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反家庭暴力问题探析
发布时间:2017-09-16 03:44
本文关键词:中美反家庭暴力问题探析
【摘要】:家庭暴力是世界各国普遍存在的现象,近三十年来成为人们关注的热点。各国政府和专家学者对家庭暴力问题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并取得了喜人的成果。国际社会对反家庭暴力已达成共识并步入法制化进程。部分国家采取了较系统地预防和制止家庭暴力的措施,从法律对策、警察处理家庭暴力的概况、司法部门处理家庭暴力的概况、其他社会服务等方面进行具体规定。许多国家或地区均形成了一套较为完备的反家庭暴力社会支持系统,其中以美国以典范:其实行的家庭暴力国家强制性干预措施,走多机构联合制暴的道路,完善以社区为中心的综合反暴机制成为它们的发展战略。这对优化我国的法律环境,制定反家庭暴力法,加快我国的反家庭暴力进程具有启发和借鉴作用。 我国正处于法制转轨和完善时期,我们有必要借鉴当今世界人类一切优秀的法律文化成果。鉴于此,本文着重探析了美国反家庭暴力的立法、司法实践经验,并反思了我国反家庭暴力的立法和司法实践,最后在吸收借鉴的基础上,提出了完善我国反家庭暴力的几点建议。全文共35000余字,除引言和结束语外,分三个部分 第一章家庭暴力概述。本章介绍了国际组织、美国及我国对家庭暴力的界定,指出了美国和我国都存在对家庭暴力法定定义和学者定义的差异,在比较分析的基础上,笔者对家庭暴力做出了自己的粗浅界定。同时阐述了家庭暴力的种类、特征、成因、危害等。并介绍了美国相对中国而言,,其家庭暴力产生的特殊因素:种族因素和宗教因素。 第二章美国反家庭暴力立法司法实践及对我国的启示。本章介绍了美国反家庭暴力的立法、司法实践经验,其中包括:美国反家庭暴力的强制性干预措施;美国反家庭暴力的司法实践经验。笔者对美国反家庭暴力的各项强制性干预措施进行了较为详细的介绍分析,其包括:强制性逮捕政策、强制性起诉政策、强制法院签发“禁止接触令”、强制性医疗报告等措施。同时对美国反家庭暴力的其它法律和非法律措施也进行了一定程度的评介,并由此得出制定和完善我国的家庭暴力立法、司法对策的启示。 第三章中国反家庭暴力立法司法实践及反思和完善,这也是本文的落脚点和归宿。本章介绍了我国台湾、香港及大陆反家庭暴力的立法司法实践;阐述了我国大陆九十年代中期以来,若干省市出台的反家庭暴力地方
【关键词】:家庭暴力 立法司法 启示 反思 完善
【学位授予单位】:西南政法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6
【分类号】:D913.9
【目录】:
- 引言9-11
- 第一章 家庭暴力概述11-26
- 一、家庭暴力(Domestic Violence)界定11-15
- (一) 国际组织对家庭暴力的界定11
- (二) 美国对家庭暴力的界定11-13
- (三) 中国对家庭暴力的界定13-15
- 二、家庭暴力的类型15-17
- (一) 身体暴力15
- (二) 性暴力15-16
- (三) 精神暴力16-17
- 三、家庭暴力的特征17-19
- (一) 主体特定性17-18
- (二) 行为的反复性、隐蔽性18
- (三) 手段的多样性、后果的不确定性18-19
- 四、家庭暴力的成因和危害19-26
- (一) 家庭暴力的成因19-23
- (二) 家庭暴力的危害23-26
- 第二章 美国反家庭暴力立法司法实践及对我国的启示26-37
- 一、美国反家庭暴力的立法26-28
- (一) 美国反家庭暴力法律和政策的历史回顾26
- (二) 美国反家庭暴力的主要立法26-28
- 二、美国反家庭暴力的司法实践28-37
- (一) 美国反家庭暴力的强制性干预措施28-33
- (二) 美国防治家庭暴力的其他措施33-37
- 第三章 中国反家庭暴力立法司法实践及反思和完善37-56
- 一、我国台湾地区反家庭暴力立法与实践37-39
- (一) 台湾反家庭暴力实践37-38
- (二) 台湾家庭暴力问题与反思38-39
- 二、我国香港地区反家庭暴力立法与实践39-41
- (一) 香港反家庭暴力立法39-40
- (二) 香港家庭暴力司法实践40-41
- 三、中国大陆反家庭暴力的立法与实践41-49
- (一) 大陆反家庭暴力立法41-44
- (二) 大陆反家庭暴力立法与实践之反思44-49
- 四、我国反家庭暴力制度的完善49-56
- (一) 我国反家庭暴力的立法对策49-54
- (二) 完善我国反家庭暴力司法对策54
- (三) 完善我国反家庭暴力社会救助系统54-56
- 结束语56-57
- 参考文献57-60
- 后记60
【引证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方金华;;司法介入家庭暴力研究[J];河北工程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01期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李娜;典型案例视角下的晚清家庭婚姻暴力分析[D];山东大学;2011年
2 马雯菁;对未成年子女的家庭暴力研究[D];大连海事大学;2008年
3 郑已东;现代美国婚姻与家庭模式的历史演变及其影响研究[D];山东大学;2008年
4 马超男;当代美国下层黑人女性婚姻困境及其原因分析[D];东北师范大学;2010年
5 胥丽;民事保护令制度之探究[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12年
本文编号:86071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hyflw/860719.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