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暴力婚内损害赔偿制度入典再分析——基于人格权保护的理论视角
发布时间:2022-01-10 07:04
以《民法典》出台为契机,在人格权独立成编的背景下,家庭暴力受害人的人格权保护再一次受到重视。理论上,人格权保护的请求权基础分为人格权请求权和侵权请求权。以人格权请求权为基础,我国已经建立了注重家庭暴力事前预防的人身安全保护令制度,然而以侵权请求权为基础的婚内损害赔偿制度却遭到司法解释的反对。家庭暴力以受害人的人格权作为侵权客体,与一般侵权行为并无实质差异,理应突破婚姻关系的内在限制成为民法的保护对象。《民法典》分则建立婚内损害赔偿制度并发挥债权凭证的作用,是完善受害人人格权救济的重要措施。
【文章来源】:山东社会科学. 2020,(12)北大核心CSSCI
【文章页数】:5 页
【文章目录】:
一、家庭暴力的侵权客体解构
(一)初级层面:人身权作为侵权客体
1.家庭暴力损害了受害人的人身权
2.家庭暴力不以财产权为侵权客体
(二)次级层面:人格权作为侵权客体
1.人格权是家庭暴力最主要的侵权客体
2.身份权是其他婚内侵权行为的对象
(三)侵权客体解构的意义
二、重视人格权对婚内损害赔偿的意义
(一)人格权保护是婚内损害赔偿建立的正当性基础
1.人格独立是受害人权利保护的依据
2.人格权的绝对性突破了婚姻关系的相对性
(二)人格权保护形成了婚内损害赔偿的请求权基础
1.人格权请求权与侵权请求权的总体差异性
2.人格权请求权是人身安全保护令的请求权基础
3.侵权请求权是婚内损害赔偿的请求权基础
(三)人格权保护形成了婚内损害赔偿的基本路径
三、婚内损害赔偿制度的建立及适用
(一)婚内损害赔偿制度在《民法典》分则中的地位
1.婚内损害赔偿相关法律选择适用
(1)人格权编与侵权责任编的选择适用。
(2)婚姻家庭编与侵权责任编的选择适用。
(3)公民基本人权条款与侵权责任编的选择适用。
2.婚内损害赔偿与人身安全保护令的选择适用
(二)婚内损害赔偿中债权凭证的承认与运用
1.债权凭证制度的提出
2.债权凭证制度的运用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论人格权请求权与侵权损害赔偿请求权的分离[J]. 王利明. 中国法学. 2019(01)
[2]论人格权编与侵权责任编的区分与衔接[J]. 王利明. 比较法研究. 2018(02)
[3]论我国民法上“民事责任”与诉讼时效的脱节[J]. 李永军. 政治与法律. 2018(02)
[4]论我国非常法定夫妻财产制的立法建构[J]. 陈法. 现代法学. 2018(01)
[5]论人格权请求权在民法典中的定位[J]. 冯磊. 法大研究生. 2017(02)
[6]人身安全保护令独立性的制度价值及其实现[J]. 李瀚琰. 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7(02)
[7]论经济控制型家庭暴力及其损害赔偿[J]. 吴才毓. 武陵学刊. 2017(01)
[8]中国民法典中不能设置人格权编[J]. 梁慧星. 中州学刊. 2016(02)
[9]婚内侵权行为的民事责任承担[J]. 陈英. 政法学刊. 2010(04)
[10]婚内侵权损害赔偿中的妇女权益保护问题[J]. 张莹. 山东社会科学. 2007(10)
博士论文
[1]中美婚内侵权行为之比较法研究[D]. 罗满景.中国政法大学 2011
本文编号:3580265
【文章来源】:山东社会科学. 2020,(12)北大核心CSSCI
【文章页数】:5 页
【文章目录】:
一、家庭暴力的侵权客体解构
(一)初级层面:人身权作为侵权客体
1.家庭暴力损害了受害人的人身权
2.家庭暴力不以财产权为侵权客体
(二)次级层面:人格权作为侵权客体
1.人格权是家庭暴力最主要的侵权客体
2.身份权是其他婚内侵权行为的对象
(三)侵权客体解构的意义
二、重视人格权对婚内损害赔偿的意义
(一)人格权保护是婚内损害赔偿建立的正当性基础
1.人格独立是受害人权利保护的依据
2.人格权的绝对性突破了婚姻关系的相对性
(二)人格权保护形成了婚内损害赔偿的请求权基础
1.人格权请求权与侵权请求权的总体差异性
2.人格权请求权是人身安全保护令的请求权基础
3.侵权请求权是婚内损害赔偿的请求权基础
(三)人格权保护形成了婚内损害赔偿的基本路径
三、婚内损害赔偿制度的建立及适用
(一)婚内损害赔偿制度在《民法典》分则中的地位
1.婚内损害赔偿相关法律选择适用
(1)人格权编与侵权责任编的选择适用。
(2)婚姻家庭编与侵权责任编的选择适用。
(3)公民基本人权条款与侵权责任编的选择适用。
2.婚内损害赔偿与人身安全保护令的选择适用
(二)婚内损害赔偿中债权凭证的承认与运用
1.债权凭证制度的提出
2.债权凭证制度的运用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论人格权请求权与侵权损害赔偿请求权的分离[J]. 王利明. 中国法学. 2019(01)
[2]论人格权编与侵权责任编的区分与衔接[J]. 王利明. 比较法研究. 2018(02)
[3]论我国民法上“民事责任”与诉讼时效的脱节[J]. 李永军. 政治与法律. 2018(02)
[4]论我国非常法定夫妻财产制的立法建构[J]. 陈法. 现代法学. 2018(01)
[5]论人格权请求权在民法典中的定位[J]. 冯磊. 法大研究生. 2017(02)
[6]人身安全保护令独立性的制度价值及其实现[J]. 李瀚琰. 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7(02)
[7]论经济控制型家庭暴力及其损害赔偿[J]. 吴才毓. 武陵学刊. 2017(01)
[8]中国民法典中不能设置人格权编[J]. 梁慧星. 中州学刊. 2016(02)
[9]婚内侵权行为的民事责任承担[J]. 陈英. 政法学刊. 2010(04)
[10]婚内侵权损害赔偿中的妇女权益保护问题[J]. 张莹. 山东社会科学. 2007(10)
博士论文
[1]中美婚内侵权行为之比较法研究[D]. 罗满景.中国政法大学 2011
本文编号:358026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hyflw/358026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