夫妻共同债务问题研究
发布时间:2017-05-19 10:01
本文关键词:夫妻共同债务问题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夫妻共同债务问题不仅关系到婚姻当事人的财产权益,而且涉及第三人的交易安全。对夫妻共同债务制度进行研究,有助于促进家庭生活稳定及市场经济健康发展,有助于弥补夫妻财产制理论的不足,进而更好地完善我国的婚姻法律制度。目前国内关于夫妻共同债务的研究不算多,并且在相关问题上存在争议。2001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修正案)(以下简称2001《婚姻法》)对夫妻债务规定进行了一定修改,将夫妻共同债务“以共同财产偿还”修改为“应当共同偿还”,这在一定程度上更有利于对债权人的保护。但该修正案对夫妻共同债务的许多问题规定得还不够完善,有的甚至根本没有涉及,使得处理夫妻债务纠纷仍很棘手。本文结合案例,对夫妻共同债务的概念、特征、范围、清偿、举证责任等问题进行探讨。同时,结合现行法律规定和审判实践中的做法,对我国夫妻共同债务制度进行了评析,并对该制度的构建提出了一些设想。 论文主要有五部分构成: 第一部分:导论 第二部分:夫妻共同债务的理论基础。对一些基本问题进行了论述,包括涵义、特征、与其它相关债务的比较区别、立法的价值衡量等。通过对各观点的评述,对夫妻共同债务概念、特征做出自己的理解界定。 第三部分:夫妻共同债务的立法现状。通过介绍、评析近年来我国关于“夫妻共同债务范围,夫妻共同债务清偿、夫妻间财产补偿”的立法变迁,并结合大陆法系典型国家相关的立法规定,进行比较分析,肯定我国立法的进步并指出不足。 第四部分:夫妻共同债务中的若干实践性问题。如在离婚诉讼的司法实践中经常一并处理夫妻共同债务,夫妻共同债务诉讼中的举证责任分配不均,夫妻一方因违法行为举债在司法实践中的处理标准单一等,通过对存在问题的分析,提出解决办法,提高司法实践的可操作性。 第五部分:夫妻共同债务制度的完善。结合我国婚姻家庭法的相关规定,从完善制度、法条的体系结构出发,并与“夫妻大额举债共同签字制度、夫妻财产登记与公示制度、夫妻正常家事代理权制度、夫妻分居债务制度”等具体制度相结合,进一步构建我国的夫妻共同债务制度。 结语:简要回顾本文写作目的和内容,总结写作得失。
【关键词】:夫妻共同债务 利益平衡 举证责任 债务清偿
【学位授予单位】:扬州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2
【分类号】:D923.9
【目录】:
- 中文摘要5-7
- 英文摘要7-9
- 1 导论9-14
- 1.1 选题的背景及意义9-10
- 1.1.1 研究背景9
- 1.1.2 研究意义9-10
- 1.2 研究现状10-12
- 1.2.1 关于夫妻共同债务概念的探讨10
- 1.2.2 关于夫妻共同债务范围的界定10-11
- 1.2.3 关于举证责任的分配11-12
- 1.3 研究方法12-13
- 1.3.1 文献分析法12
- 1.3.2 实证研究法12
- 1.3.3 价值分析法12-13
- 1.3.4 比较分析法13
- 1.4 研究的创新点和难点13-14
- 1.4.1 体现在研究方法上13
- 1.4.2 体现在具体内容上13-14
- 2 夫妻共同债务的理论基础14-24
- 2.1 夫妻共同债务涵义14-16
- 2.2 夫妻共同债务法律特征16-18
- 2.2.1 夫妻共同债务发生不限于婚姻关系存续期间16
- 2.2.2 夫妻共同债务发生原因多样化16-17
- 2.2.3 夫妻共同债务是连带债务17
- 2.2.4 夫妻共同债务需有夫妻双方共同举债合意17
- 2.2.5 夫妻共同债务的义务主体具有多样性17-18
- 2.3 夫妻共同债务与其它相关债务辨析18-21
- 2.3.1 夫妻共同债务与夫妻个人债务的区别18-20
- 2.3.2 夫妻共同债务与家庭共同债务的区别20-21
- 2.4 夫妻共同债务立法价值取向21-24
- 2.4.1 立法价值衡量:夫妻利益与第三人利益21-22
- 2.4.2 立法对夫妻利益与第三人利益的价值衡量变迁22-24
