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法律论文 > 婚姻法论文 >

民初女性离婚权利的变化考察——以大理院离婚判解为中心

发布时间:2017-09-17 06:29

  本文关键词:民初女性离婚权利的变化考察——以大理院离婚判解为中心


  更多相关文章: 民初 妇女 离婚权利 离婚判解


【摘要】:在传统的以"七出"为主体的离婚制度下,女性在离婚中完全是一个任丈夫或夫家处置的客体,没有丝毫人格可言。而民国初年的大理院因受西方近代民法人格平等、婚姻自由原则及社会变革对女性权利诉求的影响,对传统的离婚制度进行了一定程度的变革与修正。这种变革将近代西方离婚法中的一系列原则、理念引入司法实践,使女性离婚的权利在民初法律文本保持不变的情况下,却在司法实践层面有了实质性的扩展。
【作者单位】: 广东财经大学法学院;
【关键词】民初 妇女 离婚权利 离婚判解
【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规划基金项目(12YJA820075)
【分类号】:D929;D923.9;K258
【正文快照】: 传统的离婚制度主要是以丈夫专擅离婚的“七出”制度为核心构建起来的,在这样的制度下,妇女并无真正的离婚权。妻子完全是一个任丈夫或夫家处置的客体,无丝毫人格可言。法律虽然也规定妻子在丈夫“逃亡三年”、“夫殴妻至折伤以上”、“夫典雇妻妾”及“抑勒或纵容妻妾与人通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萍;明清徽州文书中所见的招赘与过继[J];安徽史学;2005年06期

2 刘道胜;凌桂萍;;明清徽州分家阄书与民间继承关系[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0年02期

3 王星月;;浅谈清朝的“孝治”[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9年09期

4 李启成;;清末民初刑法变革之历史考察——以人口买卖为中心的分析[J];北大法律评论;2011年01期

5 陈利;邓建鹏;宋思妮;;法律、帝国与近代中西关系的历史学:1784年“休斯女士号”冲突的个案研究[J];北大法律评论;2011年02期

6 杨晓辉;;明清刑事审判制度及实践一瞥——以《聊斋·胭脂》为视角[J];保定师范专科学校学报;2007年01期

7 李艳君;;从“状式条例”看清代对书状的要求[J];保定学院学报;2008年03期

8 李艳君;;清代民事上控制度述论[J];保定学院学报;2010年02期

9 苏亦工;;公正及公益的动力——从《未能信录》看儒家思想对清代地方官行使公共职能的影响[J];北方法学;2008年01期

10 柏桦;;明清州县的狱具及凌虐罪囚[J];北方法学;2010年04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尹伟琴;民国祭田法律制度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2 钱泳宏;清代夫妻相犯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3 王忠春;清代无讼思想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4 康维娜;清代浙江闺秀文章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5 许颖;清代文官行政处分程序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6 方靖;近代西方警政的东渐及其在广州的实践[D];暨南大学;2010年

7 招远祺;基于急性缺血中风临床路径组织化卒中管理的构建与实践[D];广州中医药大学;2011年

8 潘大礼;民国三四十年代湖北婚姻冲突案例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1年

9 游志能;民族习惯法的经济分析[D];中央民族大学;2011年

10 乔超;农村代际冲突中老人行动方式变迁研究[D];上海大学;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彭斌;清代情理审判研究[D];湘潭大学;2010年

2 曾方;民国时期民事调解制度探析[D];江西财经大学;2010年

3 林惠;明朝对海盗的打击及其相关法制[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4 黄环宇;清代“赘婚”制度及其相关法律问题分析[D];南昌大学;2010年

5 刘义哲;清代“慎刑”制度表现与思想传承[D];烟台大学;2010年

6 栗志亮;唐代女子教育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

7 刘伟;清代福州府列女群体角色管窥[D];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

8 李秀立;唐代孝文化初探[D];山东师范大学;2011年

9 侯吉庆;明清时期山西典当业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1年

10 毛珊珊;中国古代女性法律地位研究[D];西北大学;2011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夏令海;;浅论中华民国初期实业家对职业教育的贡献[J];郑州铁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6年01期

