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法律论文 > 婚姻法论文 >

民间习俗中的彩礼及其流变

发布时间:2017-08-13 18:14

  本文关键词:民间习俗中的彩礼及其流变


  更多相关文章: 彩礼 国家法 民间习俗 买卖婚姻 包办婚姻 中国古代 现代汉语词典 司法解释 定婚 中华民国时期


【摘要】:正按《现代汉语词典》的解释,"彩礼"专指"订婚时男家送给女家的财物。"1它是"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的聘娶婚制的产物,在中国古代"男女无媒不交,无帛不相见。"(《礼记·坊记》)"非受币,不交不亲。"(《礼记·曲礼》)。彩礼作为正式的婚姻礼仪的最早规定是西周的"六礼"2,
【作者单位】: 山东大学法学院;
【关键词】彩礼 国家法 民间习俗 买卖婚姻 包办婚姻 中国古代 现代汉语词典 司法解释 定婚 中华民国时期
【分类号】:D923.9;K892.22
【正文快照】: 按《现代汉语词典》的解释,“彩礼”专指“订婚时男家送给女家的财物。”1它是“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的聘娶婚制的产物,在中国古代“男女无媒不交,无帛不相见。”(《礼记·坊记》)“非受币,不交不亲。”(《礼记·曲礼》)。彩礼作为正式的婚姻礼仪的最早规定是西周的“六礼”2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刘银春;《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若干问题的解释(二)》的理论与实务问题解析[J];法律适用;2004年10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胡显育;高额彩礼的性质辨析[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1989年02期

2 ;订婚和彩礼受法津保护吗?[J];农村百事通;1997年08期

3 萍梅;彩礼风波[J];政府法制;2004年18期

4 ;女方提出退婚,,男方可否要求退回彩礼?[J];公安月刊;1994年11期

5 ;送出的彩礼还可以要回吗?[J];老年人;2004年09期

6 林德华;彩礼返还纠纷应认定为附条件赠与[J];律师世界;1994年01期

7 ;订婚“彩礼”不受法律保护[J];农村实用技术与信息;1994年07期

8 常丽娜;何必要彩礼[J];农村天地;1994年04期

9 ;我弟弟能否将彩礼和衣物要回?[J];农村百事通;2003年19期

10 叶和礼,蔡运光;三种情况可要求返还彩礼[J];山西农业;2004年07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袁兆春;;中国农村乡规民约与国家法关系分析——兼论乡规民约与国家法的冲突与协调[A];依法治国专题研究——司法改革与依法治国理论研讨会、中国农村基层民主法制建设理论研讨会论文集[C];1999年

2 周文顺;;“斑马效应”与和平之墙——《反分裂国家法》评述[A];第十四届海峡两岸关系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3 李秀俊;;中国古代优生方法探密[A];’96全国优生科学大会大会学术讲演与大会论文摘要汇编[C];1996年

4 陆敬严;卫恩科;;重现中国古代机械的辉煌[A];History of Mechanical Technology(3)--Proceedings of the Third China-Japan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History of Mechanical Technology[C];2002年

5 汪曙申;;从美国对《反分裂国家法》的态度看其台海政策[A];第十四届海峡两岸关系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6 朱寿民;;食物能量值的科学表达与争论[A];食物营养强化营养标识及数据应用研讨会与培训班资料集[C];2003年

7 彭付芝;;论《反分裂国家法》在两岸关系中的作用[A];第十四届海峡两岸关系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8 文传良;何义刚;文凯;;中国古代犬病史小考[A];中国畜牧兽医学会2003年学术年会论文集(小动物医学分册)[C];2003年

9 陈守举;;《反分裂国家法》与两岸关系刍议[A];第十四届海峡两岸关系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10 周武荔;;大田婚姻旧俗[A];闽台婚俗——“福建婚俗的调查和研究”研讨会论文集[C];1990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衡水市中级人民法院 张婧 关信娜;还我彩礼[N];衡水日报;2005年

2 张勇;离婚时返还彩礼须有条件[N];农民日报;2005年

3 安徽省池州市中级法院 唐金法;彩礼纠纷为何多[N];人民法院报;2009年

4 记者 张铭;彩礼风影响家庭和谐[N];牡丹江日报;2009年

5 记者 张铭;刹彩礼风需全社会共同努力[N];牡丹江日报;2009年

6 本报记者 刘福国;婚嫁彩礼:农民头上一座“山”[N];中国妇女报;2009年

7 本报记者 苏海琴 实习生 吕重鹏;高额彩礼逼穷娶媳农家[N];甘肃经济日报;2009年

8 王涛;彩礼的性质与返还浅析[N];江苏经济报;2009年

9 江西省丰城市人民法院 胡乡荣 白利利;农村返还彩礼纠纷的处理难度大[N];人民法院报;2009年

10 朱玉富;高额彩礼让农民感叹“生个儿子养不起”[N];农民日报;2009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国骞;国家法实效问题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06年

2 郑瑾;中国古代伪币研究—以宋代为中心[D];浙江大学;2004年

3 周相卿;黔东南雷山县三村苗族习惯法研究[D];云南大学;2004年

4 蒋传光;中国古代社会控制模式的历史考察[D];中国政法大学;2003年

5 陈小葵;王权主义与中国社会[D];中国政法大学;2005年

6 胡昌升;道教治世思想研究[D];山东大学;2003年

7 戴庞海;先秦冠礼研究[D];郑州大学;2005年

8 李永林;中国古代美术教育史纲[D];中国艺术研究院;2000年

9 董立军;中国古代造像史纲[D];中国艺术研究院;2005年

10 邓新华;中国古代诗学解释学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6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吕瑛;乡土社会秩序建构中的国家法权威[D];黑龙江大学;2004年

2 朱长江;国家法与民间规则的互动——对河北农村社区“私了”现象的分析[D];中国农业大学;2003年

3 于现忠;关于我国国家法和习惯法的几点思考[D];中共中央党校;2002年

4 张根强;论民间法范畴的界定及法治实践中国家法与民间法的互动关系[D];西安科技大学;2005年

5 陈永学;邬阳村的纠纷解决机制[D];中央民族大学;2004年

6 张成凯;西欧中世纪家庭财产转让与妇女地位[D];首都师范大学;2001年

7 赵东;如何正确理解和把握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的相互关系[D];华中师范大学;2003年

8 白莉;陇东农村彩礼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05年

9 张洪春;清末民国壮族习惯法研究[D];广西师范大学;2005年

10 韩长安;亲密关系的法社会学分析[D];苏州大学;2005年



本文编号:66865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hyflw/66865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b19ac***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