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婚财产分割若干问题的社会性别分析
本文选题:社会性别分析 + 离婚财产分割 ; 参考:《妇女研究论丛》2006年S2期
【摘要】:根据法律和政策中体现的社会性别假设的不同,法律政策所采取的性别平等模式也不同。本文选取离婚财产分割所涉及到的法律政策,从社会性别视角加以分析,揭示其对男女两性所带来的不同影响。同时总结学界运用社会性别分析视角对离婚财产分割若干问题所作的论述,以期推动立法者在制定法律政策时,采用社会性别分析的视角,从根本上促进男女两性的平等。
[Abstract]:Depending on the gender assumptions embodied in the laws and policies, the gender equality models of the laws and policies are different. In this paper, we choose the law and policy involved in the division of divorce property, and analyze it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gender, and reveal its different influence on men and women. At the same time, this paper summarizes the academic circles' discussion on some issues of divorce property division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social gender analysis, in order to promote the equality of men and women by using the perspective of gender analysis when legislator formulates laws and policies.
【作者单位】: 北京大学法学院 北京大学法学院 北京大学法学院 北京大学法学院
【基金】:全国妇联妇女研究所“推动法律/政策制定和执行中的社会性别平等”项目研究成果之一。项目编号:1045-1107
【分类号】:D923.9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罗萍;试论妇女婚姻家庭权利的法律保障[J];妇女研究论丛;1998年02期
2 何俊萍;论公平原则在我国离婚财产分割中的适用[J];法商研究;2005年01期
3 薛宁兰;法定夫妻财产制立法模式与类型选择[J];法学杂志;2005年02期
4 王利明;婚姻法修改中的若干问题[J];法学;2001年03期
5 陈苇,冉启玉;公共政策中的社会性别——《婚姻法》的社会性别分析及其立法完善[J];甘肃政法学院学报;2005年01期
6 戴建志;大胆的尝试 有益的探索──谈离婚案件中对公房居住权、承租权的处理[J];人民司法;1995年12期
7 马忆南;;离婚救济制度的评价与选择[J];中外法学;2005年02期
8 夏吟兰;离婚救济制度之实证研究[J];政法论坛;2003年06期
9 巫昌祯;《婚姻法》修改中的重点、热点和难点[J];中国妇运;2001年06期
10 陈苇;完善我国夫妻财产制的立法构想[J];中国法学;2000年01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王亚明;黄健;;民事执行裁决权配置略论[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9年04期
2 徐彪;;刑事侦查正当程序论——兼从效益观的角度进行分析[J];安徽大学法律评论;2001年00期
3 张娟;;行政诉讼简易程序研究[J];安徽大学法律评论;2004年02期
4 叶明;吴太轩;;医疗损害之惩罚性赔偿研究[J];安徽大学法律评论;2005年02期
5 陈彤;;管制抑或竞争:选择权应该交给谁?——探析“州政府行为豁免原则”背后的问题意识[J];安徽大学法律评论;2006年01期
6 张洪松;;公司法人格否认:要件解析与类型定位[J];安徽大学法律评论;2009年01期
7 王凤涛;;迈向回应社会的法——精神慰藉困境与“常回家看看”入法[J];安徽大学法律评论;2011年01期
8 汪传才,凌艳传;论缔约过程中的告知制度[J];安徽大学学报;2002年03期
9 陈斌彬;余惠林;余绍山;;论我国刑事悬赏制度的完善——从法律经济学的规角[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年02期
10 陈桂生;;行政许可法的经济分析——以交易成本为视角[J];安徽教育学院学报;2006年05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戴治勇;;信息与法律[A];2005年中国法经济学论坛会议论文集[C];2005年
2 应飞虎;吴锦宇;;事实的推导、预测与发现——经济人假设作为一种信息的限度与陷阱[A];2005年中国法经济学论坛会议论文集[C];2005年
3 周林彬;李胜兰;;法律经济学课程设计比较研究(研究报告)[A];2005年中国法经济学论坛会议论文集[C];2005年
4 周旭亮;;法律产品的经济分析[A];2005年中国法经济学论坛会议论文集[C];2005年
5 胡凯;;论法经济学的两条研究路径[A];2006年度(第四届)中国法经济学论坛会议论文集[C];2006年
6 康纪田;;限制财产权行使的法治取向[A];2006年度(第四届)中国法经济学论坛会议论文集[C];2006年
7 廖建求;;浅谈法经济学的学科定位[A];2006年度(第四届)中国法经济学论坛会议论文集[C];2006年
8 曲振涛;周旭亮;周正;;政府采购法的经济学分析——从博弈的视角谈政府招标采购的经济效率[A];2006年度(第四届)中国法经济学论坛会议论文集[C];2006年
9 任碧云;南云僧;;谁的贡献大——透过一个案例的解剖分析法经济学的制度设计思想[A];2006年度(第四届)中国法经济学论坛会议论文集[C];2006年
10 叶宏伟;;立法效率的经济学分析[A];2006年度(第四届)中国法经济学论坛会议论文集[C];2006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岩;职业体育联盟的经济分析[D];上海体育学院;2010年
2 丁茂中;反垄断法实施中的相关市场界定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3 邓继好;程序正义理论在西方的历史演进[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4 徐子良;经济法司法实施之应用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5 李国庆;解雇权限制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6 江翔宇;公司型基金法律制度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7 沈强;TRIPS协议与商业秘密民事救济制度比较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8 谢银玲;上市公司对外资敌意并购之反收购对策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9 郑现U,
本文编号:207113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hyflw/207113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