扶养范围研究
本文关键词:扶养范围研究
【摘要】:扶养范围,即法律明确规定的相互存在扶养权利义务的具有亲属身份的主体范围。扶养范围不但在扶养制度、亲属制度中具有重要的地位,而且与民法其他制度、刑法制度等也有紧密的关联。但是在扶养范围的理论研讨与实践应用过程中,仍然存在许多争议问题,诸如:夫妻离婚后是否对原配偶还有扶养义务?继父母子女关系中,生父或生母与继母或继父离婚后,对受其扶养的继子女是否还有扶养的义务?曾祖父母与曾孙子女、外曾祖父母与外曾孙子女之间是否有扶养的义务?女婿是否应当赡养岳父母?儿媳是否应当赡养公婆?非亲属之间是否存在扶养义务? 通过各国立法例的比较、扶养制度的伦理观察和经济分析,可以发现扶养义务存在的根据无非有四:共同生活事实、婚姻关系、血缘联系和其他根据。法律规定存在共同生活事实的人们之间具有扶养的义务,既是对已经存在的共同生活事实的反映和肯定,也是对人们维持未来共同生活状态的需要。就配偶即夫妻关系而言,扶养义务是婚姻的本质要求,如果男女双方没有相互之间的扶助和供养,则绝不成其为婚姻。基于血缘联系确立亲属之间的扶养义务,是人类社会正常延续的需要。此外,扶养义务人的范围的确立还有其他方面的根据,如历史传统根据、民族文化根据、社会政策根据以及风俗习惯根据等。 关于扶养范围存在的争议问题,在完善我国扶养范围立法时宜慎重对待。由于扶养义务的存在根据主要是共同生活、相互帮助的事实或者需要,而恒久的共生、互助关系只是在一定的亲属关系之间存在,所以扶养义务人的范围仅限于亲属之间。非亲属之间的帮助义务,通常都是单向的,在理论上仅称为“救助义务”而非扶养义务,因而遗弃罪的犯罪主体限于亲属或者家庭成员为宜。由于离婚后原配偶的扶养义务也与我国的历史传统、当前的法学理论和立法、司法实践格格不入,故不宜将离婚后的原配偶扩充进扶养的范围内来;继父母子女关系是姻亲关系,双方共同生活事实持续三年以上的继父母子女之间应当赋予相互扶养的义务;由于科技发展和人们寿命增长,有必要将三亲等以上的直系血亲纳入我国扶养的范围;考虑到我国计划生育政策和继承法的规定等因素,不宜将三亲等旁系血亲纳入扶养的范围;基于婚姻共同财产制、婚姻自由和继承权等因素的考虑,直系姻亲也不应当属于扶养的范围。 在立法上,可对有关扶养范围作如下规定:“下列亲属互享受扶养权利,互负扶养义务:(一)配偶;(二)直系血亲;(三)二亲等的旁系血亲。”至于前述一定的继父母子女的扶养关系和在特定情况下生父母与养子女的扶养关系,已经包括在直系血亲范围之内,其与一般父母子女享有受扶养权利、负担扶养义务人不同之处,主要在于扶养的顺序方面,故有关继父母子女间的扶养关系和生父母与养子女的扶养关系,应在扶养顺序的内容中规定。
【关键词】:扶养 扶养范围 扶养义务 立法完善
【学位授予单位】:郑州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0
【分类号】:D923.9
【目录】:
- 摘要4-6
- Abstract6-11
- 1 引言11-14
- 1.1 选题的背景11
- 1.2 文献综述11-12
- 1.3 研究方法12
- 1.4 论文结构安排12-14
- 2 关于扶养范围的理论和实践问题14-17
- 2.1 扶养范围的含义14-15
- 2.2 扶养制度理论和实践中的争议问题15-17
- 3 扶养范围的立法例比较17-23
- 3.1 我国《婚姻法》关于扶养范围的规定17
- 3.2 国外亲属法关于扶养范围的规定17-20
- 3.3 各国有关扶养范围规定的比较分析20-23
- 4 确定扶养范围的理论根据23-30
- 4.1 共同生活事实23-25
- 4.2 婚姻关系25-26
- 4.3 血缘联系26-28
- 4.4 其他根据28-30
- 5 关于扶养范围争议问题的探讨30-50
- 5.1 离婚后原配偶的扶养义务30-36
- 5.2 继父母子女之间的扶养义务36-40
- 5.3 三亲等以上直系血亲的扶养义务40-42
- 5.4 三亲等旁系血亲的扶养义务42-45
- 5.5 直系姻亲的扶养义务45-50
- 6 结语50-51
- 参考文献51-53
- 致谢53-54
