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法律论文 > 婚姻法论文 >

民事保护令制度之探究

发布时间:2017-05-19 08:21

  本文关键词:民事保护令制度之探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家庭暴力在世界范围内广泛存在,消除家庭暴力已经成为世界各国的立法共识。近些年来,许多国家都颁布了反家庭暴力法,并对家庭暴力受害人采取颁发保护令的民事救助措施,以保护家庭暴力受害人,取得了显著效果。 目前,我国的家庭暴力也日益引起全社会的广泛关注。为防治家庭暴力,我国创建了“地方立法先行、国家立法指导地方立法”的中国模式,形成了较为完善的事后惩罚和救济机制,对遏制家庭暴力起到了重要作用。但是这些法律规范的规定过于零散、原则,可操作性不强,欠缺专门的家庭暴力防治法。民事保护令制度作为家庭暴力防治法的一项专门的事先法律救济措施,重在对受害人提供事前保护,已经成为家庭暴力受害人最有效、最直接的法律救济手段。因此,鉴于我国目前家庭暴力防治法律制度的现状,有必要借鉴英美法系国家的立法和实践经验,在我国引入民事保护令制度,从事后惩罚和事前救济预防两个方面防治家庭暴力、救济受害人,以完善我国的家庭暴力防治体系。 全文共分为五部分内容:第一部分为引言,主要介绍本文的研究背景及意义、研究现状、研究内容与方法及需要说明的问题;第二部分主要介绍民事保护令制度,从民事保护令的概念、内容和作用三个方面对民事保护令的制度作了简要概述,同时考查分析民事保护令制度在美国及我国台湾地区的立法例,以借鉴其成功的立法和司法经验;第三部分主要论述构建中国化的民事保护令制度的具体构想,,基于我国家庭暴力案件的特点和具体国情,并借鉴美国和我国台湾地区的成功经验,从具体的实体规范和程序规范两个方面对中国化的民事保护令制度进行设计和构建;第四部分主要论述民事保护令制度在我国具体实施过程中的保障,指出从法律层面上明确并细化民事保护令制度,并且建立多机构协同合作的家庭暴力防治体系来预防和制止家庭暴力;第五部分为结语,对本文进行总结性的论述。
【关键词】:家庭暴力 民事保护令 事前救济机制
【学位授予单位】: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2
【分类号】:D971.2;D923.9;D669.1
【目录】:
  • 摘要3-4
  • ABSTRACT4-6
  • 一、 引言6-10
  • (一) 研究背景及意义6-7
  • (二) 研究现状7-8
  • (三) 本文研究内容与方法8
  • 1 、本文研究内容8
  • 2 、本文研究方法8
  • (四) 需说明的问题8-10
  • 二、 民事保护令制度概述10-15
  • (一) 民事保护令的概念10
  • (二) 民事保护令的内容及作用10-13
  • 1 .民事保护令的内容10-12
  • 2 .民事保护令的作用12-13
  • (三) 域外民事保护令制度的适用13-15
  • 1 .民事保护令制度在美国的适用13-14
  • 2 .民事保护令制度在我国台湾地区的适用14-15
  • 三、 构建中国化的民事保护令制度15-24
  • (一) 民事保护令制度在我国的具体实践15-16
  • (二) 我国引入民事保护令制度的必要性与可行性分析16-17
  • (三) 我国引入民事保护令制度的具体构想17-24
  • 1 .民事保护令制度的实体内容17-19
  • 2 .民事保护令制度的程序规范19-24
  • 四、 民事保护令制度在我国具体实施的保障24-27
  • (一) 法律层面上明确并细化民事保护令制度24-25
  • (二) 建立多机构协同合作的家庭暴力防治体系25-27
  • 五、 结语27-28
  • 参考文献28-30
  • 致谢30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秀平;专家建议:把“民事保护令”写进法律[J];法律与生活;2003年05期

2 龙著华;家庭暴力及其法律规制[J];行政与法;2002年03期

3 赵景顺;;我国家庭暴力受暴妇女救助应引入民事保护令制度[J];法制与经济(中旬刊);2011年06期

4 何渊;;亲密与伤害:美国家庭暴力中受害妇女的法律保护[J];妇女研究论丛;2006年01期

5 赵晓红,崔宁;反家庭暴力对策的比较研究[J];黑龙江省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4年06期

6 宋炳华;;论家庭暴力防治中之民事保护令制度[J];中华女子学院学报;2008年01期

7 钱泳宏;;我国反家庭暴力应引入民事保护令制度[J];南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4期

8 钱慧珍,蒋晓华;“家庭暴力”侵害妇女上海300余妇女向妇联求救[J];道德与文明;1994年02期

9 郭晔;家庭暴力我们该做些什么[J];中国妇运;1999年01期

10 黄新春,李瑞青;家庭暴力及其治理对策[J];江苏公安专科学校学报;2001年05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冉冉;;浅析家庭冷暴力及其对策[A];当代法学论坛(二○一○年第2辑)[C];2010年

