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法律论文 > 婚姻法论文 >

论少数民族婚姻多样性与我国《婚姻法》的冲突与调适

发布时间:2017-05-12 22:14

  本文关键词:论少数民族婚姻多样性与我国《婚姻法》的冲突与调适,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少数民族婚姻多样性的习惯法规范与国家《婚姻法》的规定存在冲突,忽视这些冲突不利于国家法律的实施和少数民族特殊性的保护。利用法学、文化人类学和社会学等多学科理论视角,对少数民族多样性婚姻与《婚姻法》在原则层面、实质要件层面、形式要件层面产生的冲突以及调适的可能和办法进行探讨,将为现实中少数民族婚姻法制问题的解决提供理论支持,同时也必将为和谐社会在少数民族地区的建设提供法理支持。
【作者单位】: 云南大学西南边疆少数民族研究中心
【关键词】少数民族婚姻多样性 少数民族习惯法 国家婚姻法 冲突 调适
【基金】:国家社科基金项目“:边疆多民族地区和谐社会的法治构建”(批准号:06CFX006)的研究成果之一 云南大学2006-2007学年度研究生科研资助项目阶段性成果
【分类号】:D923.9
【正文快照】: 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少数民族在社会生活中有着重要的地位。婚姻这种社会安排的方式毫无例外的存在于人类社会的各个时期和区域,婚姻是人类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结合的结果,[1](P30-32)被广泛地定义为“一种社会赞许的配偶约定”,[2](P401)而婚姻形态与地理环境、宗教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朱和双,李金莲;佤族的神灵信仰及其对男女性关系的社会控制[J];湖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年04期

2 龙庆;少数民族的婚姻特点及法律思考[J];贵州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0年S2期

3 石维海;少数民族婚姻习惯法与国家婚姻法冲突管窥——以西部乡村少数民族为例[J];吉首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02期

4 石维海,向明;略论民族婚姻习惯法与国家制定法的冲突属性——兼析西部乡村少数民族婚姻状况[J];吉首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2期

5 刘小林;广西少数民族婚姻习俗的文化透视[J];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年01期

6 高永久;论撒拉族的婚姻选择[J];西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汉文);2001年02期

7 李丹,陈昌文;现实与制度的冲突——川西藏区婚姻家庭调查[J];西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年12期

8 马戎;试论藏族的“一妻多夫”婚姻[J];民族研究;2000年06期

9 姚 力;裕固族帐房戴头婚再研究[J];民族研究;2002年03期

10 赵韩强;赫哲族人口婚姻生育状况分析[J];人口学刊;2000年06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强昌文;弱势群体权益法律保护意义论纲[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年03期

2 赵妙法;Metaethics(后伦理学)与Metaphysics(后物理学)——粗议中西哲学之异同及中国有无哲学的问题[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年02期

3 李静;;陪审制度的文化解读——兼论我国新陪审制度[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年06期

4 周开宁;;契约精神与和谐社会[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年01期

5 陈治国;论罗尔斯正义观的三个理论向度及其表征[J];安徽教育学院学报;2002年05期

6 龚群;康德、黑格尔主体哲学的内在困境[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1年02期

7 王文科;经济全球化、全球问题与全球伦理[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4年01期

8 奚玮,何艳芳;“治愈”抑或“缓解”:死刑复核程序改革论析[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5年03期

9 王大鹏;罗尔斯“正义国家”理论初探[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年05期

10 夏文斌;公平原则与和谐社会的建构[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年0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徐阳光;;论财政转移支付法与和谐社会公平正义理念之实现[A];中国法学会财税法学研究会2007年会暨第五届全国财税法学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2 王飞;;民企“原罪”问题的刑法学辨正[A];2005年贵州省法学会刑法学年会论文集[C];2005年

3 刘爱东;王慧;周亮;;制度伦理视角下独立审计信用监管机制研究[A];中国会计学会高等工科院校分会2006年学术年会暨第十三届年会论文集[C];2006年

4 包世琦;;制度建设:实现社会公平正义的根本途径[A];坚持科学发展 构建和谐社会——全国社科院系统邓小平理论研究中心第十二届年会暨理论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5 王小锡;;实现和谐社会的道德思考[A];2006年江苏省哲学社会科学界学术大会论文集(上)[C];2006年

6 冯建军;;社会公正与教育公正[A];2006年江苏省哲学社会科学界学术大会论文集(下)[C];2006年

7 杨秀香;;走向制度化的伦理学——对中国现代化进程中道德建设的反思[A];繁荣·和谐·振兴——辽宁省哲学社会科学首届学术年会获奖成果文集[C];2007年

8 刘宝才;马菊霞;;中国传统正义观[A];中国宝鸡张载关学与东亚文明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9 童中贤;杨畅;;基于构建和谐社会的政府诚信建设[A];“构建和谐社会与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研讨会暨中国行政管理学会2007年年会论文集[C];2007年

