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婚损害赔偿的司法适用
本文关键词:离婚损害赔偿的司法适用
更多相关文章: 离婚损害赔偿 非法证据 精神损害赔偿 婚姻法 证明标准 当事人 离婚过错赔偿 无过错方 赔偿制度 赔偿数额评定
【摘要】:
【作者单位】: 浙江省金华市中级人民法院 浙江省金华市中级人民法院
【关键词】: 离婚损害赔偿 非法证据 精神损害赔偿 婚姻法 证明标准 当事人 离婚过错赔偿 无过错方 赔偿制度 赔偿数额评定
【分类号】:D923.9
【正文快照】: 离婚赔偿制度的确立,不仅完善了婚姻法的立法体例,而且也赋予了当事人可寻求救济的法律依据。但是,“中国特有的婚姻文化,影响着立法者不仅不愿法律对婚姻家庭领域的过多介入,,甚至不愿借法律的语言进行规范,寄期在抽象的法律规则下,将案件任法官依据社会优势及个人的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8条
1 都本有;谈离婚损害赔偿制度在司法实践中的运用[J];当代法学;2001年10期
2 信春鹰;《婚姻法》修改:情感冲突与理性选择[J];读书;2001年06期
3 李汉昌;论证据的合法性[J];法商研究(中南政法学院学报);1999年05期
4 李浩;民事诉讼证明标准的再思考[J];法商研究(中南政法学院学报);1999年05期
5 齐树洁,钟胜荣;论民事审判方式改革对我国证据制度的影响[J];法学评论;1998年04期
6 王利明;婚姻法修改中的若干问题[J];法学;2001年03期
7 白洁;家庭暴力若干问题探析[J];中央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1年01期
8 关今华;精神损害赔偿数额评定问题五论[J];中国法学;2001年05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华;客观真实是诉讼证明的终极目标——诉讼证明标准之理性分析[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3年04期
2 陈平;土地征用法律制度的完善[J];安徽大学学报;2004年03期
3 王清平,段斌;企业会计涉假民事法律责任研究[J];安徽大学学报;2005年03期
4 姚远;;精神损害国家赔偿之思考——从佘祥林案谈起[J];安徽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6年01期
5 汪明云;试论我国信用缺失的原因和对策[J];安徽电子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5年05期
6 刘兵;;论侦查阶段犯罪嫌疑人身份权利保障[J];安徽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年01期
7 李德进,孙迎春;从历史沿革探究经济法与民商法的关系[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5期
8 范宜龙;;略论我国公司股东出资方式[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3期
9 杨振明;张忠潮;;物权法理念下森林资源他项权利探析[J];安徽农业科学;2008年29期
10 赵洲;论行政赔偿因果关系[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年0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张保生;王进喜;吴洪淇;;中国证据法学三十年(1978—2008)[A];中国法学三十年(1978-2008)[C];2008年
2 李志文;;论建造中船舶及所有权归属[A];现代船舶机电维修技术(2005)[C];2005年
3 张晟杰;;论商品房住宅小区停车位的产权归属[A];中国民商法实务论坛论文集[C];2005年
4 李旺荣;魏锋;;论建筑物区分所有权的若干问题[A];中国民商法实务论坛论文集[C];2005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晨;新闻自由与司法独立关系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2 孙日华;裁判客观性研究[D];山东大学;2011年
3 詹焱;社会性别视角下的法律分析[D];吉林大学;2011年
4 郑旭;刑事证据规则[D];中国政法大学;2000年
5 罗国良;论证据与定罪[D];中国政法大学;2001年
6 杨士军;公司治理结构、公司绩效与股票市场效率[D];复旦大学;2003年
7 吴杰;民事诉讼证明标准之基础理论研究[D];西南政法大学;2003年
8 胡豹;农业结构调整中农户决策行为研究[D];浙江大学;2004年
9 刘春梅;自由心证制度研究[D];西南政法大学;2004年
10 王煜宇;中国社会转型期商人法律制度研究[D];西南政法大学;2005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琪;论我国法官自由裁量权的合理运用[D];大连海事大学;2010年
2 许磊;行政程序非法证据排除规则研究[D];苏州大学;2010年