-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研究成果54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徐伟;遗弃罪何去何从浅析[J];台声.新视角;2005年04期
2 任彦君;;遗弃罪中扶养义务的诠释——由一则案例引发的思考[J];华北水利水电学院学报(社科版);2007年05期
3 牧磊;马冬梅;;合法夫妻虽离散 互相扶养有义务[J];兵团建设;2009年16期
4 胡永兵;;试论遗弃罪的客观要件[J];法制与社会;2011年09期
5 李化武;;遗嘱继承中的一个重要原则[J];政治与法律;1985年04期
6 ;弟弟成年后生活不能自理,,哥哥应否承担抚养义务[J];民主与法制;2007年06期
7 李欣;;分居多年的妻子能否要求丈夫支付扶养费[J];婚姻与家庭(性情读本);2011年05期
8 高留志,于志强;扶养制度的伦理分析[J];云南大学学报(法学版);2005年04期
9 吴学斌;;现行刑法体系下遗弃罪内涵的重新建构[J];河北法学;2006年09期
10 朱波;;老汉坚持“AA”制被判月付400元[J];老同志之友;2010年0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郭欣欣;;论家庭法对特殊家庭关系的规制[A];吉林省行政管理学会“提高政府执行力”学术研讨会论文集(《吉林政报》2009·理论专刊)[C];2009年
2 张习桥;;家庭与老年人养老探讨[A];家庭、健康、和谐研讨会论文摘要集[C];2005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浙江省玉环县人民法院 李艳芬 田春勇;浅析婚内扶养义务的履行[N];人民法院报;2009年
2 罗新祥;与患精神病妻子离婚丈夫是否要承担扶养义务[N];法治快报;2009年
3 ;浅谈夫妻间的扶养义务[N];江苏法制报;2005年
4 陈健;离婚时如何处理继父母子女间的关系[N];江苏经济报;2011年
5 王贵宏 袁昕明 整理;妻子得了病 丈夫要扶养[N];人民法院报;2009年
6 北京市延庆县人民法院 徐应举;继父母子女间权利义务的产生与解除[N];人民法院报;2004年
7 阿君;夫妻间有互相扶养义务[N];农民日报;2006年
8 王燕;离婚诉讼期间夫妻仍有扶养义务[N];江苏经济报;2003年
9 沈杨;配偶应先于子女承担扶养义务[N];人民法院报;2001年
10 邓书云;夫妻财产约定不影响相互扶养义务[N];中国妇女报;2002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李俊;离婚救济制度研究[D];西南政法大学;2006年
2 姜茹娇;国际私法中损害赔偿法律适用问题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06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冯献彬;扶养范围研究[D];郑州大学;2010年
2 吴琼;论我国夫妻扶养义务的履行与例外[D];海南大学;2012年
3 刘晋慧;继父母子女继承权制度完善思考[D];西南政法大学;2011年
4 邢夏雨;涉外扶养法律适用问题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1年
5 张蔚伟;论刑法中的遗弃行为[D];中国政法大学;2011年
6 黄瑾;遗弃罪主体研究[D];南昌大学;2008年
7 赵承岭;遗弃罪研究[D];黑龙江大学;2009年
8 袁菁;论遗弃罪中的遗弃行为[D];湘潭大学;2010年
9 刘克河;遗弃罪相关问题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07年
10 王蓓;遗弃罪研究[D];湖南大学;2009年
本文编号:86843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hyflw/868436.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