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法律论文 > 婚姻法论文 >

军婚特殊保护法律制度研究

发布时间:2017-05-19 11:11

  本文关键词:军婚特殊保护法律制度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革命年代的军婚特殊保护法律制度对于稳定军心、稳固红色政权、保护中华民族的延息起到了不可磨灭的积极作用。不论是在革命根据地时期、抗日战争时期还是解放战争时期都有其存在的理由,法律将军婚特殊保护制度纳入其自身也有一定的合理性。 如果我国的军婚特殊保护法律制度在革命根据地时期、抗日战争时期或者是解放战争时期是毫无异义的,那么在日新月异的今天该制度是否依然合理或者应予废除、修改,这需要论证。新中国成立以后,尤其是改革开放以后,中国的经济飞速发展,中国的综合国力飞速提高。中国的第一产业、第二产业、第三产业协调快速发展,人们的物质生活条件有了极大地提高。同时,随着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成为中国社会发展的重要目标,法律知识开始在人民群众当中普及,人们的法治意识也随之不断增强。军婚特殊保护法律制度此时就显示出了与时代的格格不入。 在我国的社会物质生活条件发生重大变化时,法律依然这么规定,这不符合军婚特殊保护制度的发展规律。从革命根据地时期的军婚特殊保护制度到改革开放前的军婚特殊保护法律制度的发展,是该项制度根据社会环境进行调整和完善的结果。军婚特殊保护法律制度有违婚姻的本质。权利和义务相互渗透、相互包含以及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我们分析:在军婚特殊保护法律制度中,军人享有离不离婚的决定权,军人的配偶离婚要以得到军人的同意为条件,军人配偶的婚姻自由受到限制,在此,我们可以说克制自己的婚姻自由,这对于军人的配偶是一种负担。这种具体情况下,我们说军人享有权利,军人的配偶负担义务。我们发现该种权利是一种“永远的”权利,不需要在婚姻中,不需要在与配偶的关系中再承担什么的义务;而军人的配偶在与军人的婚姻关系中承担了比常人的婚姻更多的义务,却没有享受任何权利。此时,军婚特殊保护法律制度有违权利义务一致性的原则。 在军人的婚姻关系中,法律不是保障了军人的婚姻自由权,而是保障了“军人的婚姻自由特权”。此处,军婚特殊保护法律制度没有为军人配偶的婚姻自由的实现排除妨碍,没有排除享有自由的主体之间的相互强制与侵害,,没有排除主体自身对自由的滥用,而是增加了军人配偶婚姻自由实现的障碍,增加了对军人配偶婚姻自由的侵害,我们不得不得出结论:法律助长了军人对婚姻自由权的滥用,扼杀了了军人配偶的婚姻自由权。此时,军婚特殊保护法律制度与法律所珍视的自由产生了冲突。 军婚特殊保护法律制度侵害了非军人主体的性权利;并且有违法律的平等保护的原则。如果军婚特殊保护制度得到了社会成员的遵守,形式上的法律得到了维护。军婚特殊法律保护制度在现实当中也是无力保护军人的婚姻,无法实现其预期的目的。本文认为,军人婚姻的保护不能依赖于一纸赋予军人离婚否决权的条文,更需要对军人现实生活的婚姻的保护,应该更注重对军人的整个婚姻的维持过程给予特殊照顾。需要的是一个促进夫妻感情的纽带,一个旨在维系夫妻感情的良性发展、真正保护军人的婚姻关系和谐与稳定的完整的制度体系 希望将我国的军婚特殊保护限制在特定的地域、特定的时间范围内,同时对于不在该特定地域、特定时间范围内的现役军人的保护纳入社会保障的范围之内,这样大部分军人的“特殊保护”将被纳入社会保障范围之内。这就需要完善我国的军人社会保障制度。
【关键词】:军婚 自由 平等 社会保障 性权利
【学位授予单位】:吉林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2
【分类号】:D923.9
【目录】:
  • 中文摘要4-6
  • Abstract6-10
  • 引言10-12
  • 一、 我国军婚特殊保护制度的概述12-14
  • (一) 军婚的概念12
  • (二) 军婚特殊保护法律制度的内容12-13
  • (三) 军婚特殊保护制度的目的和宗旨13-14
  • 二、 军婚特殊保护法律制度的历史考察14-20
  • (一) 民主革命时期的军婚特殊保护法律制度14-17
  • (二) 建国后至改革开放前的军婚特殊保护制度17-18
  • (三) 改革开放后的军婚特殊法律保护制度18-19
  • (四) 对军婚特殊保护法律制度发展的思考19-20
  • 三、 军婚特殊保护法律制度在理论上的误区20-28
  • (一) 有悖于婚姻的本质20-21
  • (二) 有悖于权利义务一致性的原则21-24
  • (三) 有违婚姻自由的原则24-25
  • (四) 侵害了非军人主体的性权利25-26
  • (五) 有违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原则26-28
  • 四、 军婚特殊保护法律制度在现实中的误区28-33
  • (一) 军婚特殊保护制度在操作上困境28-30
  • (二) 军婚特殊保护制度在目的落空上的尴尬30-33
  • 五、 军婚特殊保护制度修改建议33-35
  • (一) 来自我国台湾地区的经验33-34
  • (二) 我国军婚特殊保护法律制度的归宿34-35
  • 结论35-36
  • 参考文献36-38
  • 作者简介及科研成果38-39
  • 后记39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6条

1 张群;;抗战·军婚·人权——我国近代军人婚姻立法初探[J];比较法研究;2007年05期

2 朱国平;;保护军婚立法的法理反思——评《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第33条[J];研究生法学;2001年04期

3 李拥军;;我国军婚特殊保护制度的困境与出路[J];当代法学;2009年03期

4 周江陵;;对军婚保护特殊法条的思考[J];法学杂志;2007年01期

5 叶英萍;许晓琴;;法制现代化视域中的“军婚特殊保护”[J];法制现代化研究;2006年00期

6 李拥军;;性权利存在的人性基础——中国当代性行为立法不能省略的维度[J];华东政法大学学报;2008年03期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7条

1 余华志;现阶段我国军人社会保障制度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2年

2 王文广;完善中国特色军人社会保障制度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6年

3 陈清;我国婚姻法军婚特别保护探析[D];中国政法大学;2007年

4 任军;关于我国婚姻法军婚特殊保护条款的探究和思考[D];中国政法大学;2008年

5 李爽;军婚特殊保护制度之我见[D];厦门大学;2008年

6 梁美丽;论我国军婚的民事特别保护[D];中国政法大学;2009年

7 杨菁;军婚特殊保护法律问题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09年


  本文关键词:军婚特殊保护法律制度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37852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hyflw/37852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b2374***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