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法律论文 > 婚姻法论文 >

关于采访是否付费的讨论

发布时间:2019-03-27 11:19
【摘要】:今年3月两会期间,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所研究员李银河委托政协委员提交了一份关于同性恋婚姻法的提案。各媒体的记者闻讯纷纷采访她。她通过助手宣布,采访15分钟内免费,采访1小时以上,每小时收费500元。这个事情一经传播,引发了传媒关于这个问题的讨论。联系到以前发生的同类提出采访收费的事件,看来这已经成为一个需要提上日程展开讨论的话题。它不属于传媒的职业规范,但是与传媒的工作惯例,以及市场经济的新环境显然存在关联。因而,2006年4月28日,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的59位研究生参加了关于这个问题的笔谈。大家各抒己见,其中不乏创见。这类问题不需要强行得出结论,但是通过讨论,可以开阔思路,引导大家关注传媒界出现的新问题、新情况。以下采集、编辑了其中11位研究生关于这个问题的意见。
[Abstract]:During the two sessions in March, Li Yinhe, a researcher at the Institute of Social Sciences of the Chinese Academy of Social Sciences, commissioned CPPCC members to submit a proposal for a gay marriage law. Reporters from all the media interviewed her one after another. Through her assistant, she announced that the interview was free for 15 minutes, more than 1 hour, and 500 yuan per hour. Once the matter was spread, it triggered a discussion in the media about the issue. This seems to be a topic that needs to be discussed on the agenda, in connection with similar incidents that have occurred in the past to raise fees for interviews. It does not belong to the professional norms of the media, but it is obviously related to the working practices of the media and the new environment of the market economy. Thus, on April 28, 2006, 59 graduate students from the School of Journalism, Renmin University of China took part in a written talk on the issue. Everyone expresses their own views, among them, there is no lack of ideas. This kind of problem does not need to be forced to come to conclusions, but through discussion, it can open up ideas and guide people to pay attention to new problems and situations in the media world. The following are collected and edited the opinions of 11 graduate students on this issue.
【作者单位】: 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 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
【分类号】:G212.1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张容;;掌握采访对象心理 达到成功报道目的[J];科学咨询(科技·管理);2011年09期

2 刘伟;;如何与采访对象沟通[J];青年记者;2011年20期

3 姚冬梅;;浅谈采访者与被采访者的心灵沟通[J];新闻传播;2011年07期

4 潘国萍;;新闻记者要学点心理学[J];新闻传播;2011年05期

5 王丽娜;;试谈情感因素在采访中的运用[J];记者摇篮;2011年06期

6 李芳菲;;浅谈记者的采访技巧[J];群文天地;2011年07期

7 宋比方;;略谈访问的艺术[J];新闻传播;2011年05期

8 杨杰;;帮助,也别忘了尊重[J];青年记者;2011年24期

9 潘国萍;;采访中要学会倾听并读懂非言语信息[J];新闻传播;2011年06期

10 张军红;;广播访谈类节目的创作[J];新闻爱好者;2011年1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谢磊;;电视气象节目现场报道中出镜记者的素质[A];天气、气候与可持续发展——河南省气象学会2010年年会论文集[C];2010年

2 廖声武;;主持人采访要精心研究采访对象[A];第五届全国新闻与传播心理研讨会暨中国心理学会新闻与传播心理专业委员会第二届年会论文集[C];2005年

3 巫小黎;;《亦报》视境中的工农兵话语——《亦报》研究之一[A];当代文学研究资料与信息(2009.5)[C];2009年

4 ;为“先进生产力的开拓者”知识分子造像助威——《英才画廊》专栏的编辑实践和思考[A];第二次全国报纸总编辑新闻摄影研讨会材料汇编[C];1992年

5 邢立双;;采访语言与最小伤害原则的心理学探微[A];中国社会心理学会2008年全国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8年

6 靖鸣;刘锐;;大众传播过程对采访对象受访心理与行为的影响与反作用[A];第五届全国新闻与传播心理研讨会暨中国心理学会新闻与传播心理专业委员会第二届年会论文集[C];2005年

7 叶慧珏;;新闻点评的异化:大众传媒和专家学者的相互介入及其方式[A];2006中国传播学论坛论文集(Ⅱ)[C];2006年

8 祝兴平;柯进;;网络传播与公共舆论空间的构建与拓展[A];新闻传媒与社会发展论坛·2007——中国新闻业发展现状与趋势论文集[C];2007年

9 赖厚祥;;应当进行新闻摄影心理学的研究[A];1985全国新闻摄影理论年会论文集[C];1985年

10 周家国;;深入生活的意义及其方法[A];1983全国新闻摄影理论年会论文集[C];1983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新乡人民广播电台 郑勤;让采访对象走进节目当主角[N];新乡日报;2009年

2 毛丽;着力营造与采访对象的和谐关系[N];四平日报;2011年

3 濮端华;帮采访对象克服表达障碍[N];中华新闻报;2003年

4 中共北京市委《支部生活》 高维海;采访提问有技巧[N];中华新闻报;2009年

5 路芳 驻马店人民广播电台;提问在采访中的作用[N];驻马店日报;2009年

6 牛文君 长治广播电视总台;如何做好经济新闻[N];山西经济日报;2009年

7 傅国涌;知识分子都到哪里去了?[N];温州日报;2005年

8 廉士传;如何做好通讯写作的采访[N];四平日报;2006年

9 罗辑;学会应对采访对象的不同心态[N];战士报;2007年

10 晋中日报社 禹世廉;浅谈采访对象心理活动规律[N];山西经济日报;2007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5条

1 唐小兵;现代中国的公共舆论[D];华东师范大学;2009年

2 阳海洪;探索中国新闻史研究新范式[D];华中科技大学;2008年

3 吴静;《学灯》与五四新文化运动[D];复旦大学;2009年

4 李新丽;中国近代报刊与人的现代化[D];复旦大学;2009年

5 钱进;作为流动的职业共同体:驻华外国记者研究[D];复旦大学;2012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李华;试论中国近代早期新闻思想[D];华中师范大学;2007年

2 李思;媒介推动下的中国传统文化复兴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8年

3 姜楠;大众传播对现代知识分子历史定位流变的影响[D];吉林大学;2006年

4 成然;知识分子的传媒观念[D];暨南大学;2006年

5 张丽婕;清末知识分子办报的困境[D];华中师范大学;2007年

6 成珊;知识分子的传媒化生存[D];华中科技大学;2004年

7 石拓;记者主客体角色特性研究[D];郑州大学;2010年

8 李鹏艳;电视出镜记者与采访对象的人际交流研究[D];中国传媒大学;2008年

9 付治鹏;戏剧中的记者与社会表演[D];上海戏剧学院;2006年

10 聂曙廷;试论《安徽俗话报》对中下层民众的启蒙教育[D];北京师范大学;2008年



本文编号:244813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hyflw/244813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d5dcd***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