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法律论文 > 婚姻法论文 >

我国非婚生子女权利保护研究

发布时间:2017-04-28 02:13

  本文关键词:我国非婚生子女权利保护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在当代,未成年子女权利的保障成为现代亲子关系研究的重要课题之一,而对这一课题的研究又无法忽视非婚生子女这一特殊群体。自1989年联合国《儿童权利公约》将儿童最大利益原则作为处理儿童行为的首要原则后,为达到保护未成年子女的目的,世界很多国家和地区开始了审视各自婚姻、家庭法律制度的行动,逐步将子女最大利益原则在相关的法律中予以规定,作为指导司法实践的一个重要原则。在抚养、监护与继承等方面也作出了相关的细致规定。有些先进的国家甚至已经废除了婚生子女与非婚生子女的称谓,以使非婚生子女得到与婚生子女的同等保护。 近年来,人们婚恋观念开始转变,婚外性行为逐渐增多,非婚生子女的数量也呈爆炸式的增长。我国在《婚姻法》中规定,非婚生子女享有与婚生子女同等的权利。因此,,有人说我国《婚姻法》规定的保护非婚生子女的法律地位是世界上最彻底最先进的。1然而,综观现实状况,我国非婚生子女权利受损的现象还大量存在,暴露出我国在非婚生子女权利保护方面的不足。本文通过从法理层面来探究非婚生子女权利的保障,以增强非婚生子女权利保护的理论支持,并对非婚生子女权利受损的现状和现行规定进行梳理,发现我国法律在保护非婚生子女权利上存在着诸多的问题,譬如立法原则不明确、准正和认领制度缺失、监护制度不完善、抚养费难执行等等。 针对我国法律有关非婚生子女权利保护的弊端,借鉴国外和我国台湾地区非婚生子女权利保护的规定,建立适合我国非婚生子女权利保护的法律制度,以使我国相关法律顺应时代精神和亲子法的发展趋势成为必要。改革和完善我国非婚生子女权利保护的法律规定,必须确立子女最大利益的立法原则,为非婚生子女的权利保护提供法律指导;完善抚养制度,使非婚生子女的抚养费落到实处;健全监护制度,改变非婚生子女监护制度的真空状态;增设准正和认领制度,保障我国非婚生子女立法原则的落实和实务的运作。同时,改革现行的户籍制度,对我国非婚生子女权利的保护也具有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非婚生子女 权利保护 认领制度 准正制度
【学位授予单位】:中南民族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2
【分类号】:D923.9
【目录】:
  • 摘要8-9
  • Abstract9-11
  • 导言11-15
  • (一)研究背景11-12
  • (二)研究现状综述12-14
  • (三)研究的内容与目标14-15
  • 一、 价值体现:非婚生子女权利保护的必要性15-23
  • (一) 概念解析:何为非婚生子女15-16
  • (二) 法的价值体现:非婚生子女权利保护的必要性16-23
  • 1.人权价值的体现17-19
  • 2.平等价值的体现19-20
  • 3.正义价值的体现20-21
  • 4.法治价值的体现21-23
  • 二、 现实梳理:我国非婚生子女权利受损现状23-28
  • (一) 受照顾权遭到损害23-24
  • (二) 生命健康权受到威胁24-25
  • 1.生病时被照料不周24
  • 2.容易受到人身伤害24-25
  • (三) 受教育权难以保障25-26
  • 1.户口难解决上学受限制25
  • 2.学习状况不佳25-26
  • (四) 发展权难以落实26-28
  • 1.容易产生心理问题26-27
  • 2.道德、行为容易失范27-28
  • 三、 缺陷分析:我国非婚生子女权利保护的法律规范28-36
  • (一) 我国法律有关非婚生子女的规定28-30
  • 1.《宪法》中的规定28
  • 2.《婚姻法》的规定28
  • 3.《继承法》的规定28-29
  • 4.司法解释中对非婚生子女权利保护的规定29-30
  • (二) 非婚生子女权利保障的法律缺陷分析30-36
  • 1.立法原则问题31-32
  • 2.抚养制度问题32-34
  • 3.监护制度问题34
  • 4.亲子关系的确认制度问题34-36
  • 四、 法律借鉴:国外和我国台湾地区的非婚生子女制度及其启示36-42
  • (一) 国外和我国台湾地区的非婚生子女保护制度36-40
  • 1.英国非婚生子女保护制度36-37
  • 2.美国非婚生子女保护制度37-38
  • 3.法国非婚生子女保护制度38
  • 4.德国非婚生子女保护制度38-39
  • 5.日本非婚生子女保护制度39-40
  • 6.我国台湾地区非婚生子女保护制度40
  • (二) 国外和我国台湾地区非婚生子女保护制度的启示40-42
  • 1.合理的立法原则是非婚生子女权益保障的基础40-41
  • 2.完备的法律制度是非婚生子女权益保障的关键41-42
  • 五、 对策建议:我国非婚生子女权利保护的发展42-52
  • (一) 确立子女最大利益的立法原则42-44
  • (二) 完善非婚生子女的抚养制度44-47
  • 1.明确非婚生子女抚养费的范围44-45
  • 2.增加抚养费执行的相关措施45-47
  • (三) 健全非婚生子女的监护制度47
  • (四) 设立非婚生子女的准正和认领制度47-50
  • 1.设立准正与认领制度的必要性48-49
  • 2.准正和认领制度的具体构建49-50
  • (五) 改革户籍制度50-52
  • 参考文献52-56
  • 致谢56-57
  • 附录: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57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英斌;;欧盟成员国近20年非婚生子女比率倍增[J];世界文化;2010年11期

