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婚姻和生育的分离”与我国结婚制度的改革
本文关键词:“婚姻和生育的分离”与我国结婚制度的改革
【摘要】:近代以来,婚姻和生育随着科学技术和社会经济的发展逐渐分离。婚姻和生育的分离要求婚姻权和生育权、婚姻制度和生育制度应当分别立法规定。我国婚姻法应当在禁婚亲、禁婚疾病和法定婚龄方面做出因应。
【作者单位】: 郑州大学法学院
【关键词】: 婚姻 生育 分离 立法改革
【分类号】:D923.9
【正文快照】: 我国《婚姻法》中的结婚制度向受学者争议,,在实践中也引发了许多值得关注的问题。一方面,现实生活中违反《婚姻法》禁止结婚规定的现象越来越多;另一方面自近代以来,婚姻和生育的关系呈现出分离的态势。我国《婚姻法》关于结婚制度的规定在实践中遇到的困境和婚姻理论的进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吴建华,潘光伟,黄海;近代以来日本家庭结构与功能的变迁[J];西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0年05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冀睿;对在校大学生结婚问题的法律思考[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1期
2 尚国萍;岳红强;;论我国夫妻约定财产制[J];安阳工学院学报;2006年02期
3 左鹏;张静;;单亲家庭大学生的社会支持问题研究——以某大学女生为例[J];北京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1期
4 孟德花;浅析我国夫妻财产制度及其完善[J];当代法学;2002年09期
5 熊英;再论事实婚——兼评新《婚姻法》第8条和相关的司法解释[J];当代法学;2003年08期
6 张一兵;一部从社会性别视角分析家庭的力作——读《女性与家庭》有感[J];妇女研究论丛;2002年03期
7 余延满;试论近、现代法上婚姻的本质属性——关于婚姻概念的反思[J];法学评论;2002年03期
8 白银燕;论我国夫妻财产制度的完善[J];广西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9年S1期
9 高留志;论非婚同居的立法规制[J];广西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3年06期
10 涂龙科;徐秀红;;中美强奸罪比较研究[J];河海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年01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8条
1 马福云;当代中国户籍制度变迁研究[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1年
2 王宝莅;断了线的等价交换?!——合同的伦理分析[D];中国政法大学;2003年
3 陈亚亚;成如容易却艰辛[D];复旦大学;2003年
4 邹晓红;中国妇女权利研究[D];吉林大学;2006年
5 李冬;生育权研究[D];吉林大学;2007年
6 魏小军;遗嘱有效要件研究[D];西南政法大学;2007年
7 王薇;非婚同居法律制度比较研究[D];西南政法大学;2007年
8 李拥军;性权利研究[D];吉林大学;2007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韩(王君);亲权制度研究[D];厦门大学;2001年
2 徐晗;《论凯·曼斯菲尔德短篇小说现代主义特征》[D];上海师范大学;2003年
3 陈红莹;生育权研究[D];四川大学;2003年
4 沈卫星;对2001年《婚姻法》中夫妻忠实及相关条款的分析[D];华东师范大学;2004年
5 石悦;论生育权[D];黑龙江大学;2004年
6 胡书芝;家庭性别平等观念与控制出生人口性别比认知[D];华中科技大学;2004年
7 胡冠军;论生育权[D];四川大学;2004年
8 王娜;中国传统家庭伦理规范的现代变迁[D];东北师范大学;2005年
9 冉启玉;离婚扶养制度比较研究[D];西南政法大学;2005年
10 张剑;非婚同居的法律规制研究[D];山东大学;2005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杨俊;;疏议马克思恩格斯婚姻观的法理阐释——兼评其现代性启示[J];理论经纬;2010年00期
2 ;新婚姻法的N种后果猜想……[J];安家;2011年09期
3 代高峰;;权利与义务:西周的婚姻制度及现实启迪[J];齐齐哈尔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1年03期
4 李胜渝;;新中国建国初期西南地区惩处违反婚姻法犯罪的史实刍析[J];中国刑事法杂志;2011年06期
5 ;[J];;年期
6 ;[J];;年期
7 ;[J];;年期
8 ;[J];;年期
9 ;[J];;年期
10 ;[J];;年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赵铭;;从忠实义务方面谈婚姻问题——以筑路人为视角[A];当代法学论坛(二0一一年第三辑)[C];2011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圣法;透视婚姻问题本质 加深离婚自由认识[N];人民代表报;2001年
2 薛百成;有关家庭暴力的经济视角与法律视角[N];辽宁日报;2007年
3 周永垒;解决军婚问题的根本途径[N];中国社会报;2003年
4 王维澄;为建立平等和睦文明的家庭提供法律保障[N];人民日报;2001年
5 王志振;关注老年人权益保护[N];中国社会报;2003年
6 胡家平;诉讼中离婚心理调解的可行性[N];江苏经济报;2008年
7 本报记者 何明霞;新婚姻观的“催化剂”[N];甘肃法制报;2011年
8 黄传会;共和国第一部《婚姻法》诞生纪事[N];学习时报;2010年
9 中共青岛市委党校 陆静 李鹏;彰显责任平等意识 转变传统婚姻观念[N];人民法院报;2011年
10 河南确山县人民法院 杨芳;浅析当前农村离婚案件增多的原因[N];中国信息报;2008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王森波;同性婚姻法律问题研究[D];复旦大学;2011年
2 李慧波;新中国十七年(1949-1966)北京市婚姻文化嬗变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12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贾大正;新中国初期北京地区婚姻文化嬗变研究(1949-1966)[D];首都师范大学;2009年
2 吕瞻;同性恋婚姻合法化的法理透析[D];华东政法学院;2005年
3 迟明;离婚问题的经济学分析[D];吉林大学;2009年
4 徐茜;论法律缺位与补位[D];西南政法大学;2007年
5 许红飞;试论离婚的法定条件及其完善[D];苏州大学;2006年
6 朱伟;同性婚姻法律问题研究[D];南昌大学;2008年
7 武秀英;论生育权[D];山东大学;2006年
8 涂建新;同性婚姻的合法性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07年
9 王薇;代孕生育法律问题研究[D];西南大学;2007年
10 李爽;军婚特殊保护制度之我见[D];厦门大学;2008年
本文编号:63392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hyflw/63392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