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法律论文 > 婚姻法论文 >

探望权:法律审视与制度重构

发布时间:2017-08-03 23:01

  本文关键词:探望权:法律审视与制度重构


  更多相关文章: 探望权 法律审视 婚姻法


【摘要】:探望权制度确立以来,解决了部分离婚后父母探望子女的问题,然而,随着司法实践的深入,其适用率开始下降。究其原因,是由于探望权制度适用主体过窄,无法满足人们对探望的需求。因此,应根据中国现有国情,重新界定探望权的适用范围。并在此基础上,审视中国现行的探望权制度,探寻其立法和司法上的弊端,为探望权制度的重构提供相关依据。探望权制度的重构,不仅能够满足社会需求,而且能为亲子伦理的维系提供法律保障,进而促进社会和谐有序的发展。
【作者单位】: 哈尔滨商业大学法学院;
【关键词】探望权 法律审视 婚姻法
【基金】:哈尔滨商业大学博士科研启动资助项目(14rw20)
【分类号】:D923.9
【正文快照】: 2001年《婚姻法》修正案,使探望权制度在中国立法上得以明确规定。在十余年的司法实践中,探望权制度的使用率并不高,而且还面临着弱化的趋势。这是由于中国现行立法仍不完善,其在制度设计与社会需求的衔接上还存有瑕疵所致。因此,只有完善探望权制度,才能使其更好地满足中国社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王玮;探望权及其相关问题研究[J];河北法学;2003年04期

2 王歌雅;魏双;;探望权的实现瑕疵与制度矫治[J];黑龙江社会科学;2007年02期

3 王泽利;中美探视权法律制度比较[J];四川警官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3年04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强昌文;范德安;;底线伦理与权利[J];安徽大学法律评论;2004年02期

2 刘少军;;通过正当程序实现实体正义[J];安徽大学法律评论;2005年02期

3 何志鹏;;“自然的权利”与权利理论的发展[J];安徽大学法律评论;2006年02期

4 赵坤;;论移植宪法的权威性[J];安徽大学法律评论;2011年02期

5 侯艳芳;;治理商业贿赂:深度、限度、力度与广度[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年05期

6 吴宁;;权利的价值追问[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年01期

7 胡智强;;公司控制权的法律透视[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年01期

8 莫湘益;论附带民事赔偿范围的扩张[J];安徽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3年03期

9 李青武,刘锐;法律视角中的公司信用[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3期

10 唐世银;;论我国民事诉讼证人出庭制度的不足与完善[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年0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黄文艾;;检察机关派员列席审委会制度的反思与建构[A];第三届国家高级检察官论坛论文集[C];2007年

2 白云;;和谐社会下我国公民法治精神的培育[A];创新思想·科学发展·构建和谐——黑龙江省首届社会科学学术年会优秀论文集上册[C];2008年

3 刘茂林;;村民自治权之规范求证及解题[A];新农村建设的制度保障[C];2005年

4 彭涛;;公开还是不公开?——对《政府信息公开条例》第十四条第四款的理解[A];第四届全国公法学博士生论坛论文集[C];2009年

5 曹明德;王凤远;;跨流域调水生态补偿法律问题研究——以南水北调中线库区水源区(河南部分)为例[A];水资源可持续利用与水生态环境保护的法律问题研究——2008年全国环境资源法学研讨会(年会)论文集[C];2008年

6 陈德敏;杜辉;;关于《物权法》中水资源权属制度合理性的评介[A];水资源可持续利用与水生态环境保护的法律问题研究——2008年全国环境资源法学研讨会(年会)论文集[C];2008年

7 杨冬香;;农民环境权的保护[A];生态文明与环境资源法--2009年全国环境资源法学研讨会(年会)论文集[C];2009年

8 赵俊;赵园园;;论政府环境权力的性质[A];生态文明与环境资源法--2009年全国环境资源法学研讨会(年会)论文集[C];2009年

9 陈德敏;孟甜;;论自然保护区法律中的利益协调[A];生态文明与林业法治--2010全国环境资源法学研讨会(年会)论文集(上册)[C];2010年

10 黎锦;;国家赔偿责任因果关系判断之多元化[A];全国法院系统第二十二届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2011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晋入勤;企业国有产权交易法律制度创新论[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2 李国庆;解雇权限制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3 袁日新;经营者集中救济研究[D];辽宁大学;2010年

