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我国非婚生子女准正与认领制度的构建
本文关键词:试论我国非婚生子女准正与认领制度的构建
【摘要】:随着时代的变革和我国改革开放程度进一步加大,人们的婚姻观、生育观也在悄然发生着变化,近年来非婚生子女的大量出现已经成为社会不容回避的事实,虽然婚姻法规定非婚生子女与婚生子女享有同等的法律地位和合法权益,但由于我国婚姻法中尚未建立对非婚生子女的准正与认领制度,父母对非婚生子女的责任和义务基本只能靠父母自觉履行,不利于非婚生子女的身心健康,反观世界上其他国家和地区立法中大多确立了对非婚生子女的准正与认领制度,,则可为我国的立法所借鉴,出于保护非婚生子女的合法权益的目的,需结合我国社会实际,同时借鉴世界各国和地区的成功经验和立法体例,尽快构建适合我国国情的非婚生子女准正与认领制度,从而明确非婚生子女婚生化的法律制度,最大限度地保护非婚生子女的各项权益,同时也为完善我国婚姻立法、为民法典的编撰奠定基础。全文主体共分以下四个部分: 第一部分:准正与认领制度概述。在分析了非婚生子女产生的原因和类型的基础上,界定了非婚生子女的概念,介绍了非婚生子女的准正与认领两种确立亲子关系的制度,区别分析了这两种制度。 第二部分:准正与认领制度的比较分析。综合分析了法、德、英、美以及我国港台地区对非婚生子女准正与认领制度的相关之规定,比较大陆法系和英美法系在非婚生子女准正与认领制度上的区别和立法可借鉴之处,并对主要国家和地区关于准正与认领制度的具体相关规定进行了对比研究,从而为下文具体构建我国非婚生子女的准正与认领制度奠定基础。 第三部分:构建我国非婚生子女准正与认领制度的重要意义与设想。详细分析构建非婚生子女准正与认领制度在主观上对于保护妇女和非婚生子女自身的合法权益和保护合法婚姻的重要性,阐述了在客观上对于与国际接轨便于国际间交往的必要性,认为在中国建立非婚生子女的准正与认领制度对于我国婚姻立法的完善具有一定的必要性和积极意义,分析我国法律关于非婚生子女规定的立法现状,指出我国的婚姻立法中非婚生子女的认领与准正制度缺位、也没有规定婚生子女、非婚生子女的界定标准的立法现实,介绍了我国目前在司法实践中的具体做法,引出亲子鉴定的概念,为下文论证亲子鉴定制度中的缺憾以及提出完善亲子鉴定制度的设想埋下伏笔。 在前面几部分分析、研究基础之上,指出我国现行亲子关系立法中的不足之处,提出我国准正与认领制度应遵循的立法原则,并具体阐述我国建立准正与认领制度的具体设想,为婚姻立法的完善提出了一点自己尚不成熟的想法。 第四部分:关于准正与认领中亲子鉴定技术运用的设想。在探讨建立我国非婚生子女准正与认领制度的同时,引出与准正与认领制度密切相关的亲子鉴定制度,指出我国婚姻立法中亲子鉴定具体法律规定缺位的立法现状以及“批复”在实务运用中存在的不足之处,借鉴和分析了其他国家和地区关于亲子鉴定立法的成功经验,进行分析探讨、提出完善我国亲子鉴定立法的建议和设想,为准正与认领制度的构建与适用奠定基础。
【关键词】:非婚生子女 准正 认领 亲子鉴定
【学位授予单位】:上海社会科学院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2
【分类号】:D923.9
【目录】:
- 摘要3-5
- Abstract5-8
- 目录8-10
- 引言10
- 第一章 非婚生子女准正和认领制度概述10-12
- 一、 非婚生子女产生的原因和类型10-11
- 二、 非婚生子女准正与认领的含义11-12
- 第二章 世界各国与地区准正与认领制度的比较法分析12-21
- 一、 世界各国对非婚生子女准正与认领制度的相关规定12-15
- (一) 大陆法系国家相关之规定12-14
- (二) 英美法系国家相关之规定14-15
- 二、 我国香港和台湾地区相关之规定15-18
- (一) 我国香港地区非婚生概念与障碍解除的相关规定15-17
- (二) 我国台湾地区的非婚生子女与婚生推定17-18
- 三、 世界上主要国家和地区关于准正与认领制度的相关规定对比研究18-21
- (一) 准正制度18
- (二) 认领制度18-21
- 第三章 我国构建非婚生子女准正与认领制度的意义和设想21-30
- 一、 我国构建准正与认领制度的重要意义21-23
- (一) 婚生子女合法权益最大化22
- (二) 设立非婚生子女的准正与认领制度,是法律反映社会关系发展变化需要的必然与必需22
- (三) 设立非婚生子女准正与认领制度,强调保护合法婚姻22-23
- (四) 与国际接轨、便于对外交往23
- 二、 关于构建非婚生子女准正与认领制度的设想23-30
- (一) 我国法律关于非婚生子女规定的立法现状23-24
- (二) 我国现行亲子关系立法中的不足之处24-25
- (三) 关于构建非婚生子女准正与认领制度的构思与设想25-30
- 第四章 关于准正与认领中亲子鉴定技术运用的设想30-36
- 一、 我国亲子鉴定相关法律规定及其不足之处30-32
- (一) 亲子鉴定相关的法律规定31-32
- (二) 法律规定所存在的不足之处32
- 二、 其他国家与地区的做法32-34
- (一) 直接强制33
- (二) 间接强制33
- (三) 自由心证说33-34
- 三、 对于完善亲子鉴定立法的建议与设想34-36
- (一) 亲子鉴定依当事人申请为前提34
- (二) 赋予人民法院依职权启动亲子鉴定程序的权力34-35
- (三) 引入不利推定规则35-36
- (四) 结合各方面的证据合理认定亲子关系36
- 结语36-37
- 参考文献37-39
- 后记39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丽萍;;非婚生子女认领与准正制度初探[J];法学家;1997年03期
2 方金华;杜小芽;;非婚生子女认领制度的比较研究[J];广州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7年02期
3 杨东霞;关于我国非婚生子女认领制度的立法思考[J];贵州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年04期
4 吴林颖;;以非婚生未成年子女房产处分为例谈我国认领制度之缺失[J];中国公证;2010年02期
5 刘琴;;我国非婚生子女法律保护的模式选择[J];湖南农机;2010年07期
6 秦明华;陆文奕;;论诉讼中的亲子鉴定[J];中国司法鉴定;2009年05期
7 王新燕;;非婚生子女的任意认领制度探析——由韩剧《黄手帕》所想到的[J];山西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2007年04期
8 张晓燕;;论非婚生子女的认领与准正制度[J];山西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2009年01期
9 曾青,杨自根;诉讼中亲子鉴定若干法律问题思考[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05年09期
10 薛宁兰;解燕芳;;亲子关系确认制度的反思与重构——基于婚姻法司法解释(三)的讨论[J];中华女子学院学报;2011年02期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6条
1 焦阳;论我国法定继承人的顺序[D];大连海事大学;2011年
2 李烨;我国的非婚生子女法律保护[D];湘潭大学;2008年
3 朱月林;我国亲权制度探析[D];武汉理工大学;2008年
4 严砺;非婚生子女保护制度研究[D];厦门大学;2008年
5 徐先飞;建立我国非婚生子女认领制度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09年
6 焦佳;非婚生子女认领制度研究[D];黑龙江大学;2010年
本文编号:60922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hyflw/60922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