2 侯明喜;曾崇碧;;试论民初乡村小学教师的社会地位——以20世纪30年代四川为例[J];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04期

3 徐树梅;民初山东土匪的新特点[J];江西社会科学;2003年07期

4 叶利军;;民初《省议会议员选举法》探略[J];求索;2006年05期

5 李卫东;;民初组建全国性律师组织的努力与顿挫——以“全国律师公会联合会”为中心[J];浙江学刊;2007年04期

6 苏全有;;民初北洋政府德育教育失败的反思——以尊孔运动为考察中心[J];史学月刊;2007年10期

7 陈明胜;;民初北京政府的治国困境——以减政主义为中心[J];安徽史学;2010年04期

8 刘保刚;试论民初各方关于省制问题的斗争[J];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年02期

9 青溪子;;民初外交部的“可儿”[J];杂文月刊(选刊版);2008年04期

10 苏全有;王丽霞;;民初交通部的干路国有政策评析[J];重庆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0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张一鸣;;唐继尧在讲武堂兴办将校讲学会——民初滇军道德、法制与中华传统教育一瞥[A];百年军校 将帅摇篮[C];2009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范福潮;现代话语包装下的传统政治[N];南方周末;2010年

2 许纪霖;自美国革命始,于法国模式终[N];东方早报;2011年

3 孔新峰;从“袁冯对话”说开去[N];学习时报;2011年

4 闫翠翠;民国初年济南的民众娱乐[N];联合日报;2010年

5 王晓渔;中国的魏玛经验[N];东方早报;2010年

6 秦晖;“演员”越来越清晰,,“剧本”越来越模糊[N];南方周末;2011年

7 秦晖;“宏大叙事”与“祛魅”[N];南方周末;2011年

8 辛亥革命武昌起义纪念馆 何广;历史上对“辛亥革命”的纪念和解读[N];北京日报;2011年

9 中国矿业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 丁三青;辛亥革命开启了社会意识现代化的闸门[N];北京日报;2011年

10 华东师范大学历史学系教师 唐小兵;民国初年语境中的边缘人[N];东方早报;2011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杨晓娟;新闻舆论与民初政局[D];河北师范大学;2011年

2 杨涛;交通系与民初经济政策研究(1912-1916)[D];陕西师范大学;2012年

3 丁健;民初农商部研究(1912-1916)[D];陕西师范大学;2011年

4 吴建铭;民初(1912-1913)立法与行政关系的论争[D];福建师范大学;2009年

5 廖志坤;中国近代政治转型的曲折反映[D];湖南师范大学;2010年

6 胡锋;黎元洪与民初政局[D];湖南师范大学;2010年

7 陈尔杰;民国北京“平民教育”的渊源与兴起(1912-1920)[D];北京大学;2012年

8 王虹波;1912-1931年间东北灾荒的社会应对研究[D];吉林大学;2013年

9 李晓兰;审视与批判:《晨钟报》视域中的民初社会[D];上海大学;2011年

10 刘迪香;民国北京政府时期省区军政体制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艳芝;民初教育部研究(1912-1916)[D];陕西师范大学;2010年

2 刘生;民初动荡政局及其社会文化根源的深层考察[D];山东师范大学;2011年

3 张玄超;从民初政党林立到五四社团繁荣之嬗变研究[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1年

4 杜娇玲;民初小学国文教科书中的民主政治[D];福建师范大学;2012年

5 王苗微;民初财政部研究(1912-1916)[D];陕西师范大学;2010年

6 陈振宇;民初内务部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1年

7 梁琚牵;民初将军府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3年

8 李峰;民初陆军部研究(1912-1916)[D];陕西师范大学;2011年

9 邢光辉;从治湘到祸湘[D];华中师范大学;2012年

10 赵富民;民初地方实力派研究(1912-1916)[D];陕西师范大学;2009年



本文编号:86779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hyflw/86779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3df09***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