10 董石桃;;行政哲学视域中的政府诚信建设[A];“构建和谐社会与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研讨会暨中国行政管理学会2007年年会论文集[C];2007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惊铎;道德体验论[D];南京师范大学;2002年

2 邱本;自由竞争与秩序调控[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0年

3 胡波;社会理想境界论纲[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0年

4 余涌;道德权利研究[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0年

5 吴瀚飞;中国公开选拔领导干部制度研究[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1年

6 李茹;政府干预市场的伦理分析[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1年

7 刘文勇;价值理性与中国文论[D];四川大学;2002年

8 陈海光;中国法官制度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02年

9 付长珍;宋代理学境界论[D];华东师范大学;2001年

10 尹丽;民办高等学校的发展: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D];华东师范大学;200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彭鹏;论社会正义[D];陕西师范大学;2000年

2 付阳;司法公正与舆论监督[D];广西师范大学;2000年

3 高健;康德的启蒙思想及其对德国现代化进程的影响[D];中共中央党校;2001年

4 曾国文;论我国市场经济下劳资关系的法律调整[D];苏州大学;2001年

5 赵文静;试论责任与责任教育[D];山东师范大学;2001年

6 周红阳;刑法和人性:西方思想的批判性阅读[D];湘潭大学;2001年

7 孟利民;取得时效制度存废论[D];中国政法大学;2001年

8 王富博;合同格式条款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01年

9 杭功元;康德在宗教观上的继承与创新[D];安徽大学;2001年

10 丁增武;路遥小说论[D];安徽大学;2001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7条

1 苏力;当代中国法律中的习惯——一个制定法的透视[J];法学评论;2001年03期

2 吴大华,徐晓光;苗族习惯法的传承与社会功能[J];贵州民族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0年01期

3 李德滨;赫哲族人口变迁的特点和原因[J];南方人口;2000年03期

4 郑永流;法的有效性与有效的法──分析框架的建构和经验实证的描述[J];法制与社会发展;2002年02期

5 胡启忠;论民族地区的法律变通[J];西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年07期

6 朱玉苗;试论少数民族习惯法的效力[J];西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年07期

7 王娟,陈白滨,刘宪冬,初东昶,马贤才,张景权;赫哲族人口健康素质抽样调查[J];中国人口科学;1998年01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罗宇;章_g;;论民族习惯法与国家制定法之协调——以社会群体规范为视角[J];金卡工程(经济与法);2010年02期

2 袁翔珠;;双向建构:西部少数民族法律人才培养模式新探[J];前沿;2010年02期

3 任海涛;;论法人类学方法在中国法制史研究中的运用[J];内蒙古社会科学(汉文版);2010年02期

4 文婷;;藏族习惯法与甘南藏区和谐社会的构建[J];甘肃农业;2010年02期

5 牛绿花;;少数民族习惯法:构建西部和谐社会的法治源泉——一种法律人类学的阐释[J];武汉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1期

6 韩宏伟;;少数民族习惯法的社会功能及其考量[J];思想战线;2009年01期

7 郑鹏程;李涵伟;;第四届全国民间法·民族习惯法学术研讨会综述[J];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9年01期

8 程泽时;;论中国少数民族经济法学的研究路径[J];凯里学院学报;2009年01期

9 热孜亚;;继承领域国家法与少数民族习惯法的对话与思考——以维吾尔族继承习惯法为视角[J];广西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9年02期

10 谢晖;;民间法、民族习惯法研究专栏 民间法·民族习惯法专栏主持人手记(二十一)[J];甘肃政法学院学报;2009年03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余贵忠;;少数民族习惯法在森林环境保护中的作用——以贵州苗族侗族风俗习惯为例[A];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与环境资源法的热点问题研究——2006年全国环境资源法学研讨会论文集(三)[C];2006年

2 袁翔珠;;漓江源地区少数民族生态保护习惯法调查与研究[A];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与环境资源法的热点问题研究——2006年全国环境资源法学研讨会论文集(三)[C];2006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徐高潮;广西获2009年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42项[N];广西日报;2009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郭凤鸣;云南贡山丙中洛乡少数民族习惯法的育人功能研究[D];西南大学;2008年

2 高其才;中国少数民族习惯法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02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黄小筝;少数民族习惯法探析[D];湘潭大学;2008年

2 蔡葵;少数民族习惯法与国家制定法的冲突和融合[D];新疆大学;2007年

3 张明泽;少数民族习惯法的意蕴——理论与个案的透视[D];西南政法大学;2003年


  本文关键词:论少数民族婚姻多样性与我国《婚姻法》的冲突与调适,,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36099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hyflw/36099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cfb59***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