2 潘家永;;生母有权探视其非婚生子女[J];江淮法治;2010年20期

3 牛凌峰;;非婚生子女有权继承遗产吗[J];农家之友;2003年04期

4 吴林颖;;以非婚生未成年子女房产处分为例谈我国认领制度之缺失[J];中国公证;2010年02期

5 谷满满;;非婚生子女的监护制度研究[J];知识经济;2011年14期

6 王昭君;;非婚生子女对生父遗产有无继承权[J];农村.农业.农民;2000年01期

7 李应春;;非婚生子女、继子女、养子女三词不能混同[J];法律适用;1987年09期

8 煜文;;非婚子女对非婚父母是否负有赡养义务[J];伴侣(A版);2006年06期

9 黄娟;;非婚生子女认领制度比较研究——兼及立法建议[J];比较法研究;2006年04期

10 王玉信;;谁该为一夜情埋单?[J];法制与社会(锐视版);2006年09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潘蕾;;完善刑事被害人权利保护、促进社会和谐[A];中国犯罪学学会第十七届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2 张剑峰;;刑事被害人保护问题研究[A];中国犯罪学学会第十七届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3 张合民;;工伤保险是安全生产的重要保障[A];濮阳市首届学术年会论文选编[C];2006年

4 刘强;;论我国刑事被害人权利保护的缺失与衡平[A];犯罪学论丛(第七卷)[C];2009年

5 浦晓东;;“司法为民”宗旨指导下的诉讼权利保护——董必武人民司法思想的回归[A];董必武法学思想研究文集(第八辑)[C];2008年

6 高永久;陈纪;;城市化进程中少数民族文化权利保护的法律体系设计[A];民族法学评论(第6卷·2008年)[C];2008年

7 刘继业;;浅析未成年人的权利保护[A];推动律师参与未成年人保护工作会议暨未成年人保护专业委员会2004年年会论文集[C];2004年

8 黄韬;;国际贸易与劳工权利保护之关系论纲[A];2006年中国青年国际法学者暨博士生论坛论文集(国际公法卷)[C];2006年

9 汪盛忠;张显华;;贫困山区未成年人权利保护的忧虑与对策[A];建国60年陕西教育30年法制建设理论研讨会获奖论文[C];2010年

10 马金刚;史海清;;刑事被害人权利保护——理论与实践之探讨[A];中国犯罪学学会第十七届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秦国荣 罗拥军;权利保护的法制保障[N];江苏教育报;2009年

2 刘素华;行政审判中的外国人权利保护[N];人民法院报;2002年

3 马蔚;让农民工享受平等的权利保护[N];工人日报;2003年

4 韩友生 马红梅;刑事诉讼中被害人的权利保护[N];江苏法制报;2005年

5 吴峻;案件侦查过程中的权利保护[N];检察日报;2001年

6 记者 李国清;社会弱者权利保护中心成立十周年[N];人民法院报;2002年

7 执笔记者 王丰丰 郭新宇 田帆 参与记者 冯俊扬 宋洁云 林晶 颜亮 记者 顾震球 王湘江;守护儿童,就是守护世界的明天[N];新华每日电讯;2009年

8 媒体人 柳五;提升权利保护阻遏暴力泛化[N];东莞日报;2010年

9 刘作翔;“体检标准”体现权利保护[N];检察日报;2003年

10 李永生;山东加强死刑二审被告人权利保护[N];人民法院报;2006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雨峰;思想控制与权利保护[D];西南政法大学;2003年

2 陈少琼;土地征收法律问题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07年

3 阿地力江·阿布来提;少数民族权利刑事法律保护问题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09年

4 刘琳琳;商业证券权利研究[D];吉林大学;2009年

5 于建星;自由与权力:弱势群体权利保护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7年

6 郑书前;企业基本经济权利论纲[D];西南政法大学;2008年

7 吴双全;少数人权利的国际保护[D];中国政法大学;2009年

8 郭丹;金融消费者权利法律保护研究[D];吉林大学;2009年

9 张明;农民权利保护视野下的土地征收制度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10 张世宗;纳税人在税收征收程序的权利保护[D];中国政法大学;2008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马德世;侦查过程中对被害人的权利保护问题研究[D];西南政法大学;2005年

2 戴蔚雯;试论我国未成年人刑事审判制度的完善[D];华东政法学院;2007年

3 齐立;论刑事被害人权利保护[D];安徽大学;2007年

4 路磊;恢复性司法在刑事诉讼中的功能探讨[D];西南政法大学;2006年

5 马晓梅;论农民工的权利保护[D];山东大学;2006年

6 李宗明;流动儿童权利保护立法研究[D];南京理工大学;2007年

7 谌香菊;儿童发展权保护立法研究[D];广东商学院;2008年

8 梅岩冰;论当代中国社会转型时期弱势群体的权利保护[D];黑龙江大学;2008年

9 周元姬;中美非婚生子女权益保护比较研究[D];暨南大学;2010年

10 胡春华;融资租赁中出租人的权利保护[D];四川大学;2003年


  本文关键词:我国非婚生子女权利保护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33193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hyflw/33193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c98fe***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