婚外同居关系中财产给付行为的法律处理
发布时间:2021-02-01 11:12
婚外同居关系的财产给付行为是指有配偶者违背法律规定的一夫一妻制,在婚姻关系之外与他人同居,带有一定目的性的将财产赠与同居者的行为。这里的财产可能是个人财产也有可能是夫妻共有的财产。婚外同居现象广泛存在于当今社会中,这无疑是一个非常严峻的社会问题。一方面,婚外同居既违背了《婚姻法》又违背了公序良俗原则,与大众所接受的道德观念不一致;另一方面,婚外同居现象在现实生活中却很广泛,同时针对于此的法条却少之又少,特别是对于其中发生的财产给付行为缺乏明确规制。相关案件给司法实践带来了不少困扰,主要体现为:案情持续时间长,各种关系错综复杂;判案要兼顾法理和情理,但是法理与情理间平衡的这杆秤又比较难以拿捏;道德和习俗无法量化判定;实情难以调查清楚,很难判断当事人的一面之词的真伪。因此对于这种情况,并不能“一刀切”,应对婚外同居财产给付行为进行具体情况具体分析——公序良俗原则固然不能违背,但公民的意思自治及财产自决权利也同样重要。总而言之,鉴于婚外同居中的财产给付行为的复杂性,本文将以对婚外同居及其财产给付的界定为基础,提出相关的处理原则,分情况讨论对我国婚外同居关系下财产给付的效力,综合考察各种学说及...
【文章来源】:贵州财经大学贵州省
【文章页数】:45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序言
1. 选题背景和研究意义
2. 研究现状及方向
3. 论文主要内容、方法与特色
1 婚外同居关系及相关财产给付行为的界定
1.1 婚外同居关系的界定
1.2 婚外同居关系的财产给付行为
2 处理婚外同居关系中财产给付行为应遵守的相关原则
2.1 维护公序良俗原则
2.2 尊重当事人意思自治和财产自决原则
2.3 保护配偶合法财产权益原则
2.4 保护无过错婚外同居者权益原则
3 婚外同居关系中财产给付行为的性质及效力
3.1 关于财产给付行为性质解说的不同理论
3.1.1 赠与说
3.1.2 不法原因给付说
3.1.3 自然债说
3.1.4 对相关案例的分析
3.2 认定财产给付行为效力的不同看法
3.2.1 认定行为无效
3.2.2 认定行为有效
3.2.3 认定行为部分有效
3.2.4 认定行为处于有效与无效之间的“中间状态”
3.3 对有关行为性质理论和效力看法的概括分析
4 婚外同居关系中财产给付行为的具体类型
4.1 所给付财产是否为夫妻共同财产的分别处理
4.1.1 夫妻共同财产
4.1.2 个人财产
4.2 财产给付人具有不同主观目的时的分别处理
4.2.1 为维持同居关系
4.2.2 为解除同居关系
4.3 受给付人是否为善意时的分别处理
4.3.1 已知给付人已婚
4.3.2 不知给付人已婚
5 婚外同居关系中财产给付法律规制的完善
5.1 我国法律规制的不足
5.1.1 现有法律规范的不足
5.1.2 司法实践中存在的不足
5.2 比较法制所给予的借鉴
5.2.1 比较法制的规定
5.2.2 启示与借鉴
5.3 法律规制完善的一些建议
5.3.1 明确规定婚外同居法定期限
5.3.2 完善夫妻非常财产制
5.3.3 建立婚内侵权赔偿制度
5.4 对于司法实践的建议
6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公序良俗对婚外遗赠效力的影响[J]. 韦文炜. 法制与社会. 2017(11)
[2]婚外同居中赠与行为的法律效力[J]. 朱奕帆. 法制与社会. 2017(04)
[3]婚外同居财产转移研究[J]. 陈延升. 法制与社会. 2016(27)
[4]公序良俗原则在婚外第三人遗赠中的适用[J]. 云晋升. 六盘水师范学院学报. 2015(06)
[5]暴力索要婚外同居期间给付财物的行为认定[J]. 田然. 河南司法警官职业学院学报. 2015(01)
[6]论公序良俗原则的适用规则——一起“婚外情”赠与案引发的思考[J]. 刘洪华. 中华女子学院学报. 2014(03)
