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世纪呼唤新的婚姻家庭法
本文选题:婚姻家庭法 + 新世纪 ; 参考:《政治与法律》1999年02期
【摘要】:婚姻家庭作为社会最基本的细胞组织和最普遍的社会关系,与社会的发展变化息息相关。现行婚姻法从施行以来,在一定时期内和一定程度上满足了调整婚姻家庭关系的实际需要,其基本精神和历史作用应予充分肯定。但是,随着时间的推延和社会条件的变化,,它的局限性日益显露出...
[Abstract]:As the most basic cell organization and the most common social relationship, marriage and family are closely related to the development of society. The current Marriage Law has met the actual needs of adjusting marriage and family relations in a certain period and to a certain extent since it was put into effect, and its basic spirit and historical function should be fully affirmed. However, with the delay of time and the change of social conditions, its limitations are becoming more and more obvious.
【作者单位】: 华东政法学院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张贤钰;新世纪呼唤新的婚姻家庭法[J];政治与法律;1999年02期
2 李艳梅;完善婚姻家庭法的法律责任制度[J];松辽学刊(人文社会科学版);2001年01期
3 卜泳生;关于完善我国婚姻家庭立法的几点思考[J];中共太原市委党校学报;1999年01期
4 齐桂英,吴丽君;应规范对婚姻家庭的法律保障[J];辽宁公安司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1999年02期
5 ;婚姻家庭和老年妇女[J];妇女研究论丛;2000年03期
6 刘莉;婚姻家庭领域内妇女权益保障的现状与对策[J];中央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1995年05期
7 宫桂杰,隋力力;论中国婚姻家庭及妇女解放[J];长春大学学报;1995年03期
8 赵尉杰;中国经济特区婚姻家庭的动荡与裂变[J];妇女研究论丛;1997年04期
9 范莉莉;婚姻中隐私权的内涵特点及其保护[J];中共青岛市委党校.青岛行政学院学报;2005年03期
10 ;“闪婚”现象 专家言后患无穷[J];健康必读;2006年09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姜乾金;;压力系统模型-解读婚姻[A];2011年浙江省心身医学学术年会论文汇编[C];2011年
2 郭璇;;论中国婚姻家庭中的女性地位[A];“改革开放30年与贵州社会发展”学术研讨会暨贵州省社会学学会2008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8年
3 姜乾金;;和谐婚姻=“爱”+“适应”——压力系统模型的和谐婚姻宣传指南[A];中国心理卫生协会第六届学术研讨会暨第二届全国心理咨询师大会论文集[C];2011年
4 辛nr;;从关键词和流行语看改革开放以来黑龙江省婚姻家庭的变化[A];2010年中国社会学年会“社会性别视野下的中国道路和社会发展”论坛论文集[C];2010年
5 张跃;代世萤;;《司岗里》传说与佤族婚姻家庭形态[A];全球化背景下的云南文化多样性[C];2010年
6 宋大敏;;试论妇女在婚姻家庭中的自我解放[A];《文化转型中的妇女与婚姻家庭》全国理论研讨会论文集[C];2000年
7 李增庆;魏莉;闵汉珍;刘筱娴;;婚姻家庭冲突与婚姻危机的影响因素[A];中南六省性学会第一次学术年会暨湖北省性学会第二届第一次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3年
8 程小丽;;扫描“80后”离婚状况[A];“改革开放30年与贵州社会发展”学术研讨会暨贵州省社会学学会2008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8年
9 金石;;论财产占有与婚姻家庭的演变[A];民族学研究第二辑[C];1981年
10 赵彦;;新加坡华人青年婚姻家庭状况调查与分析[A];《文化转型中的妇女与婚姻家庭》全国理论研讨会论文集[C];2000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广东婚姻家庭建设协会 托起万家幸福 [N];中国社会报;2002年
2 聂景春;婚姻家庭的另类诠释[N];中国邮政报;2003年
3 本报记者 蔡敏;离婚率攀升 婚姻家庭指导师走红[N];经济参考报;2006年
4 本报高级记者 伏桂明;婚姻解压不妨试试“年审制”[N];沈阳日报;2010年
5 周欣;婚姻“保鲜”须循规[N];保健时报;2005年
6 记者 张咏梅;培养更多更专业的婚姻家庭咨询师[N];北京人才市场报;2010年
7 记者 王阿敏;婚姻家庭问题让信访女性“满腹委屈”[N];新华每日电讯;2003年
8 ;法律如何让婚姻家庭更和睦[N];工人日报;2010年
9 记者 刘琼;企业家:向婚姻学管理[N];第一财经日报;2010年
10 关力;婚姻家庭咨询师[N];工人日报;2007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江南;中越跨境民族婚姻家庭习惯法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11年
2 王跃生;1930-1990:华北农村婚姻家庭变动研究[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2年
3 林葆先;中国婚姻法的伦理审视[D];河北师范大学;2007年
4 陈丽萍;理想、女性、习俗[D];首都师范大学;2007年
5 刘举;性与秦汉社会[D];东北师范大学;2009年
6 丁桂芳;哈尼族奕车人爱情与婚姻关系研究[D];云南大学;2011年
7 赵万智;存“异”求“同”[D];中央民族大学;2011年
8 黄霜;华裔美国人的异族婚姻[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1年
9 卡佳图;论马里夫妻制的改革[D];吉林大学;2010年
10 陈凌娟;柯莱特小说中的女性形象研究[D];南京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陈宏飞;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美国婚姻家庭的发展变化[D];内蒙古大学;2010年
2 董海英;恩格斯婚姻家庭观及其对解决当代中国婚姻家庭问题的价值研究[D];长沙理工大学;2012年
3 贺文洁;新中国女性婚姻家庭权利规制变迁[D];华南理工大学;2010年
4 贺路;婚姻支付中家庭策略向个人策略的转向分析[D];华中师范大学;2012年
5 张瑜;近代早期英格兰的婚姻家庭状况[D];内蒙古大学;2010年
6 苏再居;论婚姻的契约性—以经济分析为视角[D];华侨大学;2011年
7 陈英;滑县农村留守妇女婚姻幸福感调查[D];郑州大学;2012年
8 柴少娟;论离婚冷静期制度的建立[D];兰州大学;2012年
9 丁湘;婚姻家庭和谐论[D];合肥工业大学;2003年
10 董宏义;从简牍材料看秦汉婚姻家庭问题[D];郑州大学;2010年
本文编号:205262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hyflw/205262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