3 陈霄燕;自由裁量权的法理探源与实务考量[D];苏州大学;2010年
4 邹斌;我国精神损害赔偿制度研究[D];安徽大学;2010年
5 赵红;家庭暴力及其解决机制的法律思考[D];山东大学;2010年
6 刘磊;婚内侵权损害赔偿法律问题研究[D];山东经济学院;2011年
7 徐飞;论离婚损害赔偿制度[D];沈阳师范大学;2010年
8 程伟;农村妇女遭受家庭暴力的法律问题研究[D];西北大学;2011年
9 王春莹;中国内地与香港结婚制度比较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10 邹侃殷;家庭暴力民事责任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11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拉德希卡·库马尔阿斯活米,胡玉璋,胡玉坤;对妇女施暴的思考[J];妇女研究论丛;1997年03期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本报记者;[N];人民法院报;2001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吴弦;;我国婚姻法的离婚损害赔偿制度的探究[J];法制与社会;2008年25期
2 叶道明;我国离婚损害赔偿制度问题评析[J];发展研究;2003年09期
3 牟新;;试析农村地区低离婚损害赔偿率问题[J];法制与经济;2006年06期
4 邢娜;离婚损害赔偿制度的几个问题[J];前沿;2002年03期
5 张晓明,刘华平;离婚损害赔偿相关疑难问题探析[J];湖北省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04年06期
6 林春海;;浅析我国离婚损害赔偿制度[J];福建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7年03期
7 莫小春,廖善康;论婚姻法中离婚损害赔偿适用的若干问题[J];广西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3年01期
8 于东辉;离婚损害赔偿制度研究[J];政法论丛;2002年03期
9 季强;;离婚损害赔偿是否构成反诉[J];科技致富向导;2010年36期
10 王歌雅;关于离婚损害赔偿制度的若干思考[J];求是学刊;2004年0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长凤;;浅谈离婚精神损害赔偿制度[A];当代法学论坛(二○一○年第3辑)[C];2010年
2 杨曙光;;试论非法证据排除规则在“钓鱼执法”中的适用[A];中国法学会行政法学研究会2010年会论文集[C];2010年
3 塔娜;;论离婚损害赔偿中的举证难[A];中国民商法实务论坛论文集[C];2005年
4 葛红;;论我国的离婚损害赔偿制度[A];第三届中国律师论坛论文集(实务卷)[C];2003年
5 郁光华;;从经济视角看中国的婚姻法改革[A];2007年全国法经济学论坛论文集[C];2007年
6 康娜;;论婚姻专有性投资的法律保护[A];2009年度(第七届)中国法经济学论坛论文集[C];2009年
7 张丽燕;;试论第三人侵害夫妻身份权的损害赔偿——兼评我国婚姻法离婚过错赔偿制度[A];中国民商法实务论坛论文集[C];2001年
8 田野;;论民事诉讼中非法证据的判断标准[A];中国民商法实务论坛论文集[C];2002年
9 乔岳;陈文爽;;婚姻法司法解释三(征求意见稿)对婚姻选择行为激励作用的经济学分析[A];2011年(第九届)“中国法经济学论坛”论文集[C];2011年
10 李小红;;再论我国精神损害赔偿制度的立法完善[A];当代法学论坛(二○○九年第3辑)[C];2009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周宏高;完善离婚损害赔偿制度之探讨[N];江苏法制报;2005年
2 孙妍;《婚姻法》四十六条缘何适用率低[N];江苏经济报;2008年
3 徐小年;《婚姻法》第46条质疑[N];江苏经济报;2007年
4 叶霞;离婚损害赔偿制度尚需完善[N];江苏经济报;2007年
5 沈杨;离婚损害赔偿问题应予关注[N];江苏经济报;2009年
6 中国政法大学诉讼法学研究院副院长 教授 博士生导师 杨宇冠;执行《非法证据排除规定》应澄清两个问题[N];检察日报;2010年
7 本报记者 李娜;详细列举非法证据收集手段 增体罚虐待等隐形逼供方式[N];法制日报;2011年
8 湖南省人民检察院副检察长 全国检察业务专家 法学博士 卢乐云;排除非法证据:公诉工作有五项职责[N];检察日报;2010年
9 本报记者 崔洁 肖水金 王丽丽 通讯员 李勇;非法证据争议 期待修法破题[N];检察日报;2011年
10 万毅;非法证据争议 学者法理破题[N];检察日报;2011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俊;离婚救济制度研究[D];西南政法大学;2006年
2 李a
本文编号:68122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hyflw/68122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