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法律论文 > 婚姻法论文 >

“精神文明”不是虚事

发布时间:2019-08-10 10:42
【摘要】:正 据报载,江阴市华西村1988年建立起一个"全世界没有、全中国仅有"的精神文明开发公司,7年来,公司根据全村群众思想动态和社会倾向,有针对性地开展工作,使村里精神文明建设硕果满枝,村民们物质、精神双富有。抓精神文明建设办开发公司,这不是把"虚事"充实事办吗?华西村的实践证明,精神文明建设本来就不是虚事,而是件实实在在的实事。社会上赌博和封建迷信活动一抬头,公司就请人给村民开办讲座,讲"赌博的危害"和"宗教信仰和迷信的区别";村里的夫妻反目,婆媳不和,公司就办学习班,讲《婚姻法》、讲尊老爱幼传统美德……这一件件、一桩桩,都是注重人的思想、文化、道德方面培养和教育的实事。现今,在华西村已无赌博、无迷信活动、无刑事犯罪,这"三无",是社会对精神文明建设实事
[Abstract]:It is reported that Huaxi Village, Jiangyin City, established a spiritual civilization development company in 1988, which is "not available in the whole world, but only in China". Over the past seven years, the company has carried out its work in accordance with the ideological dynamics and social tendencies of the whole village, so that the spiritual civilization construction in the village is full of fruits and branches, and the villagers are both material and spiritual. To grasp the spiritual civilization building and run the development company, is this not to do the "false thing" as a real thing? The practice of Huaxi Village has proved that the construction of spiritual civilization is not a false thing, but a real thing. As soon as gambling and feudal superstition rose up in society, the company asked people to give lectures to the villagers about "the harm of gambling" and "the difference between religious belief and superstition." when husband and wife in the village were opposed to each other, the company ran classes, talked about the Marriage Law, and talked about the traditional virtues of respecting the old and loving the young. This piece by piece, pile by pile, is a practical thing that pays attention to the cultivation and education of human thought, culture and morality. Nowadays, there is no gambling, no superstition and no criminal offence in Huaxi Village. This "three noes" is a practical thing for the construction of spiritual civilization in the society.
【分类号】:D64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杨黎华 ,孙海根;试论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的建设[J];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81年02期

2 高枢年;文明经商 礼貌待客——商业职工都来做精神文明建设的促进派[J];商业研究;1981年03期

3 周山;教育与精神文明建设[J];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1981年02期

4 ;用思想政治工作威力 激发职工实干精神[J];企业管理;1981年06期

5 齐振海;;宣传精神文明建设精神文明[J];思想政治课教学;1981年02期

6 桑城;;文艺要成为精神文明建设的劲旅[J];上海文学;1981年04期

7 懋桦;;精神文明与法制建设[J];法学杂志;1981年05期

8 金恂;再论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途径[J];江西社会科学;1982年06期

9 马汉儒;物质文明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必须同时抓[J];云南社会科学;1982年06期

10 张尚仁;对建设高度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认识[J];云南社会科学;1982年06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王全佩;张君炎;姜文华;蒋辽远;;我国性病诊疗市场现状及治理对策[A];江苏省第二次性学研讨会论文集[C];1998年

2 岑秀文;;试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边远山区苗族的原始宗教[A];苗学研究会成立大会暨第一届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1989年

3 胡长喜;;论新形势下的职业道德建设[A];党的十五大精神与聊城实践理论研讨会论文集[C];1998年

4 裴庆生;;在晋中分会成立大会上的讲话[A];三晋文化研究会十年文存[C];1999年

5 齐荣晋;;绿荫如盖 硕果馨香——三晋文化研究会十年风雨路[A];三晋文化研究会十年文存[C];1999年

6 李倩;;试论东北朝鲜族人民的抗日战争[A];少数民族史及史料研究(三)——中国近现代史史料学学会学术会议论文集[C];1998年

7 陆莲蒂;;传统藏剧和新藏剧[A];民族学研究第十辑——中国民族学会第四届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1989年

8 石若屏;;侗族“合款”与精神文明建设[A];民族学研究第十辑——中国民族学会第四届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1989年

9 陈诸玉;;试论“三位一体”的农村养老体系[A];老年学论文集(二)[C];1998年

10 高战;;市场经济条件下加强精神文明机制建设的几点思考[A];新世纪 新思考[C];1999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叶如强;在继承中发展新文化[N];安徽日报;2000年

2 吴晓笛 作者单位:合肥市东市区文管办;社区文化在精神文明建设中的作用[N];安徽日报;2000年

3 ;围绕中心 保障有力[N];兵团日报(汉);2000年

4 兴华 孙芳 申田;超前规划和指导档案服务工作[N];中国档案报;2000年

5 陈永平 熊美清;风景这边独好[N];中国电力报;2000年

6 陈晓彬;抓好四个“点”[N];中国电力报;2000年

7 孙海燕;精神文明开新路[N];中国妇女报;2000年

8 曹长芒;唱响主旋律 共谱文明颂[N];中国工商报;2000年

9 广言;公益广告吹开精神文明之花[N];中国工商报;2000年

10 本报记者 赵建春 通讯员 周向明;不断走向人格新境界[N];中国教育报;2000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7条

1 陈定家;论市场语境下的艺术生产[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0年

2 周晔;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与素质教育研究[D];中共中央党校;2000年

3 林泉;城市社区精神文明建设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0年

4 段维;网络时代版权法律保护问题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3年

5 彭跃辉;网络发展与精神文明[D];中共中央党校;2005年

6 林燕凌;我国非政府组织研究[D];复旦大学;2005年

7 王新杰;论小康社会与大众传媒的互动关系[D];复旦大学;2005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罗文刚;论党的第三代领导集体对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理论的新发展[D];中共中央党校;2000年

2 陈志兵;梅山地区丧葬习俗研究[D];湘潭大学;2000年

3 钟贤超;两个文明建设“一手硬,,一手软”探源[D];中共中央党校;2000年

4 崔强;论新时期精神文明建设的理论与实践[D];华中师范大学;2000年

5 魏靖;试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精神文明建设[D];华中师范大学;2000年

6 朱志刚;试论商业个体劳动者职业道德建设[D];华中师范大学;2000年

7 吴贺喜;试论新形势下农村精神文明建设[D];郑州大学;2000年

8 涂才民;市场经济与当代中国农村文化建设[D];郑州大学;2000年

9 陈庆立;论提高中国农民素质[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0年

10 李玉玲;邓小平可持续发展思想[D];广西师范大学;2001年



本文编号:252517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hyflw/252517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891df***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