- 2.4.2.1 侧重对“妻方”利益保护的立法22
- 2.4.2.2 强调对“夫妻”利益保护的立法22
- 2.4.2.3 明确夫妻共同债务连带责任,保护交易第三人利益的立法22-23
- 2.4.2.4 偏向对“交易第三人”利益保护的立法23-24
- 3 夫妻共同债务的立法现状24-28
- 3.1 夫妻共同债务范围24-25
- 3.2 夫妻共同债务清偿25-26
- 3.3 夫妻之间财产补偿26-28
- 4 夫妻共同债务中的实践性问题28-39
- 4.1 质疑离婚诉讼中一并处理夫妻共同债务的做法28-31
- 4.1.1 离婚诉讼中一并处理夫妻共同债务的不合理性28-30
- 4.1.1.1 违背法理28
- 4.1.1.2 不利于债权人利益的保护28-29
- 4.1.1.3 影响离婚案件的诉讼效率和质量29
- 4.1.1.4 损害欲离婚一方的利益29-30
- 4.1.2 分开审理“两个诉讼”30-31
- 4.2 质疑夫妻共同债务诉讼中的举证责任分配31-35
- 4.2.1 夫妻双方与交易第三人举证地位分析31-32
- 4.2.1.1 举债方是对共同债务的控制能力最强的一方31
- 4.2.1.2 第三人是对共同债务控制力相对较弱的一方31
- 4.2.1.3 非举债方是对共同债务的控制能力最弱的一方31-32
- 4.2.2 《婚姻法》对夫妻共同债务举证责任分配规定的不合理性32-33
- 4.2.3 明确夫妻双方举证责任33-35
- 4.3 质疑夫妻一方因违法行为举债在司法实践中的处理35-39
- 4.3.1 “个人债务说”之国境35-36
- 4.3.2 “区别对待说”之困境36-37
- 4.3.3 考虑主观因素对夫妻一方因违法行为举债性质的影响37-39
- 5 夫妻共同债务制度的完善39-44
- 5.1 完善制度、法条的体系结构设计39
- 5.2 设立夫妻大额举债共同签字制度39-40
- 5.3 建立夫妻财产登记与公示制度40-41
- 5.4 增加夫妻日常家事代理权制度41-43
- 5.5 建立夫妻分居债务制度43-44
- 结语44-45
- 参考文献45-47
- 致谢47-48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48-49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何俊萍;论公平原则在我国离婚财产分割中的适用[J];法商研究;2005年01期
2 俞潇;;浅析夫妻共同债务[J];法制与经济(下旬刊);2008年08期
3 宋修卫;;夫妻一方违法行为所生债务之归属探析[J];广州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0年05期
4 王虹;;对夫妻共同债务与个人债务的认定[J];辽宁警专学报;2008年02期
5 曹哲华,刘际忠;完善夫妻共同债务清偿制度之构想[J];律师世界;2000年08期
6 郑磊;王海栗;;夫妻共同债务的认定[J];南通纺织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7年01期
7 陈秀文;;浅析我国夫妻财产制度[J];前沿;2007年02期
8 孟宪东;离婚案件夫妻共同债务处理之我见[J];山东法学;1997年02期
9 王志祥;姚兵;;论事实婚姻在重婚罪犯罪构成中的地位[J];河南省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8年06期
10 唐雨虹;;夫妻共同债务推定规则的缺陷及重构——《婚姻法司法解释(二)》第24条之检讨[J];行政与法;2008年07期
本文关键词:夫妻共同债务问题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37835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hyflw/37835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