4 宋桂霞;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收入分配差距调节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0年

5 蒋润婷;行政法视阈下的行政参与权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6 史根洪;嵌入视角下司法信任的研究[D];武汉大学;2010年

7 张佳鑫;协商解决纠纷机制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8 田园;侵权行为客观归责理论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9 陆晶;我国非政府组织管理法治化问题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10 李晨;新闻自由与司法独立关系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杨俊英;试析探望权[J];辽宁师专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03期

2 黄新,张冰;国外、域外探望权制度比较——兼论我国探望权制度的构建[J];山东行政学院山东省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4年01期

3 王丽萍;中日探望权制度研究[J];山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年06期

4 刘艳;探望权的执行及其立法建议[J];河南省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4年04期

5 吴国平;离婚后父母对子女的探望权问题探析[J];大连海事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04期

6 姜素红;论我国探望权法律制度及其完善[J];云南大学学报(法学版);2004年06期

7 戴晓青,王红梅;和谐社会建设中探望权制度的完善[J];市场周刊(管理探索);2005年04期

8 陈红;刍议探望权案件的执行[J];重庆工学院学报;2005年10期

9 储小青;试论探望权的几个基本问题[J];赤峰学院学报(汉文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年05期

10 戚雅萍;汤继荣;;探望权执行若干问题探析及对策建议[J];青少年犯罪问题;2006年0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刘淑芬;方砚;;谁比谁亲?权利谁属?——从一起探望权判例说起[A];全国外国法制史研究会学术丛书——英美法系及其对中国的影响[C];2008年

2 罗张进;;试论探望权案件的执行[A];中国管理科学文献[C];2008年

3 付晓斌;;隔代亲情的法律保护——论隔代探望权的确立和制度设置[A];探索社会主义司法规律与完善民商事法律制度研究——全国法院第23届学术讨论会获奖论文集(下)[C];2011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武莉蓉 姜婷婷 周小明;探望权浅析[N];江苏法制报;2005年

2 陈洪斌;探望权在审判实践中的具体适用[N];江苏经济报;2002年

3 陈新华 王恩飞;对探望权案件执行的思考[N];江苏经济报;2004年

4 张继衡邋刘常俭;丈夫不让见女儿 法律维护探望权[N];河北日报;2007年

5 姜旭春;浅谈我国探望权的现实问题及对策[N];云南经济日报;2007年

6 金健峰;诉讼中探望权的确定[N];江苏经济报;2007年

7 王雷;隔代探望权也应保护[N];江苏经济报;2008年

8 崔占魁;判决书中如何表述探望权[N];人民法院报;2003年

9 杨克元;依法判决中止离异夫妻的探望权[N];人民法院报;2011年

10 陈生祥;探望权:你不能剥夺![N];山西日报;2004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周轶;论我国的探望权制度及其完善[D];复旦大学;2008年

2 马涛;探望权法律问题探析[D];河北大学;2010年

3 韩玟;探望权制度功能价值的实现及其完善[D];苏州大学;2009年

4 汤雯;探望权制度的审思与完善[D];扬州大学;2010年

5 彭昀峰;论我国探望权制度的立法完善[D];暨南大学;2011年

6 吕虹;试论我国探望权制度及其完善[D];中国政法大学;2006年

7 丁美君;探望权制度研究[D];西南政法大学;2006年

8 张威;论我国探望权制度的完善[D];吉林大学;2006年

9 运胜雷;论我国探望权制度[D];吉林大学;2007年

10 刘文文;论我国的探望权制度及其完善[D];南京师范大学;2007年



本文编号:61668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hyflw/61668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0abcc***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