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法律论文 > 婚姻法论文 >

人工生殖子女亲子身份认定之研究

发布时间:2017-05-21 08:03

  本文关键词:人工生殖子女亲子身份认定之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 目前,在医学上出现了人工生殖技术,该技术主要用于治疗不孕不育。人工生殖技术的问世大大冲击了人类传统的自然生殖方式,与此同时,也冲击了现代伦理观念,对现行法律制度提出了诸多挑战,尤其是对传统民法上的亲子身份的认定带来了冲击。该技术的应用使得传统的亲子身份认定在人工生殖技术下已经不能完全适用。各国对如何认定人工生殖子女的身份大都做出了相关规定,我国目前还没有对产生的亲子身份问题做出明确规定,需要作进一步的探索。 本文共分为导言、正文和结论三个部分进行论述。 导言部分,主要介绍论文写作的背景与目的。 本文在正文共分三章。第一章首先介绍了人工生殖技术的概念、种类、历史发展、在我国的现状。其次分析了人工生殖技术对传统亲子关系认定带来的冲击。最后阐明我国有必要对人工生殖亲子关系进行认定。人工生殖技术打破了生育与遗传的天然统一,突破了性、婚姻和生育三位一体的模式,也使得血缘与怀胎间的相连性不再理所当然。传统的亲子身份认定已经不能解决人工生殖技术下的亲子身份。 第二章主要是妻子作为受孕生育者的亲子身份认定。该部分以妻孕为采用人工生殖技术的前提条件,根据遗传物质——精卵来源的不同细分并进行相应亲子身份认定的研究。虽然各国相关的立法、判例不尽相同,但是普遍注重对所生子女利益的保护。笔者通过对各国立法、判例的比较和思考,建议依据出生事实确立法律母亲,,根据婚生推定及否认制度确立法律父亲,丈夫的术前同意限制其对子女的婚生否认权的行使。 第三章主要是以妻子以外的女性作为受孕生育者即代孕的亲子身份认定。虽然我国禁止代孕,但通过对各国相关立法、判例的比较和研究,笔者建议我国应有限性开放代孕,允许妻子不能受孕的共同生活的夫妻双方提供精卵的代孕。在确立代孕子女的亲子身份时,应以代孕子女最佳利益为原则,突破传统的分娩者为母亲的观念,通过立法规定提供精卵的夫妻双方为代孕子女的法律父母。 结论部分,对全文进行简单回顾,总结出笔者的主要观点。
【关键词】:人工生殖 亲子身份 代孕母亲 子女最佳利益
【学位授予单位】:中国政法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7
【分类号】:D913.9
【目录】:
  • 摘要4-6
  • Abstract6-10
  • 引言10-11
  • 第一章 人工生殖技术及对传统亲子身份认定的冲击11-23
  • 第一节 人工生殖技术概述11-17
  • 一、人工生殖技术的概念11-12
  • 二、人工生殖技术的种类12-13
  • 三、人工生殖技术的历史发展及在我国的现状13-15
  • 四、人工生殖遗传孕育模式15
  • 五、本文的研究范围15-17
  • 第二节 人工生殖技术的应用具有广泛的社会基础17-18
  • 第三节 人工生殖技术对传统亲子关系认定带来的冲击18-20
  • 一、传统亲子关系认定规则18-19
  • 二、对传统亲子关系认定的冲击19-20
  • 第四节 人工生殖技术子女亲子身份认定的必要性20-23
  • 一、传统亲子关系认定规则受到挑战20-21
  • 二、“父母”角色的多元冲突21
  • 三、子女最佳利益的难以确保21-22
  • 四、司法实践的茫然22-23
  • 第二章 妻子为受孕生育者的亲子身份认定23-35
  • 第一节 夫妻精卵妻孕(同质受精)亲子身份的认定23-26
  • 一、婚姻关系存续期间夫妻精卵妻孕(同质受精)亲子身份的认定23-24
  • 二、婚姻关系终止夫妻精卵妻孕(同质受精)亲子身份的认定24-26
  • 第二节 妻卵供精妻孕亲子身份的认定26-32
  • 一、各国妻卵供精妻孕亲子身份的规定与判例26-28
  • 二、妻卵供精妻孕亲子身份的认定28-30
  • 三、单身女性人工生殖亲子身份的认定30-32
  • 第三节 供卵夫精妻孕亲子身份的认定32-34
  • 一、各国有关供卵夫精妻孕亲子身份的规定与判例32-33
  • 二、供卵夫精妻孕亲子身份的认定33-34
  • 第四节 供卵供精妻孕亲子身份的认定34-35
  • 第三章 妻子以外的女性为受孕生育者的亲子身份认定35-45
  • 第一节 代孕的概念及种类35-36
  • 一、代孕的概念35
  • 二、代孕的种类35-36
  • 第二节 各国(地区)有关代孕的立法例及其亲子身份的认定36-37
  • 一、各国(地区)有关代孕的规定与判例36-37
  • 二、各国有关代孕的亲子身份认定37
  • 第三节 允许代孕的必要性37-39
  • 一、代孕有利于消除不孕者的痛苦和巩固不孕者的婚姻37-38
  • 二、代孕可以实现不育妇女生育自己孩子的愿望38
  • 三、不能完全用收养的方式来解决女性不孕症38-39
  • 四、法律上的“堵”不能真正起到禁止作用39
  • 第四节 建议有限性开放代孕39-40
  • 第五节 代孕主体资格的取得40-41
  • 一、委托夫妻的主体资格40-41
  • 二、代母的主体资格41
  • 第六节 关于代孕协议41-42
  • 一、代孕协议的概念41
  • 二、代孕协议的重要性41
  • 三、代孕协议的有偿性41-42
  • 第七节 对各国确定代孕亲子身份依据的评价和相关思考42-45
  • 一、对各国确定代孕亲子身份依据的评价42-44
  • 二、笔者对代孕亲子身份认定的思考44-45
  • 结论45-47
  • 参考文献47-49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段双妮;田代飞;段双霞;肖卫华;;人工辅助生殖技术服务合同探讨[J];南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2期

