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法律论文 > 婚姻法论文 >

论中朝婚姻中法理情的冲突与调适——以民族婚姻的属性和公民身份为视角

发布时间:2019-02-25 12:42
【摘要】:国际人口迁移中,非正规跨国婚姻及其下一代子女的诞生,极大地挑战了国际移民的管理政策,影响了民间社会的礼俗秩序,牵动着国际社会的情感。文章在重点揭示中朝婚姻属性交织于非法婚姻、事实婚姻与"合法婚姻",朝鲜新娘公民身份交织于非法移民、外国公民与"事实公民"的基础上,进一步从法理情融合的视角,提出调适中朝婚姻的对策,以期对移民管理政策的完善有所裨益。
[Abstract]:In the process of international population migration, the birth of irregular cross-border marriage and its next generation children has greatly challenged the management policy of international migration, affected the civil society's etiquette and custom order, and affected the feelings of the international community. The article mainly reveals that the attribute of China-DPRK marriage is intertwined with illegal marriage, fact marriage and "legal marriage", and the citizenship of Korean bride intertwined with illegal immigrants, foreign citizens and "de facto citizens". From the angle of the fusion of legal principles and feelings, this paper puts forward the countermeasures to adjust the marriage between China and North Korea, in order to improve the immigration management policy.
【作者单位】: 厦门大学社会学与社会工作系;
【分类号】:D922.1;D923.9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5条

1 陈玉玲;;法理秩序与礼治秩序的冲突与调适:论事实婚姻制度[J];东南学术;2007年06期

2 谢邦宇,黄建武;行为与法律控制[J];法学研究;1994年03期

3 冯仲平;;20世纪的欧洲移民进程与欧洲移民问题化——评《欧洲移民研究》[J];欧洲研究;2007年06期

4 林胜;非法移民:一个世界性的难题[J];人口与经济;2002年06期

5 宋全成;;欧洲与中国:非法移民及其社会控制政策之比较[J];山东社会科学;2011年08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王显峰;当代中国非法移民研究[D];暨南大学;2005年

2 徐军华;非法移民的法律控制问题研究[D];武汉大学;2005年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吴业苗;;农村和谐社会建设与传统伦理支持——以L县传统文化教育活动为例[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3期

2 李勇;;公民宪法义务与相关概念的关系[J];北方法学;2011年02期

3 潘修华;论中国公民社会组织政治参与的建设问题[J];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03期

4 胡微微;;中国行政改革借鉴西方行政理论的约束性分析——兼论现阶段中国行政改革策略[J];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1期

5 刘须宽;我们需要什么样的公民伦理观[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4期

6 顾成敏;当代西方公民德性理论与我国公民精神的建构[J];北京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3期

7 朱彩霞;;试析公民意识概念之维[J];哈尔滨市委党校学报;2012年01期

8 霍雪辉;;试析“两课”教学中公民主体意识的培养[J];才智;2010年07期

9 喻名峰;略论社会主义法律文化之构建[J];武陵学刊;1998年05期

10 周作翰;张英洪;;从农民到公民:农民身份的变迁路径[J];湖南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06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9条

1 徐桂权;王锦东;;“社会生产”语境下传媒的公共呈现与意见表达——基于两个经验研究的思考[A];“传播与中国·复旦论坛”(2008):传播媒介与社会空间论文集[C];2008年

2 林胜;;“非法移民”一词辨析[A];福建省社会学2008年会论文集[C];2008年

3 徐国民;;论社会分工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A];马克思主义 中国探索与当代价值:上海市社会科学界第七届学术年会文集(2009年度)马克思主义研究学科卷[C];2009年

4 任映红;;宗教对当前农村和谐社会建设的影响——温州 A 村案例[A];秩序与进步:社会建设、社会政策与和谐社会研究——浙江省社会学学会成立二十周年纪念暨2007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7年

5 汪居扬;;业主维权和社区权力结构的变迁——基于对社区纠纷的一项研究[A];秩序与进步:社会建设、社会政策与和谐社会研究——浙江省社会学学会成立二十周年纪念暨2007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7年