2 许菡若;;刍议我国家庭冷暴力的现状、特点及其危害性[A];“新一轮西部大开发与贵州社会发展”学术研讨会暨贵州省社会学学会2010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0年

3 卢材珍;;家庭暴力现象探微[A];婚姻·家庭·老人论文集[C];1994年

4 叶齐华;;家庭暴力中的社会性别问题影响中国女性的发展[A];2009年中国社会学年会“中国社会变迁与女性发展”论坛论文集[C];2009年

5 叶齐华;;精神家庭暴力中社会性别问题与思考——实证调查中国夫妻间使用/经历嘲笑行为情况[A];2010年中国社会学年会“社会性别视野下的中国道路和社会发展”论坛论文集[C];2010年

6 唐觐英;;论作为公共讨论的舆论——基于中国转型时期“家庭暴力”议题的思考[A];中国传媒大学第四届全国新闻学与传播学博士生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0年

7 李燕霞;罗宁;;从女同和女双家暴现状调查看性别和性向歧视[A];全国男男性行为人群艾滋病防治工作经验交流暨《朋友》项目十周年庆典与贝利—马丁奖颁奖大会文集[C];2008年

8 孙苑芳;孙越隆;;关于家庭暴力的社会学思考——贵阳市个案研究[A];贵州省社会学学会“民族、区域、社会发展研讨会”暨2002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2年

9 刘金桥;;216例家庭暴力受伤妇女伤情鉴定分析[A];江苏省法院系统第七届法庭科学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3年

10 王行娟;;对家暴施暴者进行教育的心理学基础[A];中国心理卫生协会第六届学术研讨会暨第二届全国心理咨询师大会论文集[C];2011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记者 张庆申;青岛反家暴妇女庇护中心门可罗雀[N];法制日报;2010年

2 中国应用法学研究所副研究员 陈敏;积极拓展家庭暴力防治新空间[N];人民法院报;2009年

3 记者 王永钦;经济独立有利于减少家庭暴力[N];中国妇女报;2005年

4 刘小枫;家庭暴力何日不再[N];人民代表报;2004年

5 乔钟;旅西华人家庭暴力增多[N];人民日报海外版;2008年

6 盛晓艳;如何预防对儿童的家庭暴力[N];江苏法制报;2008年

7 ;宁波市预防和制止家庭暴力条例[N];宁波日报;2008年

8 王海鹰 孙飞;应对家庭暴力需要多部门合力[N];中国社会报;2009年

9 黄相钰;预防和制止家庭暴力我们该做些什么[N];中国社会报;2009年

10 谭彦叙 吴丽霜;本溪成立家庭暴力预警协调处置中心[N];人民公安报;2009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秦志远;论基于性别的家庭暴力的民法规制[D];西南政法大学;2009年

2 柳娜;家庭暴力中严重躯体施暴行为的代际传袭:从心理—社会—精神病理—遗传学角度探讨[D];中南大学;2011年

3 张勇;孕期家庭暴力与孕妇心理、产后抑郁、新生儿神经生化及遗传—环境交互作用对婴儿认知行为的影响[D];中南大学;2008年

4 邢红枚;家庭暴力受虐妇女杀夫犯罪问题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09年

5 郝军启;1980年代小说的家庭伦理叙事[D];吉林大学;2009年

6 黄宇;婚姻家庭法之女性主义分析[D];西南政法大学;2007年

7 王向贤;亲密关系中的暴力[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8年

8 邹韶红;夫妻暴力社会心理高危因素及其预防性心理干预的研究[D];中南大学;2007年

9 卡佳图;论马里夫妻制的改革[D];吉林大学;2010年

10 曹玉萍;湖南家庭暴力研究[D];中南大学;2006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杨艳芹;我国家庭冷暴力法律救助措施研究[D];兰州大学;2011年

2 王玲;家庭暴力的界定与法律防控[D];厦门大学;2002年

3 李洁;关于甘肃省张掖市家庭暴力现象的调查报告[D];兰州大学;2010年

4 徐健;公权力介入家庭暴力法律问题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10年

5 丁彦;论家庭暴力犯罪[D];湖南师范大学;2004年

6 周冬然;自我认知和社会支持[D];复旦大学;2010年

7 闫晗;家庭暴力行政执法问题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0年

8 纪明希(Michelle Jackson);赋权女性[D];南京大学;2011年

9 计鲁昆;论家庭暴力与防治对策[D];中国政法大学;2004年

10 胡杰;论广西壮族习惯法在家庭暴力中的适用[D];西南大学;2010年


  本文关键词:民事保护令制度之探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37819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hyflw/37819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295e1***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