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法律论文 > 婚姻法论文 >

配偶权研究

发布时间:2017-04-26 20:11

  本文关键词:配偶权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家庭和谐是关系到社会稳定的一部分,夫妻关系的生成是一个家庭成立的前提,而配偶权制度则是维护一个家庭和睦的重要屏障。随着一些不良风气在社会上的散播,导致侵害合法婚姻关系中配偶权益的情况日益增多,比如说重婚、婚内强奸、家庭暴力、第三者插足、通奸等,离婚率日益提高,配偶的合法权益越来越受到重视。配偶权是从西方国家引进的一个权利概念,在保护配偶之间的权利义务方面有重要的作用。法律上是否直接采取配偶权这一名称,不同法律传统的国家和地区的做法可能存在相当大的差异。但是,无论任何国家和地区的婚姻法,事实上都存在着配偶权,司法实践也确认有配偶权。配偶权是我国婚姻法修订过程中争论颇大,但又没有最终界定清楚的一个问题。本文拟就配偶权的内涵、具体内容、以及相应的法律救济措施等方面进行论证,从而对完善我国的配偶权制度提出自己的立法建议。本文由四个部分构成:正文第一部分是关于配偶权基础理论的研究。首先对现存的配偶权概念学说进行了评析,提出了配偶权的定义,总结了配偶权的性质和历史沿革。第二部分介绍了国外相关立法例及对我国的借鉴意义。第三部分是配偶权的主要内容。对同居义务、忠实义务、夫妻生育权、日常家事代理权等几种主要配偶权内容详述分析。第四部分是我国配偶权的立法现状及完善。指出我国配偶权在立法上存在的缺陷,分析其原因,为我国配偶权的完善提供方向,并对配偶权及内容提出相应的立法建议。
【关键词】:配偶权 配偶权内容 立法完善
【学位授予单位】:扬州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3
【分类号】:D923.9
【目录】:
  • 中文摘要4-5
  • Abstract5-6
  • 1 绪论6-9
  • 1.1 问题的提出6
  • 1.2 研究现状6-8
  • 1.3 研究方法8-9
  • 2 配偶权的相关基本理论9-14
  • 2.1 配偶权的概念9-10
  • 2.2 配偶权的性质分析10-11
  • 2.2.1 配偶权的私权性质10
  • 2.2.2 配偶权的双重属性10-11
  • 2.2.3 配偶权的专属性11
  • 2.3 配偶权的历史渊源11-14
  • 2.3.1 西方国家配偶权的演进12
  • 2.3.2 中国配偶权的演进12-14
  • 3 国内外之配偶权评析14-18
  • 3.1 国外配偶权评析14-16
  • 3.1.1 大陆法系配偶权的立法14
  • 3.1.2 英美法系配偶权的立法14-15
  • 3.1.3 两大法系立法的异同15
  • 3.1.4 对我国配偶权立法的启示15-16
  • 3.2 国内配偶权评析16-18
  • 3.2.1 赞成建立配偶权制度的观点16
  • 3.2.2 反对建立配偶权制度的观点16-17
  • 3.2.3 本文之观点17-18
  • 4 配偶权的具体内容18-26
  • 4.1 配偶身份权18-24
  • 4.1.1 配偶同居权利和义务18-20
  • 4.1.2 忠实义务20-21
  • 4.1.3 配偶生育权21-22
  • 4.1.4 日常家事代理权22-23
  • 4.1.5 住所决定权23-24
  • 4.2 配偶人格权24-26
  • 4.2.1 配偶姓名权24
  • 4.2.2 配偶人身自由权24-26
  • 5 我国配偶权的立法现状及完善26-31
  • 5.1 我国配偶权的立法缺陷26-27
  • 5.1.1 立法过于原则化26
  • 5.1.2 内容不全面26
  • 5.1.3 有关救济机制不健全26-27
  • 5.2 完善配偶权的必要性27-28
  • 5.2.1 完善我国婚姻立法27
  • 5.2.2 深化男女平等观念和增强夫妻维权意识27-28
  • 5.2.3 有利于与国际立法和司法接轨28
  • 5.3 完善配偶权的建议28-31
  • 5.3.1 在婚姻家庭法中为配偶权正名28
  • 5.3.2 将配偶权的具体内容在婚姻法中明确规定28-29
  • 5.3.3 完善配偶权的救济制度29-31
  • 结语31-32
  • 参考文献32-34
  • 致谢34-35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包玉华,刘中梅;建立配偶权制度的法律思想[J];黑龙江省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3年04期

2 刘淑媛;论我国对配偶权的立法完善及其保护[J];宁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5年04期

3 张邦铺;;论配偶权的立法完善及保护[J];西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01期


  本文关键词:配偶权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32914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hyflw/32914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5274d***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