6 颜杰坤;;我国政府职能转变的价值取向[A];“构建和谐社会与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研讨会暨中国行政管理学会2007年年会论文集[C];2007年

7 王献玲;;公民人格理想的历史演进[A];21世纪中国公民教育的机遇与挑战——两岸四地公民教育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8 顾成敏;;当代西方公民德性理论与我国公民精神的建构[A];21世纪中国公民教育的机遇与挑战——两岸四地公民教育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9 陈第华;;公共危机治理中公民精神的价值与化育[A];公民意识研究[C];2008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陈春常;转型中的中国国家治理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2 刘颖;公民教育中的法制教育及其价值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10年

3 师东海;教育公平的政治学思考[D];吉林大学;2011年

4 梁栋;当代中国政府执行力的责任治理研究[D];曲阜师范大学;2011年

5 郭秋梅;全球治理视角下的国际迁移组织(IOM)研究[D];暨南大学;2011年

6 桂家友;中国城乡公民权利平等化问题研究(1949-2010)[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7 赵玉洁;当代中国改革进程中的利益冲突与协调问题研究[D];中共中央党校;2011年

8 鸿鸣;当代中国入境非法移民问题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11年

9 张国平;当代政治认同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1年

10 曲丽涛;当代中国公民意识发育问题研究[D];山东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贾(?);论当代中国社会团体参与问责[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2 邢艳;网络公共领域建构:障碍与路径[D];湘潭大学;2010年

3 吴高升;论事实婚姻对重婚罪构成的影响[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4 梁其天;我国打击非法移民对策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0年

5 李保民;论民间法的价值[D];淮北师范大学;2010年

6 张小洪;我国网络公共领域规制的问题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

7 杜振强;公共危机管理中公民参与问题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

8 敬甫;《人民日报》与《南方周末》建构教改公共议题之比较[D];中国青年政治学院;2011年

9 覃丽君;英国中学公民学习证书考试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1年

10 张翔宇;思想政治教育与公民社会发展关系研究[D];兰州大学;2011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田禾;移民潮对国家安全的影响[J];当代亚太;2001年04期

2 华金·阿朗戈,黄为葳;移民研究的评析[J];国际社会科学杂志(中文版);2001年03期

3 张小红;意大利北方联盟[J];国际资料信息;2001年02期

4 石刚;全球非法移民问题综述[J];国际资料信息;2004年05期

5 王莉;;我国现行出入境管理法刍议[J];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年02期

6 叶文振;福建沿海非法移民潮的原因分析[J];华侨华人历史研究;1995年01期

7 赵红英;近一二十年来中国大陆新移民若干问题的思考[J];华侨华人历史研究;2000年04期

8 谢邦宇,黄建武;行为与法律控制[J];法学研究;1994年03期

9 冯仲平;;20世纪的欧洲移民进程与欧洲移民问题化——评《欧洲移民研究》[J];欧洲研究;2007年06期

10 宋全成;;英德非法移民社会问题之比较研究[J];欧洲研究;2008年05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冯同庆;;职工——日益凸显的公民身份[J];当代工人;2008年13期

2 郭台辉;;古典共和主义公民身份的发轫与传承——兼对新共和主义者的一种批评[J];武汉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年01期

3 ;我国将实行公民身份号码制度[J];农村实用技术与信息;2000年01期

4 ;报刊拾零[J];兵团工运;2002年12期

5 曹海军;;论公民身份的二重性[J];学海;2008年03期

6 韩志英;;欧洲公民认同与欧洲一体化浅析[J];法制与社会;2008年36期

7 檀传宝;;论“公民”概念的特殊性与普适性——兼论公民教育概念的基本内涵[J];教育研究;2010年05期

8 张超;;从农村公民身份的角度谈农村基层政权合法性的维护[J];甘肃理论学刊;2011年02期

9 张超;;从农村公民身份的角度谈农村基层政权合法性的维护[J];南方论刊;2011年04期

10 ;如何通过手机、因特网核查身份证真伪[J];人民公安;2005年20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陈宏彩;;公民身份、公民社会与公共秩序——社会管理创新的一种分析框架和政策维度[A];中国行政管理学会2011年年会暨“加强行政管理研究,推动政府体制改革”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2 ;推进西部民间社会组织建设 提升发展能力[A];西部省区市社科联第四次协作会议暨西部发展能力建设论坛论文集[C];2011年

