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婚后扶养制度研究
本文关键词:离婚后扶养制度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离婚后扶养制度 经济帮助 救助性扶养 补偿性扶养
【摘要】: 离婚自由是现代社会婚姻法的一项基本原则,但是实践中却存在着部分公民由于担心离婚后的生活状况而忍受痛苦的婚姻、无法践行离婚自由的情形。离婚会产生一系列的法律后果,在消灭夫妻之间配偶身份关系的同时,也将引起双方之间财产关系的变动。夫妻双方离婚之后,原本弱势一方可能因此而陷入经济困难,难以维持离婚前的生活水平,或者夫妻一方对另一方的个人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而该贡献尚未转化为财产,贡献方的合法权益将很难得到保护。上述种种问题,通过实施离婚后扶养制度即可以得到有效的解决。本文试图通过对世界各国的离婚后扶养制度进行比较研究,并分析我国现行制度所存在的不足之处,从而提出完善我国离婚后扶养制度的建议。 全文分为前言、正文、结论三大部分,其中正文包括以下内容: 第一部分是离婚后扶养制度概述,主要阐明离婚后扶养制度的涵义、理论基础与价值。离婚后扶养制度是指离婚时或者离婚后一定时期内,如一方生活困难,经双方协议或法院判决,有负担能力的一方对生活确有困难的他方从经济上予以适当扶养的法律制度。关于其存在的理论基础争议较多,包括惩罚性离婚扶养理论、以夫妻扶养义务的不履行为基础的离婚扶养理论、以社会保障的补充为基础的离婚扶养理论等。配偶一方在离婚后对弱势方进行扶养,有利于维护离婚自由的原则,实现法律公平正义的价值,同时也可以弥补社会保障制度的不足,起到稳定婚姻、巩固家庭的作用。 第二部分通过比较法学的研究方法,选择在离婚后扶养制度的规定上比较具有代表性的几个国家,包括德国、俄罗斯、英国和美国,对其离婚后的扶养制度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对比分析,主要包括请求离婚后扶养的条件、获得扶养的途径、法官判决须考量的因素、扶养的方式、限制以及变更和终止等。 第三部分介绍了我国离婚后扶养制度的历史发展进程,从古代社会追根溯源,分历史阶段逐步进行分析,通过对革命根据地时期、新中国成立后我国离婚后扶养内容的介绍,让读者对该制度形成更加清晰的认识。 第四部分分析了我国现行法律制度的缺失,并针对其中的不足提出了完善离婚后扶养制度的相关建议。我国现行的“经济帮助制度”存在性质不清、规定笼统、适用条件严苛、可操作性不强等弊病。基于此,笔者提出了完善的建议,即完善我国关于离婚经济帮助的相关规定,明确“救助性扶养”的内容。同时,适应我国国情发展的客观需要,增设“补偿性扶养”制度,以对“救助性扶养”制度形成有益的补充。
【关键词】:离婚后扶养制度 经济帮助 救助性扶养 补偿性扶养
【学位授予单位】:中国政法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7
【分类号】:D913.9
【目录】:
- 摘要4-6
- ABSTRACT6-11
- 前言11-12
- 第一部分 离婚后扶养制度概述12-23
- 一、离婚后扶养制度的涵义12-17
- (一) 离婚后扶养制度的含义12-13
- (二) “离婚后扶养”与“扶养”的关系13-14
- (三) 离婚后扶养制度与相关制度的关系14-17
- 二、离婚后扶养制度的理论基础17-20
- (一) 以对有过错方的惩罚为基础的离婚扶养理论17-18
- (二) 以夫妻扶养义务的不履行为基础的离婚扶养理论18-19
- (三) 以社会保障的补充为基础的离婚扶养理论19
- (四) 小结19-20
- 三、离婚后扶养制度的价值20-23
- (一) 保障离婚自由原则的实现20-21
- (二) 体现法律公平正义的价值理念21
- (三) 弥补社会保障制度的不足21-22
- (四) 稳定婚姻和巩固家庭22
- (五) 提高民众道德水平22-23
- 第二部分 离婚后扶养制度的比较法研究23-36
- 一、请求离婚后扶养的条件23-26
- (一) 各国立法概况24-25
- (二) 对立法概况的评析25-26
- 二、获得离婚后扶养的途径26-28
- (一) 各国(地区)立法概况26-27
- (二) 对立法概况的评析27-28
