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法律论文 > 婚姻法论文 >

未成年非婚生子女追索抚养费的诉讼时效

发布时间:2017-09-16 05:12

  本文关键词:未成年非婚生子女追索抚养费的诉讼时效


  更多相关文章: 诉讼时效 非婚生子女 请求权 抚养费 未成年 抚养义务 行为能力 身份关系 公序良俗 权利人


【摘要】:正【裁判要旨】追索抚养费是否适用诉讼时效,应充分考虑请求权人的行为能力、生活状况以及权利行使状态。未成年非婚生子女向抚养义务人追索抚养费,由于抚养费请求权具人身属性,权利的行使受到权利人认知与行为能力、道德观念、确认父母子女关系等诸多因素的限制。所以,基于维护公序良俗、人格尊严以及保障未成年非婚生子女基本生存权益的考虑,这一请求权原则上应不适用诉讼时效。
【作者单位】: 江苏省苏州市金阊区人民法院;
【关键词】诉讼时效 非婚生子女 请求权 抚养费 未成年 抚养义务 行为能力 身份关系 公序良俗 权利人
【分类号】:D923.9
【正文快照】: l【裁判要旨】追索抚养费是否适用诉讼时效,应充分考虑请求权人的行为能力、生活状况以及权利行使状态。未成年非婚生子女向抚养义务人追索抚养费,,由于抚养费请求权具人身属性,权利的行使受到权利人认知与行为能力、道德观念、确认父母子女关系等诸多因素的限制。所以,基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霍治平;;遭遇非婚生子女抚养权纠纷该怎么办[J];法律与生活;2006年15期

2 叶志林;诉讼时效制度在会计工作中的重要意义[J];上海会计;1989年01期

3 马天保,牛流名;规避法律诉讼时效现象应制止[J];济南金融;2003年11期

4 苗玉江,葛俊;诉讼时效怎么起算?[J];中国民兵;2004年04期

5 潘家永;;生母有权探视其非婚生子女[J];江淮法治;2010年20期

6 王素丽;;产品质量异议期限与诉讼时效期间若干问题探析[J];法律适用;1993年03期

7 潘家永;借款无还款期限 诉讼时效如何计算?[J];公安月刊;2003年01期

8 陈寒梅,周劲松;诉讼时效司法实务研究[J];昆明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01期

9 耿卓;;追问与解答:对诉讼时效客体的再论述[J];比较法研究;2008年04期

10 李明辉;;未约定还款期限诉讼时效如何计算?[J];法学天地;2000年0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8条

1 贾盛荣;;论诉讼时效的效力[A];第三届贵州法学论坛文集[C];2001年

2 贾盛荣;;论诉讼时效的效力[A];贵州法学论坛第三届文集[C];2001年

3 李瑞海;;专利权权属纠纷的诉讼时效问题[A];全面实施国家知识产权战略,加快提升专利代理服务能力-2011年中华全国专利代理人协会年会暨第二届知识产权论坛论文集[C];2011年

4 赵荣堂;林山泉;;对一起保证合同纠纷案的分析——兼评最高法院关于保证期间的相关司法解释[A];律师事业与和谐社会——第五届中国律师论坛优秀论文集[C];2005年

5 张玲;尚文彦;;对著作权法中几个问题的探讨[A];中华全国律协知识产权专业委员会知识产权论坛暨2001年年会集[C];2001年

6 陆婉萍;;同居现象的法律思考[A];“改革开放30年与贵州社会发展”学术研讨会暨贵州省社会学学会2008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8年

7 闫文军;;我国职务发明奖励报酬纠纷分析研究[A];专利法研究(2009)[C];2010年

8 寇海侠;;印度专利侵权诉讼概述及其与中国专利侵权诉讼的区别[A];发展知识产权服务业,支撑创新型国家建设-2012年中华全国专利代理人协会年会第三届知识产权论坛论文选编(第二部分)[C];2011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曼丽;诉讼时效不应由法院主动援用[N];江苏法制报;2006年

2 刘胜林 谢志胜;怎样掌握诉讼时效[N];法制日报;2003年

3 汪贤;诉讼时效可从知道被侵权时起计算[N];江苏科技报;2007年

4 福建省福州市中级人民法院 黄勤武;超诉讼时效债权行使法定抵销权问题探析[N];人民法院报;2010年

5 宋崇宇;诉讼时效关乎胜诉权[N];中国贸易报;2007年

6 石德康 朱隽;购房面积有误差,诉讼时效从何时起算?[N];江苏法制报;2006年

7 孙青;主债务虽过诉讼时效 担保物权仍应保护[N];江苏经济报;2007年

8 ;如何挽救超过诉讼时效的用户欠费[N];人民邮电;2006年

9 祝怡邋杨金华;债务人履行债务时间不可作为诉讼时效的起算点[N];江苏法制报;2008年

10 陈根深;关于诉讼时效法律是如何规定的[N];检察日报;2002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李求轶;消灭时效的历史与展开[D];华东政法学院;2006年

2 郭平宜;第三人侵害缔约关系的民事责任研究[D];西南政法大学;2009年

3 康茜;代孕关系的法律调整问题研究[D];西南政法大学;2011年

4 李祖坤;合同无效的司法处理[D];吉林大学;2011年

5 阚凯;非婚同居的法律问题研究[D];黑龙江大学;2012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周元姬;中美非婚生子女权益保护比较研究[D];暨南大学;2010年

2 焦佳;非婚生子女认领制度研究[D];黑龙江大学;2010年

3 颜庆生;中国诉讼时效障碍机制研究[D];西南政法大学;2010年

4 孙仲夏;论民事诉讼时效的障碍机制[D];山东大学;2011年

5 安然;非婚生子女认领制度的研究[D];宁波大学;2011年

6 陈婉菁;非婚生子女认领的法律问题研究[D];江西财经大学;2012年

7 张宇;我国非婚生子女身份确认制度研究[D];华东交通大学;2012年

8 张馨予;涉台大陆非婚生子女在台遗产继承权法律适用[D];湘潭大学;2011年

9 郑贝贝;水上货物运输法律制度中的诉讼时效问题研究[D];复旦大学;2011年

10 李智;非婚生子女亲子关系确定研究[D];西南政法大学;2011年



本文编号:86106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hyflw/86106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ccfb2***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