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次离婚诉讼审判规则的实证研究
本文关键词:二次离婚诉讼审判规则的实证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二次离婚诉讼 审判规则 冷静期 离婚限制主义
【摘要】:在我国,在离婚诉讼中存在着一种较为普遍的做法,即对有争议的初次离婚诉请,人民法院一般判决不予离婚,判决生效6个月后再次提起诉讼的,人民法院一般判决准予其离婚。此即所谓二次离婚诉讼审判规则。二次离婚诉讼审判规则的产生有着现实的需求,系法官对《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第32条与《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111条第2款第7项的创造性运用,应承认其合法性。二次离婚诉讼审判规则的合理性在于,离婚诉讼当事人借助该规则所制造的冷静期能够克服感情破裂的举证障碍,而法官则借助其降低判断当事人之间感情破裂的难度。
【作者单位】: 湖南大学法学院;湖南科技大学法学院;
【关键词】: 二次离婚诉讼 审判规则 冷静期 离婚限制主义
【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资助项目(10CFX045)
【分类号】:D923.9;D925.1
【正文快照】: 在我国离婚案件审判实践中,一个较为普遍的做法是,当事人提出离婚,不符合法定离婚条件的,人民法院一般不准予离婚,人民法院判决不准离婚超过法定期限(一般为6个月)后,当事人再次提起离婚诉讼的,人民法院一般准予其离婚。此即所谓二次离婚诉讼审判规则。①这一审判规则是人民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贺欣;冯晓川;;离婚法实践的常规化——体制制约对司法行为的影响[J];北大法律评论;2008年02期
2 张其山;;法官造法的限度及方式[J];法律方法;2008年00期
3 马忆南;;婚姻法第32条实证研究[J];金陵法律评论;2006年0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叶鹏;;对农村离婚案件的调查与分析[A];中国管理科学文献[C];2008年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蒋志如;;两条道路如何抉择?——对《变法、法治及其本土资源》一文的解读[J];安徽大学法律评论;2008年02期
2 孙放;;论政府投资的法价值取向[J];安徽大学法律评论;2009年02期
3 蒋志如;;中国法学学术研究的“50岁现象”分析[J];安徽大学法律评论;2010年01期
4 蒋志如;;试论法官与法学家的关系——以美国为语境的思考[J];安徽大学法律评论;2011年02期
5 刘艳芳;;我国古代调解制度解析[J];安徽大学学报;2006年02期
6 赵颖坤;;“均质”与“激情”下的规则制定——建国初期的立法及其社会背景分析[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年03期
7 韦志明;李妍;;民族地区农村纠纷解决机制对构建和谐社会的启发性意义——基于三江县冠洞村的个案调查[J];安徽农业科学;2007年06期
8 韦留柱;;农民法律意识的调查与分析——以河南农村为例[J];安徽农业科学;2008年17期
9 于君刚;;农村法治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以汉中市部分县区为调查对象[J];安徽农业科学;2012年12期
10 吕震乾;;试论清末修律对中国近代法制转型的影响[J];安阳工学院学报;2008年0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孙明春;;当代中国伦理道德秩序的重新构建[A];中国道路:理论与实践——第三届北京中青年社科理论人才“百人工程”学者论坛(2009)论文集[C];2009年
2 上海市长宁区检察院课题组;;我国检察机关在刑事和解发展中的基本立场[A];第三届国家高级检察官论坛论文集[C];2007年
3 李亚凝;;“嵌入性”不足与本土化司法模式之建构[A];2011年(第九届)“中国法经济学论坛”论文集[C];2011年
4 任晓雪;;构建和谐社会背景下水资源保护面面观[A];城乡饮用水水源安全问题与发展汇总[C];2009年
5 欧丹;;农村刑事纠纷解决之场域分析——刑事和解制度的新课题[A];地方政府发展研究(第七辑2011)[C];2012年
6 欧丹;;农村刑事纠纷解决机制探析——刑事和解制度的新课题[A];2011广东社会科学学术年会——地方政府职能与社会公共管理论文集[C];2011年
7 孟春阳;;环境法庭的正当性分析——以能动司法为视角[A];生态安全与环境风险防范法治建设——2011年全国环境资源法学研讨会(年会)论文集(第三册)[C];2011年
8 杨凯;;论公共关系与现代行政审判权的良性运行[A];全国法院系统第二十二届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2011年
9 罗庆群;;论刑事庭审证据裁定对检察公诉权的制衡——以刑事审判认证为视点[A];全国法院系统第二十二届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2011年
10 单云娟;周立;;能动司法背景下的民商事案件争点整理技术方法分析——以保障审判权有效运行为视角[A];全国法院系统第二十二届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2011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淡乐蓉;藏族“赔命价”习惯法研究[D];山东大学;2010年
2 刘建勋;我国农村社会信用理念的生成及其法律保障[D];山东大学;2010年
3 马京;云南兴蒙蒙古族婚姻家庭的变迁[D];云南大学;2010年
4 佟金玲;司法仪式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5 崔明石;话语与叙事:文化视域下的情理法[D];吉林大学;2011年
6 赵晓峰;公私定律:村庄视域中的国家政权建设[D];华中科技大学;2011年
7 彭支援;集体维权的法理学分析[D];中共中央党校;2011年
8 潘大礼;民国三四十年代湖北婚姻冲突案例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1年
9 张文香;蒙古族习惯法与多元纠纷解决机制[D];中央民族大学;2011年
10 孙日华;裁判客观性研究[D];山东大学;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勋;中国法治变革下的价值观冲突[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2 谢瑾;商业特许经营信息披露制度初探[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3 陈莹;私力救济的法经济学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4 胡骏军;法治背景下我国非政府组织的发展[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5 黄兰;小议社会变迁下转型中国的法院司法[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6 潘俊秀;论动产善意取得的适用范围[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7 李岚;我国事实婚姻立法探析[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8 李丹;侦查信息论[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9 王翼;“80后”青年离婚现象的道德拷问[D];安徽农业大学;2010年
10 王震;“诉调对接”机制研究[D];湘潭大学;2010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马忆南;二十世纪之中国婚姻家庭法学[J];中外法学;1998年02期
2 贺卫方;中国司法管理制度的两个问题[J];中国社会科学;1997年06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康传娟;;对消费者后悔权的立法思考[J];中国商界(上半月);2009年12期
2 刘娜;邵为;;消费者权益保护的法律完善——“冷静期”制度[J];青年文学家;2010年21期
3 王晓明;;我国消费者冷静期制度的构建[J];山西省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0年02期
4 栗明;陈吉利;;试论作为授权规范的“私法自治”[J];广西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7年04期
5 孙健军;禁止权利滥用原则初探[J];长沙铁道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03期
6 ;[J];;年期
7 ;[J];;年期
8 ;[J];;年期
9 ;[J];;年期
10 ;[J];;年期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记者 卫建萍 通讯员 丁文联;上海15年审结知产民事案逾万件[N];人民法院报;2009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赵晨;分时度假中买受人权利研究[D];吉林大学;2007年
2 闫金;消费者反悔权法律制度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11年
3 丁金环;论消费者后悔权[D];湖南师范大学;2011年
4 曹腾;我国网络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律问题研究[D];河北经贸大学;2011年
,本文编号:63074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hyflw/63074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