯;有纠纷找人民调解员去[N];东莞日报;2009年
3 本报记者 宋勇 通讯员 李宏声;“起立,请人民调解员上庭!”[N];法治快报;2009年
4 记者 白冰;我市人民调解员协会成立[N];保定日报;2009年
5 李良军;婺城培训人民调解员形式多样[N];人民法院报;2009年
6 记者 佘志娟;我市召开人民调解员协会第二届代表大会[N];邯郸日报;2009年
7 记者 李云萍;市人民调解员协会成立[N];石家庄日报;2009年
8 记者 郭桂花;市领导慰问基层人民调解员[N];厦门日报;2010年
9 记者 王庆华;我市出资12万元重奖100名优秀人民调解员[N];赤峰日报;2010年
10 实习记者 尹勇;我省受表彰数双双居首[N];四川日报;2010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张秋生;澳大利亚与亚洲关系研究(1940-1995)[D];华东师范大学;2000年
2 胡再德;澳大利亚中国学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5年
3 谷雪梅;冷战时期美澳同盟的形成和发展(1945-1973)[D];华东师范大学;2007年
4 何晓芳;澳大利亚高等教育市场化进程中的大学、政府、市场关系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8年
5 王辉;汉代家庭法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09年
6 胡冰川;WTO框架下FTA国别效应的动态研究[D];南京农业大学;2007年
7 李泱;公共选择视角下国家会计准则国际趋同问题研究[D];厦门大学;2008年
8 张树德;当代课程改革成功机制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7年
9 李丽;泛东亚经济一体化经济效应研究[D];重庆大学;2009年
10 王效平;澳大利亚几种灌木桉树引种栽培及耐旱性能的基础研究[D];内蒙古农业大学;2006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陈文玲;大城市经济独立型老年人的养老需求及其家庭关系——对北京市K小区的实证研究[D];吉林大学;2004年
2 王超;论妇女在罗马婚姻家庭法中的地位变迁[D];湖南师范大学;2006年
3 谭佳;澳大利亚TAFE学院研究[D];西南大学;2007年
4 张瑞敏;中国与澳大利亚双边自由贸易协定问题研究[D];东北财经大学;2007年
5 陈娜;澳大利亚新州高中毕业证书考试探究[D];西南大学;2008年
6 范源媛;一曲高亢的女性主义悲歌[D];山东师范大学;2009年
7 王平;澳大利亚高等教育制度评介[D];苏州大学;2004年
8 景宏华;澳大利亚职教培训框架体系的建立与发展[D];河北大学;2004年
9 吕庆文;新世纪以来的中澳关系研究[D];暨南大学;2007年
10 黄照影;中澳农产品贸易合作与竞争研究[D];厦门大学;2007年
,本文编号:175493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hyflw/175493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