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法律论文 > 婚姻法论文 >

框架理论视阈下《泰晤士报》同性恋平权议题之构建

发布时间:2019-03-13 15:53
【摘要】:自2005年英国开始允许同性情侣缔结民事伴侣关系,到2013年7月,同性伴侣婚姻法获得通过,再到2014年3月29日,英国同性婚姻法正式生效,英国迅速成长为世界上对LGBTI群体最为友好的国家之一。根据LGBTI人权组织ILGA欧洲分部的调查,英国在“尊重人权和完全平等”方面取得了82%的成就,是欧洲得分最高的国家。本研究将注意力集中于英国,希望从《泰晤士报》的新闻报道中一窥英国主流媒体对同性平权问题的建构,探讨这扇“窗口”为民众展现了一个怎样的关于同性恋的世界。本研究从框架理论的视角出发,具体回应三大主要问题:《泰晤士报》同性恋平权报道的新闻框架如何;《泰晤士报》同性恋平权报道框架具体在消息来源采用和同性恋群体形象的呈现上有着怎样的表现;以及同性恋平权报道对社会文化情境有着怎样的反映?笔者结合定量与定性,综合运用了内容分析与文本分析,择取源自甘姆森和拉施的“诠释包裹”分析取向,将《泰晤士报》同性恋平权报道识别定义为三种新闻框架,分别是平权阻力框架、平权助力框架与平权告捷框架,在三种框架中,媒体采用了相异的策略,最终传达了相同的巨命题,体现出《泰晤士报》支持同性恋平权的立场,其整体报道试图向受众传达的意义与价值观为:同性恋平权是保障人权的应有之义,是一个民主自由社会的应有之义,政府应立法保障同性恋权益,同时,同性恋平权运动还需要更多的力量参与进来,采取更积极的行动,以增进整个社会乃至全世界对同性恋的认知与理解。通过《泰晤士报》的同性恋平权报道,我们还可以窥探到英国探讨同性恋平权议题的社会情境。其中,宗教思想作为反同性恋的重要依据,成为同性恋平权道路上最严重的阻碍,宗教与同性恋议题被紧密的联系起来;其次,同性恋平权作为一个政治问题,其发展也与英国政党各自所持的政见、态度立场及政治活动直接挂钩。《泰晤士报》在报道中,为服务于其所试图传递的意义,整体采取了丑化反对平权力量的策略,并将支持同性恋平权的意见呈现为优势意见、进步正确的价值观,这种建构方式在引导社会舆论、推动同性恋平权方面能产生一定效用,但同时,这种方式也存在一定的问题,其是否是一个完全可行与正义的策略仍值得商榷与思考。
[Abstract]:......
【学位授予单位】:中国青年政治学院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G212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郭平;;《泰晤士报》如何让生态报道“活”起来[J];中国记者;2008年05期

2 张帆;;《泰晤士报》的品牌战略分析[J];湖北第二师范学院学报;2010年11期

3 乐山;;《泰晤士报》的停刊[J];新闻战线;1979年01期

4 靳侃;;《泰晤士报》复刊前后[J];新闻战线;1980年01期

5 俞旭;;英国的《泰晤士报》[J];新闻大学;1981年01期

6 梁丽;迎春;;二百岁的《泰晤士报》[J];中国记者;1988年05期

7 程海东;;从《泰晤士报》的发展史看报纸的政治性[J];新闻知识;1991年06期

8 刘奎祚;;《泰晤士报》的考题[J];青年记者;2000年02期

9 周婧;字里行间渗透着意识形态——《泰晤士报》对印度洋特大海啸的报道[J];新闻爱好者;2005年04期

10 王家乾;;《泰晤士报》:中国报业发展的镜鉴[J];出版广角;2006年1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条

1 朱春阳;郑西帆;;严肃大报是如何进行价格竞争的——从《泰晤士报》对《每日电讯报》发起的价格战分析[A];全球信息化时代的华人传播研究:力量汇聚与学术创新——2003中国传播学论坛暨CAC/CCA中华传播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上册)[C];2004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本报记者 张燕;《泰晤士报》结束12年亏损价格战[N];第一财经日报;2005年

2 刘晓东;《泰晤士报》的百年沧桑[N];中华新闻报;2004年

3 汤耀国;《泰晤士报》:通向精英之路[N];中华新闻报;2005年

4 人民日报代表团;变化中的《泰晤士报》[N];人民日报;2006年

5 故垒;柯乐洪:《泰晤士报》的东方使者[N];中华新闻报;2006年

6 见习记者 哈妮帕 编译;《泰晤士报》网络版 因“付费墙”流失2/3读者[N];中国新闻出版报;2010年

7 李鹏;120万用户“流离”收费版《泰晤士报》网[N];中国图书商报;2010年

8 ;《泰晤士报》改小报[N];中华读书报;2004年

9 张晓;英国科学家要求:增加研究动物的自由[N];光明日报;2000年

10 ;英《泰晤士报》网络版将收费[N];新华每日电讯;2010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张妤玟;第四等级:一个关于英国报刊观念的历史[D];复旦大学;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超;《泰晤士报》“大报小报化”改革前后足球报道的研究[D];上海体育学院;2011年

2 沈晶晶;《人民日报》和《泰晤士报》(2004-2012)Yg运会报道比较研究[D];苏州大学;2016年

3 罗雅琴;《人民日报》和《泰晤士报》雾霾报道比较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6年

4 刘卓荣;2005-2014年《泰晤士报》对华报道中的中国国家形象研究[D];清华大学;2015年

5 孙志祥;英国媒体上的中国产品品牌形象[D];华中科技大学;2015年

6 张安;框架理论视阈下《泰晤士报》同性恋平权议题之构建[D];中国青年政治学院;2016年

7 张银华;默多克控股后《泰晤士报》的变革[D];郑州大学;2009年

8 张珑;《泰晤士报》上的辛亥革命[D];辽宁大学;2013年

9 石瑜珩;《泰晤士报》对明治时期日本的报道研究[D];吉林大学;2015年

10 张昊;中英报纸2008年和2012年奥运会开幕式报道比较研究[D];山西大学;2013年



本文编号:243953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hyflw/243953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a796b***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