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反家庭暴力法》司法实践中低成效的原因
发布时间:2021-03-17 12:30
中华人民共和国《反家庭暴力法》2016年3月1日起施行。但在实地调查中民众尤其女性对《反家庭暴力法》知之甚少,乃至不知。《反家庭暴力法》规定的"人身安全保护令"、"告诫书"的创举在人民法院和公安机关实际操作也中屡屡碰壁。《反家庭暴力法》司法实践中面临诸多困境、在社会实践生活中的法律成效低于预期。
【文章来源】:法制与社会. 2018,(02)
【文章页数】:2 页
【文章目录】:
一、《反家庭暴力法》内含外延不清
二、人身保护令执行主体权责不清, 方式不明
三、现有诉讼机制、举证责任不利于受害人
四、告诫书实操细则程序不规范, 监督救济不完善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浅论家庭暴力告诫书的法律效力[J]. 李霭然. 法制博览. 2017(28)
[2]《中华人民共和国反家庭暴力法》实施现状问题探究[J]. 张艳慈. 法制与社会. 2017(09)
[3]我国妇女权益法律保护综述——以反家庭暴力法为视角[J]. 陶晶晶. 价值工程. 2017(04)
[4]香港反家庭暴力服务的整合运作与启示[J]. 卢玮. 齐齐哈尔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7(01)
[5]人身安全保护令实施现状、挑战及其解决[J]. 陈敏. 预防青少年犯罪研究. 2016(03)
[6]家庭精神暴力法律介入可行性分析[J]. 张建肖. 河北法学. 2015(04)
硕士论文
[1]公安机关反家庭暴力问题研究[D]. 孟洋.山东大学 2017
[2]我国反家暴法告诫制度研究[D]. 李婷婷.河北师范大学 2017
[3]《反家庭暴力法》中的救济机制研究[D]. 夏凡.安徽大学 2016
[4]公安派出所在反家庭暴力实操中的困境与对策研究[D]. 查玉彬.湘潭大学 2013
本文编号:3087143
【文章来源】:法制与社会. 2018,(02)
【文章页数】:2 页
【文章目录】:
一、《反家庭暴力法》内含外延不清
二、人身保护令执行主体权责不清, 方式不明
三、现有诉讼机制、举证责任不利于受害人
四、告诫书实操细则程序不规范, 监督救济不完善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浅论家庭暴力告诫书的法律效力[J]. 李霭然. 法制博览. 2017(28)
[2]《中华人民共和国反家庭暴力法》实施现状问题探究[J]. 张艳慈. 法制与社会. 2017(09)
[3]我国妇女权益法律保护综述——以反家庭暴力法为视角[J]. 陶晶晶. 价值工程. 2017(04)
[4]香港反家庭暴力服务的整合运作与启示[J]. 卢玮. 齐齐哈尔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7(01)
[5]人身安全保护令实施现状、挑战及其解决[J]. 陈敏. 预防青少年犯罪研究. 2016(03)
[6]家庭精神暴力法律介入可行性分析[J]. 张建肖. 河北法学. 2015(04)
硕士论文
[1]公安机关反家庭暴力问题研究[D]. 孟洋.山东大学 2017
[2]我国反家暴法告诫制度研究[D]. 李婷婷.河北师范大学 2017
[3]《反家庭暴力法》中的救济机制研究[D]. 夏凡.安徽大学 2016
[4]公安派出所在反家庭暴力实操中的困境与对策研究[D]. 查玉彬.湘潭大学 2013
本文编号:308714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hyflw/308714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