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子关系确定的法律问题研究
发布时间:2017-10-07 05:28
本文关键词:亲子关系确定的法律问题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亲子关系 子女最佳利益原则推定 认领 否认 准正
【摘要】: 亲子关系应当如何在法律上确定,从近现代世界各国立法和我国现行有关法律的规定来看,千差万别。虽然各国亲子法有不同的发展程度,但早期亲子关系确定原则一般是禁止父之搜索进展至为亲的利益原则,二十世纪中期后,婚姻家庭立法深受福利国家之介入主义的影响,为了维护弱势子女权益,子女最佳利益原则最终得以确立。当今世界,亲子关系确定有一元立法模式和二元立法模式的区别。亲子关系确定的一元立法模式,即指基于自然出生的子女不受婚生与否而形成的血亲的影响,在法律上对他们一视同仁。亲子关系确定二元立法模式是指对自然血亲的子女在概念上分为婚生子女和非婚生子女,并且在立法上区别规定。从总的原则上看,,我国婚姻法关于亲子关系的确立的规定过于简单,不具体,可操作性差,不利于保障未成年子女的合法权益,在具体执行上难免发生一系列问题,使得自然子女利益难以得到切实保障。因此,我国亲子关系确定制度建议采纳一元立法模式,体现确立亲子关系的立法宗旨,和谐地处理好父母子女关系。对亲子关系的确定制度建议分为母亲的身份确定和父亲的身份确定两部分。其中父亲的身份确定制度又分为父亲身份的推定、父亲身份推定的否认、子女的准正和子女的认领制度,以排除婚生子女与非婚生子女立法上的不同。
【关键词】:亲子关系 子女最佳利益原则推定 认领 否认 准正
【学位授予单位】:湘潭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6
【分类号】:D923.9
【目录】:
- 摘要6-7
- Abstract7-10
- 引言10-11
- 第一章 亲子关系确定的立法原则11-17
- 1.1 建立亲子关系确定制度的意义11-13
- 1.1.1 亲子关系的涵义11-12
- 1.1.2 亲子关系确定制度的意义12-13
- 1.2 亲子关系确定的原则13-15
- 1.2.1 禁止父之搜索原则13-14
- 1.2.2 为亲利益原则14
- 1.2.3 子女最佳利益原则14-15
- 1.3 我国亲子关系确定的立法原则15-17
- 1.3.1 我国亲子关系确定原则的立法现状15
- 1.3.2 我国亲子关系确定的立法原则及要求15-17
- 第二章 亲子关系确定的立法模式17-30
- 2.1 亲子关系确定的一元立法模式17-21
- 2.1.1 立法结构17-18
- 2.1.2 立法的主要内容18-21
- 2.2 亲子关系确定的二元立法模式21-23
- 2.2.1 立法结构21
- 2.2.2 立法的主要内容21-23
- 2.3 我国亲子关系确定的立法模式选择23-30
- 2.3.1 我国亲子关系确定的立法模式选择的理论分歧23-28
- 2.3.2 我国亲子关系的确定应采用一元立法模式28-30
- 第三章 亲子关系确定的具体制度30-36
- 3.1 亲子关系确定的适用范围和标准30-31
- 3.1.1 亲子关系确定的适用范围30-31
- 3.2 亲子关系确定的方式和程序31-36
- 3.2.1 母亲的身份确定31
- 3.2.2 父亲的身份确定31-35
- 3.2.3 亲子关系诉讼的举证责任35-36
- 结语36-37
- 参考文献37-39
- 致谢39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8条
1 杨立新;论婚生子女否认与欺诈性抚养关系[J];江苏社会科学;1994年04期
2 孙国祥;人工生育技术的法律问题[J];南京大学学报(哲学.人文科学.社会科学版);2002年06期
3 叶新火;亲子关系诉讼中亲权鉴定的强制性分析——从两起案件的处理谈起[J];中国司法鉴定;2002年04期
4 龙宏甫;法国大革命时期关于非婚生子女生父搜索的争论[J];史学月刊;2003年06期
5 王洪;论子女最佳利益原则[J];现代法学;2003年06期
6 曾青;非婚生子女法律地位比较——以典型国家和地区为例[J];西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年03期
7 陈明侠;关于父母子女、祖孙和兄弟姐妹关系制度的完善[J];中华女子学院学报;2002年04期
8 陈雪萍,杨仲姬;我国非婚生子女准正与认领制度探究[J];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4年03期
本文编号:98719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hyflw/98719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