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暴力的社会心理学成因分析与救助
本文关键词:家庭暴力的社会心理学成因分析与救助
【摘要】:家庭暴力的社会影响不容忽视。家庭暴力已经是离婚的最主要原因之一,家庭暴力的受害者不仅仅是母亲,往往会殃及家人尤其是未成年人。这个问题在世界范围内普遍存在,是各国政府所关注的热点问题之一。本文试从社会心理的角度、从受暴妇女的个人和社会公众角度探讨了家庭暴力产生的根源,继而提出有针对性的解决办法:一是加强和完善反家庭暴力的立法工作,二是要设立专业的机构为受害者提供直接的帮助。
【作者单位】: 中国矿业大学文学与法政学院;
【关键词】: 家庭暴力 社会心理 社会救助
【分类号】:C912.6;D923.9;C913.1
【正文快照】: 家庭暴力是指家庭内部的暴力行为,尤其是指针对妇女的暴力行为。家庭暴力是破坏婚姻家庭和谐、侵犯妇女合法权益、影响社会安定团结的严重问题。这个问题在世界范围内普遍存在,是各国政府所关注的热点问题之一。虽然社会各方面已做出多种努力,试图帮助家庭暴力受害者,但要从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阙祥才;家庭暴力探析[J];湖北社会科学;2004年04期
2 王明美,郑百灵;家庭暴力:概念、现状、成因及对策[J];江西社会科学;2002年09期
3 武敏;家庭暴力的成因及防治措施[J];内蒙古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年02期
4 董晓波,王峰;关于家庭暴力的法律分析[J];南京人口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2年02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丛一;;摒除轻贱女性的观点,仅靠法律是不够的——写在第99个“三八妇女节”到来之际[J];中国质量;2009年03期
2 陈学宁;家庭暴力的成因及司法救济[J];山西警官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2年03期
3 姜逾婧;;我怎么应对家庭暴力?[J];人民之声;2008年05期
4 夏吟兰;;中国反对家庭暴力立法进程及其发展分析[J];社会工作(上半月);2010年08期
5 郝君;;家庭暴力应受到法律制裁[J];北京工人;2000年10期
6 穆云红;;关于家庭暴力的法律思考[J];时代潮;2002年18期
7 王引;对家庭暴力特点、表现、对策的探讨[J];天津市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3年02期
8 刘好;遭遇家庭暴力怎么办[J];农技服务;2005年07期
9 杨忠剑;;宁波立法预防和制止家庭暴力[J];浙江人大;2008年07期
10 艾梅;;医治家暴顽疾的良方——解读《自治区预防和制止家庭暴力规定》[J];新疆人大(汉文);2008年1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许菡若;;刍议我国家庭冷暴力的现状、特点及其危害性[A];“新一轮西部大开发与贵州社会发展”学术研讨会暨贵州省社会学学会2010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0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盛晓艳;如何预防对儿童的家庭暴力[N];江苏法制报;2008年
2 ;宁波市预防和制止家庭暴力条例[N];宁波日报;2008年
3 黄相钰;预防和制止家庭暴力我们该做些什么[N];中国社会报;2009年
4 王丽玲 练红宁;南京市成立家庭暴力庇护中心[N];中国社会报;2009年
5 黑龙江省委政法委 张广伦;浅谈家庭暴力的原因危害及对策[N];黑龙江日报;2009年
6 本报记者 刘培现;反对家庭暴力 共建和谐社会[N];大同日报;2010年
7 记者 郭锦润 实习生 陈伟波 通讯员 梁锦培;家是讲爱而非讲理的地方[N];中山日报;2010年
8 ;杭州市预防和制止家庭暴力条例[N];杭州日报;2010年
9 湖南省妇联主席 肖百灵;完善家庭暴力司法救济模式[N];学习时报;2010年
10 中国应用法学研究所副研究员 陈敏;家庭暴力:公权力岂能置之度外[N];人民法院报;2010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7条
1 秦志远;论基于性别的家庭暴力的民法规制[D];西南政法大学;2009年
2 黄宇;婚姻家庭法之女性主义分析[D];西南政法大学;2007年
3 卡佳图;论马里夫妻制的改革[D];吉林大学;2010年
4 贺利云;妇女权利平等保护的能力进路[D];中国政法大学;2009年
5 马莉莉;我国民事司法解释的理论逻辑论纲[D];吉林大学;2007年
6 蒋梅;科学发展观视野下妇女权益保障体系构建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09年
7 朱丽娟;当代中国婚姻家庭制度演变的观念基础[D];吉林大学;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洁;关于甘肃省张掖市家庭暴力现象的调查报告[D];兰州大学;2010年
2 徐健;公权力介入家庭暴力法律问题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10年
3 闫晗;家庭暴力行政执法问题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0年
4 纪明希(Michelle Jackson);赋权女性[D];南京大学;2011年
5 杨艳芹;我国家庭冷暴力法律救助措施研究[D];兰州大学;2011年
6 胡杰;论广西壮族习惯法在家庭暴力中的适用[D];西南大学;2010年
7 王玲;家庭暴力的界定与法律防控[D];厦门大学;2002年
8 张莉;家庭暴力问题研究[D];厦门大学;2002年
9 陈飞;我国家庭暴力的民事责任问题初探[D];广西大学;2004年
10 王丽君;试论家庭暴力及其对策[D];苏州大学;2005年
,本文编号:83161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hyflw/83161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