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法律论文 > 婚姻法论文 >

重婚问题研究

发布时间:2017-05-10 03:03

  本文关键词:重婚问题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我国于2001年4月28日第九届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一次会议通过了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新修正的《婚姻法》引入了婚姻无效和可撤销制度,随后,最高人民法院颁布了适用婚姻法的司法解释。该司法解释又对婚姻无效和撤销的申请主体、宣告机关和申请程序等作出了较为详细的规定。可以说,婚姻无效和可撤销制度的引入是我国婚姻法的重大进步和完善,学者和实务工作者纷纷对这一制度发表自己的看法并提出相关的意见,关于这一制度的论文也不断见诸于报章杂志,对这一制度的论述可以说相当详尽。但随之而来的问题是这一制度对我国重婚的认定会不会产生一定的影响?会产生什么样的影响?也就是说,在我国婚姻法引入婚姻无效和可撤销制度之后,如何来界定我国婚姻法中所说的重婚行为。质言之,我国婚姻法所说的重婚中的“婚”应该如何理解,是仅仅指合法婚姻还是尚包括无效婚姻和可撤销婚姻在内的广义的婚姻。如果仅仅包括合法婚姻,则在逻辑上是不可能存在重婚的。因为重婚必然无效,而无效婚姻又因其具有违法性被排除于婚姻之外。如果对重婚行为中的“婚”字作广义上的理解,则一方面法律认定其构成重婚行为,而另一方面又认定“其婚姻自始无效,当事人不具有夫妻的权利和义务”。这不能不是法律的尴尬。这种矛盾如何解决,不能不引发我们的思考。并且,新修订的婚姻法不再承认事实婚姻而一概将其称为“同居关系”,这种“同居关系”对于重婚的认定会产生什么样的影响,这种概念之间的矛盾如何解决。除此之外,重婚的界定尚有很多其他的问题值得研究,比如,当事人的离婚行为也可能出现无效的情形,在无效离婚之后当事人又结婚的,能否构成重婚,当事人的主观态度对认定当事人的重婚行为有没有影响,有什么样的作用和影响?又比如,民法中的重婚和刑法中的重婚罪又是一种什么样的关系等等。 以上种种问题的发现和思考以及最终的解决,是本文写作的动机和目的。而这些问题的解决有赖于法学理论中概念的明晰,有赖于对我国婚姻史或婚姻法学的历史考察和比较法考察。笔者试图通过对婚姻这一现象的历史考察和比较法考察来发现解决问题的办法,并提出些许的建议,以使我国婚姻法上的个别概念更
【关键词】:合法性 伦理性 无效婚姻 事实婚姻 重婚
【学位授予单位】:郑州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5
【分类号】:D923.9
【目录】:
  • 引言8-9
  • 第一部分 重婚问题的历史考察9-18
  • 一 原始社会9-14
  • 二 奴隶社会14-15
  • 三 封建社会15-16
  • 四 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时期16-18
  • 第二部分重 婚问题的比较法考察18-22
  • 一 法国18-19
  • 二 德国19
  • 三 日本19
  • 四 台湾地区19-20
  • 五 美国20-21
  • 六 其他国家和地区21-22
  • 第三部分 重婚的理论界定22-36
  • 一 婚姻概念的界定22-28
  • 二 无效婚姻、可撤销婚姻与重婚行为的认定 2l28-29
  • 三 事实婚姻与重婚行为的认定29-30
  • 四 非法同居、非婚同居、姘居、通奸等与重婚的认定30-34
  • 五 民法上的重婚与刑法上重婚罪的关系34-36
  • 第四部分 我国相关法律文件的梳理及建议36-40
  • 一 我国的相关立法36-39
  • 二 立法建议39-40
  • 参考文献:40-42
  • 后记42

【引证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左斌;;重婚犯罪立法问题研究[J];十堰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6年03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潘大礼;民国三四十年代湖北婚姻冲突案例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吴高升;论事实婚姻对重婚罪构成的影响[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2 李俊杰;重婚问题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3 李桂珍;事实婚姻与重婚罪认定问题研究[D];兰州大学;2013年


  本文关键词:重婚问题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35384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hyflw/35384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a669c***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