2 王艳梅;;论“代孕”引发的问题及其法律规制[J];中国证券期货;2011年08期

3 王丽莎;;体外早期胚胎的物权保护规则[J];广西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1年04期

4 张云;;代孕合同适法性与适用性之重述[J];三明学院学报;2011年03期

5 王丽莎;;体外早期胚胎所有权的归属及其限制[J];南京医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3期

6 ;[J];;年期

7 ;[J];;年期

8 ;[J];;年期

9 ;[J];;年期

10 ;[J];;年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郑荣远;徐德;徐惠琴;;促性腺激素治疗诱发颅内动脉或静脉血栓形成[A];中华医学会第十三次全国神经病学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10年

2 尹太郎;杨菁;卞洲艳;龙文;徐望明;杜贤进;夏良斌;谢青贞;;供精人工受精(AID)及其相关法律研究[A];湖北省性学会第二届第二次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5年

3 孙跃宏;;对代孕合法化的理性思考与建议[A];2009年浙江省医学伦理学与卫生法学学术年会论文汇编[C];2009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阿兰;台拟定“人工生殖法”草案[N];法制日报;2003年

2 刘继纯;立法工作的由量到质[N];检察日报;2001年

3 田地;做母亲的权利[N];中国妇女报;2005年

4 陈波;严格禁止代孕服务[N];卫生与生活报;2006年

5 远猷;为病患着想 把好事办好[N];人民日报;2007年

6 罗箭;借腹生子:一沾上钱的边儿就麻烦[N];检察日报;2005年

7 ;信息技术书写生命之书[N];中国经济导报;2006年

8 高枫;卫生法治面临公共健康挑战[N];健康报;2006年

9 刘贞妮;捐精人后代寻亲:血脉与法律较劲[N];新华每日电讯;2008年

10 本报记者 王峰;摆脱不孕症能圆“妈妈梦”[N];中国消费者报;2001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张燕玲;人工生殖法律问题研究[D];山东大学;2006年

2 王淇;关于生育权的理论思考[D];吉林大学;2012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水红;论人工生殖亲子身份的认定[D];中国政法大学;2006年

2 翟宁;论人工生殖子女亲子身份的认定规则[D];吉林大学;2008年

3 牛晓霞;人工生殖子女亲子身份认定之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07年

4 张欢;淤泥中的白鹳[D];中国政法大学;2011年

5 任文华;现代科技与法律关系研究[D];昆明理工大学;2007年

6 郑净方;利用人工生殖技术所生子女亲子身份的认定[D];厦门大学;2008年

7 魏立民;论人工授精所生子女的法律地位[D];兰州大学;2010年

8 韦小敏;由“借腹生子”相关案例引发的若干法律问题分析[D];兰州大学;2010年

9 牛兆鑫;人工辅助生殖技术的行政立法研究[D];山东大学;2010年

10 张丽静;代孕的法律问题分析[D];山东大学;2011年


  本文关键词:人工生殖子女亲子身份认定之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38302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hyflw/38302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19aa9***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