- 三、判决离婚后扶养法官应当考虑的因素28-29
- (一) 各国(地区)立法概况28-29
- (二) 对立法概况的评析29
- 四、离婚后扶养的方式29-31
- (一) 各国立法概况30-31
- (二) 对立法概况的评析31
- 五、离婚后扶养的限制31-32
- (一) 各国立法概况31-32
- (二) 对立法概况的评析32
- 六、离婚后扶养的变更和终止32-35
- (一) 各国立法概况32-34
- (二) 对立法概况的评析34-35
- 七、小结35-36
- 第三部分 我国离婚后扶养制度的历史发展36-41
- 一、产生和初步发展36-37
- 二、革命根据地时期的相关规定37-38
- 三、新中国成立后的相关规定38-40
- (一) 1950 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的相关规定38-39
- (二) 1980 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的相关规定39
- (三) 2001 年《婚姻法》(修正案)的相关规定39-40
- 四、小结40-41
- 第四部分 完善我国离婚后扶养制度的构想41-50
- 一、我国离婚经济帮助制度的立法瑕疵41-44
- (一) 概念模糊不明41-42
- (二) 适用条件严苛42-43
- (三) 规范过于粗陋43-44
- 二、完善我国离婚后扶养制度的立法建议44-50
- (一) 明确“救助性扶养”制度45-47
- (二) 建立“补偿性扶养”制度47-50
- 结论50-51
- 参考文献51-53
- 一、著作类51-52
- 二、论文类52-53
- 三、法典法规类53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陶家平;;离婚赔偿、补偿和经济帮助有区别[J];乡镇论坛;2010年34期
2 王友群;试论高校贫困生工作[J];山东省青年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3年04期
3 徐苗苗;;有过错的妻子离婚时能获得经济帮助吗?[J];婚育与健康;2007年08期
4 张兆利;;离婚后一方经济困难 对方帮与不帮看条件[J];农家参谋;2009年07期
5 练惜;叶垧;;离婚时的赔偿、补偿和经济帮助[J];家庭之友(爱侣);2011年02期
6 沈小平;;关于离婚时的家务补偿与经济帮助的适用[J];法制与社会;2010年31期
7 江先文;对离婚后扶养费给付制度的思考[J];淮北煤师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0年02期
8 ;我能否因经济状况恶化免除对前妻的经济帮助[J];山西老年;2002年08期
9 ;离婚时双方收入悬殊能否要求经济帮助[J];伴侣(A版);2006年11期
10 阎晓磊;;经济帮助制度的思考[J];山西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康娜;;我国离婚法律制度的实证研究与理论反思[A];2011年(第九届)“中国法经济学论坛”论文集[C];2011年
2 熊必俊;;关于我国老年人口收入的研究[A];中国老龄科学研究中心2004年度优秀论文集[C];2004年
3 郁光华;;从经济视角看中国的婚姻法改革[A];2007年全国法经济学论坛论文集[C];2007年
4 徐新林;;文化冲突、和谐校园与农村大学生社会化[A];节能环保 和谐发展——2007中国科协年会论文集(三)[C];2007年
5 康娜;;论婚姻专有性投资的法律保护[A];2009年度(第七届)中国法经济学论坛论文集[C];2009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杨喜贤;离婚时是否可用将来收入给对方经济帮助[N];人民法院报;2005年
2 潘金保;离婚经济帮助义务之法律适用[N];江苏法制报;2011年
3 刘立卫邋刘加,
本文编号:66850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hyflw/66850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