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夫妻个人财产婚后所生孳息的归属
发布时间:2021-09-30 08:19
在夫妻个人财产婚后所生孳息归属的问题上,最高院立场踌躇、修改反复。《婚姻法解释(三)》正式稿摒弃了征求意见稿中的贡献理论而改采孳息从原物理论,此做法不足为训。我国未来修法时应重拾贡献理论,此处"贡献"包括间接贡献。贡献理论贯彻协力原则,与我国婚后所得共同制相契合,此处"所得"指"劳动所得"而非"劳动和运气所得"。贡献理论下,除非夫妻任何一方对于孳息的产生均无贡献,否则孳息原则上归属于夫妻共同财产。具体而言:夫妻个人财产婚后所生天然孳息归属于夫妻共同财产;夫妻个人财产婚后所生法定孳息视租金与利息区别对待,租金收益归属于夫妻共同财产,利息收益归属于夫妻个人财产。
【文章来源】:四川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8,28(02)
【文章页数】:6 页
【文章目录】:
一、引言
二、孳息从原物理论之反思
三、贡献理论之解构
四、夫妻个人财产婚后所生孳息归属制度之重构
(一) 天然孳息
(二) 法定孳息
1. 租金
2. 利息
五、结语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夫妻个人财产的婚后增值归属——兼论我国婚后所得共同制的精神[J]. 贺剑. 法学家. 2015(04)
[2]“理论”在司法实践中的影响——以关于夫妻个人财产婚后孳息归属的司法实践为中心[J]. 贺剑. 法制与社会发展. 2014(03)
[3]论夫妻一方婚后所得财产性知识产权的归属[J]. 张学军. 浙江工商大学学报. 2013(03)
[4]个人财产婚后“增值收益”的调整疑难及规则重构[J]. 丁镜. 学术交流. 2012(10)
[5]《关于适用婚姻法若干问题的解释(三)》的理解与适用[J]. 杜万华,程新文,吴晓芳. 人民司法. 2011(17)
[6]夫妻个人财产婚后所生孳息之归属[J]. 许莉. 法学. 2010(12)
[7]论夫妻一方婚前财产于婚后所生利益的归属[J]. 裴桦. 当代法学. 2008(05)
本文编号:3415475
【文章来源】:四川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8,28(02)
【文章页数】:6 页
【文章目录】:
一、引言
二、孳息从原物理论之反思
三、贡献理论之解构
四、夫妻个人财产婚后所生孳息归属制度之重构
(一) 天然孳息
(二) 法定孳息
1. 租金
2. 利息
五、结语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夫妻个人财产的婚后增值归属——兼论我国婚后所得共同制的精神[J]. 贺剑. 法学家. 2015(04)
[2]“理论”在司法实践中的影响——以关于夫妻个人财产婚后孳息归属的司法实践为中心[J]. 贺剑. 法制与社会发展. 2014(03)
[3]论夫妻一方婚后所得财产性知识产权的归属[J]. 张学军. 浙江工商大学学报. 2013(03)
[4]个人财产婚后“增值收益”的调整疑难及规则重构[J]. 丁镜. 学术交流. 2012(10)
[5]《关于适用婚姻法若干问题的解释(三)》的理解与适用[J]. 杜万华,程新文,吴晓芳. 人民司法. 2011(17)
[6]夫妻个人财产婚后所生孳息之归属[J]. 许莉. 法学. 2010(12)
[7]论夫妻一方婚前财产于婚后所生利益的归属[J]. 裴桦. 当代法学. 2008(05)
本文编号:341547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hyflw/341547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