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时期山西知识青年的婚姻问题
本文选题:民国 + 知识分子 ; 参考:《山西档案》2010年06期
【摘要】:民国时期的山西知识青年,作为新的知识分子阶层对山西思想领域和社会生活领域的近代化起到了不可忽视的推进作用,许多人也成为婚姻变革的先锋。国民政府婚姻法废除了封建性很强的内容,体现了婚姻自由的精神。法律制度的变迁,对传统婚姻观念的冲击是实质性的。但新思潮新法律也保证不了新社会新生活的构建。
[Abstract]:In the period of the Republic of China, as a new intellectual stratum, Shanxi intellectuals played an important role in promoting the modernization of Shanxi ideological field and social life field, and many of them also became the vanguard of marriage reform.The Marriage Law of the National Government abolished the feudal content and embodied the spirit of freedom of marriage.The change of the legal system, the impact of the traditional concept of marriage is substantial.But the new trend of thought and new laws can not guarantee the construction of new society and new life.
【作者单位】: 山西建筑职业技术学院;
【分类号】:K258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条
1 郑全红,纪芸;略论南京国民政府亲属法对传统婚姻制度的改造[J];天津商学院学报;2005年01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张萍;明清徽州文书中所见的招赘与过继[J];安徽史学;2005年06期
2 杨秀;;渴望与幻灭——从《海上花列传》到张爱玲[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8年07期
3 傅兴林;唐宋“悼亡”诗词说略[J];安康师专学报;2001年04期
4 李皙;;张爱玲创作中的孤女情结[J];安庆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1期
5 许官智;;从《白鹿原》看女性自我解放意识的觉醒[J];毕节学院学报;2011年12期
6 尹携携;;张眼看世界——论张爱玲富有对抗意识的文学创作思想[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综合版);2006年03期
7 李松永;;人性的真实与人生的苍凉——张爱玲名作浅读[J];成都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7年03期
8 李科平;王衡;;析张爱玲小说的女性悲剧[J];重庆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01期
9 张俊;被遮蔽的杜十娘——对《杜十娘怒沉百宝箱》的女性主义解读[J];重庆师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年02期
10 佘爱春;;自我的迷失与追寻——张爱玲对人类生存的哲学思考[J];重庆社会科学;2007年10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钱泳宏;清代夫妻相犯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2 康维娜;清代浙江闺秀文章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3 潘大礼;民国三四十年代湖北婚姻冲突案例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1年
4 乔超;农村代际冲突中老人行动方式变迁研究[D];上海大学;2011年
5 宋方方;对美国20世纪末西方音乐研究中女性主义批评的审视[D];福建师范大学;2011年
6 周俊武;激扬家声[D];湖南师范大学;2004年
7 周志雄;中国新时期小说情爱叙事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04年
8 李蓉;中国现代文学的身体阐释[D];华中师范大学;2006年
9 肖向明;“幻魅”的现代想象[D];中山大学;2006年
10 杨晶;从革命女性到女性革命[D];吉林大学;2006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马高洁;明代妇女的民事法律地位[D];湘潭大学;2010年
2 吴黎黎;清代妇女的民事法律地位[D];湘潭大学;2010年
3 黄环宇;清代“赘婚”制度及其相关法律问题分析[D];南昌大学;2010年
4 栗志亮;唐代女子教育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
5 刘伟;清代福州府列女群体角色管窥[D];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
6 张宏;《野叟曝言》意象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1年
7 孙丽丽;判决离婚法定理由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8 曹q;中国当代油画中的“性图像”研究[D];西南大学;2011年
9 熊妮;彩礼比例返还的案例分析与探索[D];兰州大学;2011年
10 张庆正;明清山东婚俗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1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周锦章;;角色危机与社会紧张:民国时期北平平民自杀样本研究[J];北京社会科学;2009年04期