[7]婚外同居补偿的民法自然债定性及规范选择——从婚姻法司法解释三对有关条文的取舍出发[J]. 覃远春. 广西社会科学. 2012(02)
[8]论不法原因给付向自然债的适度转化——兼谈我国民法对二者的规定与完善[J]. 覃远春. 前沿. 2011(15)
[9]婚外同居当事人的赠与[J]. 蒋月. 法学. 2010(12)
[10]简论公序良俗原则在我国民法中的确立[J]. 付晓雨. 法制与社会. 2009(20)
本文编号:3012679
【文章来源】:贵州财经大学贵州省
【文章页数】:45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序言
1. 选题背景和研究意义
2. 研究现状及方向
3. 论文主要内容、方法与特色
1 婚外同居关系及相关财产给付行为的界定
1.1 婚外同居关系的界定
1.2 婚外同居关系的财产给付行为
2 处理婚外同居关系中财产给付行为应遵守的相关原则
2.1 维护公序良俗原则
2.2 尊重当事人意思自治和财产自决原则
2.3 保护配偶合法财产权益原则
2.4 保护无过错婚外同居者权益原则
3 婚外同居关系中财产给付行为的性质及效力
3.1 关于财产给付行为性质解说的不同理论
3.1.1 赠与说
3.1.2 不法原因给付说
3.1.3 自然债说
3.1.4 对相关案例的分析
3.2 认定财产给付行为效力的不同看法
3.2.1 认定行为无效
3.2.2 认定行为有效
3.2.3 认定行为部分有效
3.2.4 认定行为处于有效与无效之间的“中间状态”
3.3 对有关行为性质理论和效力看法的概括分析
4 婚外同居关系中财产给付行为的具体类型
4.1 所给付财产是否为夫妻共同财产的分别处理
4.1.1 夫妻共同财产
4.1.2 个人财产
4.2 财产给付人具有不同主观目的时的分别处理
4.2.1 为维持同居关系
4.2.2 为解除同居关系
4.3 受给付人是否为善意时的分别处理
4.3.1 已知给付人已婚
4.3.2 不知给付人已婚
5 婚外同居关系中财产给付法律规制的完善
5.1 我国法律规制的不足
5.1.1 现有法律规范的不足
5.1.2 司法实践中存在的不足
5.2 比较法制所给予的借鉴
5.2.1 比较法制的规定
5.2.2 启示与借鉴
5.3 法律规制完善的一些建议
5.3.1 明确规定婚外同居法定期限
5.3.2 完善夫妻非常财产制
5.3.3 建立婚内侵权赔偿制度
5.4 对于司法实践的建议
6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公序良俗对婚外遗赠效力的影响[J]. 韦文炜. 法制与社会. 2017(11)
[2]婚外同居中赠与行为的法律效力[J]. 朱奕帆. 法制与社会. 2017(04)
[3]婚外同居财产转移研究[J]. 陈延升. 法制与社会. 2016(27)
[4]公序良俗原则在婚外第三人遗赠中的适用[J]. 云晋升. 六盘水师范学院学报. 2015(06)
[5]暴力索要婚外同居期间给付财物的行为认定[J]. 田然. 河南司法警官职业学院学报. 2015(01)
[6]论公序良俗原则的适用规则——一起“婚外情”赠与案引发的思考[J]. 刘洪华. 中华女子学院学报. 2014(03)
[7]婚外同居补偿的民法自然债定性及规范选择——从婚姻法司法解释三对有关条文的取舍出发[J]. 覃远春. 广西社会科学. 2012(02)
[8]论不法原因给付向自然债的适度转化——兼谈我国民法对二者的规定与完善[J]. 覃远春. 前沿. 2011(15)
[9]婚外同居当事人的赠与[J]. 蒋月. 法学. 2010(12)
[10]简论公序良俗原则在我国民法中的确立[J]. 付晓雨. 法制与社会. 2009(20)
本文编号:301267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hyflw/301267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