3 王宗礼;;民间社会与社区自治[A];社会转型与社区发展——社区建设研讨会论文集[C];2001年

4 林胜;;“非法移民”一词辨析[A];福建省社会学2008年会论文集[C];2008年

5 张洁;;非法移民、跨国婚姻与中越边境安全——以广西边境地区四县市为例[A];中国社会科学院党校第33期进修班中国社会科学院党校办公室赴广西壮族自治区边境地区国情调研文集(第6集)[C];2009年

6 寇东亮;;公民意识视域中“以人为本”的内涵[A];公民意识研究[C];2008年

7 寇东亮;;作为公民意识的“以人为本”[A];人学论丛:第九届全国人学研讨会论文集(2007)[C];2007年

8 赵达仕;;纵论公民教育的基本取向[A];21世纪中国公民教育的机遇与挑战——两岸四地公民教育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9 王希;;美国历史上的公民身份与民族构建(英文)[A];北京论坛(2006)文明的和谐与共同繁荣——对人类文明方式的思考:“文明的演进:近现代东方与西方的历史经验”历史分论坛论文或摘要集(中)[C];2006年

10 王献玲;;公民人格理想的历史演进[A];21世纪中国公民教育的机遇与挑战——两岸四地公民教育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本报记者袁正兵;解读公民身份证法草案[N];检察日报;2002年

2 程洁;让公民身份证体现公民权[N];法制日报;2002年

3 迈克尔·J.桑德尔 王佳祺 编译整理;公民身份:面向世界的认同与表达[N];社会科学报;2007年

4 本报记者郑莉;公民身份证何日能“惟一”[N];工人日报;2002年

5 本报记者 张耀宇;解读公民身份证法草案[N];人民公安报;2002年

6 焦世东;全国公民身份信息系统工程启动[N];中国计算机报;2003年

7 本报记者 刘晓林;公民身份证带给我们什么[N];人民日报海外版;2002年

8 本报记者 徐运平 张涛;关注公民身份证法起草[N];人民日报;2003年

9 采访 本报记者 夏榆 实习生 马宁宁 采访 韩少功 (作家);“有一种身份是不能忘记的,那就是公民身份”[N];南方周末;2006年

10 龚安;全国公民身份信息系统建成[N];中国信息报;2007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张昌林;共和主义公民身份研究[D];山东大学;2010年

2 文峰;欧盟非法移民治理研究[D];暨南大学;2010年

3 鸿鸣;当代中国入境非法移民问题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11年

4 陈积敏;全球化时代美国非法移民治理研究[D];外交学院;2011年

5 王显峰;当代中国非法移民研究[D];暨南大学;2005年

6 郝鲁怡;欧盟国际移民法律制度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09年

7 周俊;全球公民社会与国家[D];浙江大学;2007年

8 蒋荣昌;消费社会的文学文本——文学文本形态的转折[D];四川大学;2003年

9 徐军华;非法移民的法律控制问题研究[D];武汉大学;2005年

10 祁进玉;不同情景中的群体认同意识[D];中央民族大学;2006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海荣;关于公民身份行为的分析[D];吉林大学;2012年

2 陈伟;在平等与不平等之间:马歇尔公民身份理论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11年

3 严俊;西方公民身份理论探析[D];上海师范大学;2004年

4 赵颖;基于公民身份的国家认同与民族认同研究[D];郑州大学;2011年

5 宦盛奎;公民观念的传统与宪法[D];中国政法大学;2005年

6 任夕伟;1980年代后美国的非法移民问题及其法律控制[D];暨南大学;2010年

7 梁其天;我国打击非法移民对策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0年

8 刘q,

本文编号:243018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hyflw/243018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60482***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