2 佚名;;婚姻不怕经点事儿[J];剑南文学(经典阅读);2009年09期
3 吕斌;;金韵蓉:因为爱,越活越有魅力的“美丽之星”[J];伴侣(B版);2010年07期
4 子蓝;;有爱就有希望——评《婚姻保卫战》[J];工友;2010年10期
5 吴丽;;老公,兜兜[J];商务周刊;2010年24期
6 高天;;“闪婚”生活[J];当代矿工;2011年03期
7 吕清明;;真爷们[J];短小说;2011年01期
8 弗拉德·拉扎列夫;;我的四次婚姻[J];喜剧世界(下半月);2010年07期
9 孙筱;;中国传统婚姻生活诸问题初论[J];天中学刊;1987年01期
10 汪清;;显微镜下的婚姻[J];世界博览;1995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别必亮;;民国时期我国高校校歌探微[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10)——中华民国教育史研究[C];2009年
2 谢晓鹏;;民国时期河南匪祸及其成因[A];中国现代社会民众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3年
3 宋海燕;;民国乡村书院的演变——对庐陵两本书院志的解读[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10)——中华民国教育史研究[C];2009年
4 戚厚杰;;民国时期废除不平等条约的历程及教训[A];百年沧桑论香港——江苏省暨南京市各界举行庆祝香港回归祖国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1997年
5 王欣;;马长寿先生的康藏研究[A];任乃强与康藏研究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C];2009年
6 冯敏;;辛亥革命与民国时期国家审计的发展[A];孙中山与辛亥革命——纪念辛亥革命90周年论文集[C];2001年
7 王波;任俊;;民国时期甘肃发行“节约建国储蓄券”历史背景及其版式[A];第二届西北五省区钱币学会协作会议专辑[C];2002年
8 慈鸿飞;;民国时期中国西部农业资源开发[A];中国农业历史学会第九次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2年
9 刘伟;;民国时期职业补习教育对现今中等职业学校教育教学的启示[A];江苏省教育学会2006年年会论文集(综合一专辑)[C];2006年
10 夏红艳;;民国时期湖北省枣阳县商会及其钱票[A];湖北钱币专刊总第六期[C];2007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梁嘉宾;民国时期成县的马帮和脚骡店[N];民主协商报;2005年
2 张声和;匹马曾经地尽头[N];温州日报;2006年
3 记者 陶玮邋实习生 刘莎;通元发现民国时期建筑[N];嘉兴日报;2008年
4 小弛;电视剧《我们俩的婚姻》讲述初涉婚姻的困惑[N];文艺报;2008年
5 李万万;民国时期的改良年画[N];团结报;2010年
6 陈江涛 王俊明;特品特藏 双人双锁[N];中国档案报;2005年
7 艾福梅 刘晓莉;“都市恐婚族”:爱情方向在哪里[N];中国改革报;2007年
8 白玲;白领婚姻难道真是“一地鸡毛”?[N];就业时报;2006年
9 林南中;纪念章见证民国时期漳州的一次体育盛会[N];闽南日报;2006年
10 陈香;学界反馈力量大《民国时期社会调查》出《续编》[N];中华读书报;2007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马廷中;云南民国时期民族教育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04年
2 薛其林;民国时期学术研究方法论[D];湖南师范大学;2001年
3 杨常伟;民国时期山西农业科技[D];山西大学;2009年
4 程森;明清民国时期直豫晋鲁交界地区地域互动关系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1年
5 陆汉文;民国时期城市居民的生活与现代性(1928—1937)[D];华中师范大学;2002年
6 黄正林;黄河上游区域农村经济研究(1644-1949)[D];河北大学;2006年
7 吴秀梅;民国景德镇制瓷业研究[D];苏州大学;2009年
8 杨茜;民国时期上海民俗书刊出版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9 金兵;民国时期职业指导研究[D];苏州大学;2009年
10 王芹;民国时期档案法规研究[D];苏州大学;2009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李晓平;民国时期福建的土匪问题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02年
2 吴静;民国时期学位制度探析[D];浙江大学;2002年
3 刘月华;民国时期新疆石油开发研究[D];新疆大学;2005年
4 刘斌;民国四书文献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05年
5 刘方;民国时期的新兴职业女性[D];吉林大学;2006年
6 苏刚;民国时期职业教育立法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8年
7 吴志娟;科学本土化:民国时期科学发展必由之路[D];华中师范大学;2003年
8 吕敏霞;民国时期中小学德育制度探析[D];华东师范大学;2003年
9 李金轲;额济纳旗土尔扈特史述论[D];兰州大学;2007年
10 宋庆欣;民国时期北京娼妓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11年
,本文编号:176641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hyflw/176641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