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法律论文 > 婚姻法论文 >

身份协议的法律问题研究

发布时间:2017-10-07 05:34

  本文关键词:身份协议的法律问题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身份关系 类型化分析 判定依据 法律效力 归责原则


【摘要】: 本文身份协议这一概念的提出源于新合同法第二条规定,“本法所称的合同是平等主体的自然人、法人,其他组织之间设立、变更、终止民事权利、义务关系的协议。婚姻、收养、监护有关身份关系的协议,适用其他法律的规定。”本条文第二款中的“身份关系的协议”,即为本文的研究对象——身份协议。由于身份关系是基于血缘、婚姻以及法律拟制血亲而形成的特殊关系,其内容涉及到身份关系及基于身份关系而形成的财产关系,并不直接体现为财产利益关系,而合同法主要调整的是以直接财产利益为客体的权利义务关系,故不能适用合同法有关规定来调整有关身份关系的协议。同理,违反身份协议,也就不能当然的适用合同法有关违约责任的规定。 身份关系是一个纷繁复杂且庞大的系统,从总体上来讲它包括血亲关系和婚姻关系。血亲关系从血缘关系上分为直系血亲和旁系血亲,而不管是直系血亲还是旁系血亲,又统称为自然血亲。在本文中涉及到的主要是直系血亲。排除自然血亲,在法律上还存在一种特殊的拟制血亲。对于血亲关系的法律规定以强制性规范为主,特别是在身份关系方面,法律没有明文赋予关系当事人之间自由协商的权利,由此违反法律禁止性规定的达成的协议本身归于无效。而在财产关系方面,法律也并未作禁止性的规定,自由约定的可自愿履行,但一方不履行协议约定的也不可要求法律强制执行,因纠纷产生诉讼的,法律会依据相关法律作出相应的处理。拟制血亲关系和婚姻关系中,法律在某些方面赋予了身份关系当事人自由协议的权利,这也是合同法第2条第2款的真正所指,也是本文身份协议的研究对象。由于法律赋予了其自由权利,说明在法律上承认其存在,因此对身份协议才有研究的必要和意义。 由于身份协议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对身份关系作出约定的同时,也会伴随着出现财产关系的约定,基于身份关系协议的特殊性,身份协议主要适用婚姻法来调整,在婚姻法没有规定或规定不详的情况下,可准用民法通则及其他相关的法律。与此同时,针对调整身份协议的各部门法之间存在的一些冲突和不足,提出了一些制度上的改进。
【关键词】:身份关系 类型化分析 判定依据 法律效力 归责原则
【学位授予单位】:河北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0
【分类号】:D923.9
【目录】:
  • 摘要5-6
  • Abstract6-10
  • 导言10-12
  • 第1章 身份协议的法律界定12-19
  • 1.1 身份协议涵义的界定12-14
  • 1.2 身份协议的特征14-17
  • 1.2.1 身份协议的基本特征14-15
  • 1.2.2 身份协议的特殊性15-17
  • 1.3 研究意义17-19
  • 第2章 身份协议的类型化分析19-32
  • 2.1 血亲关系19-24
  • 2.1.1 赡养协议19-21
  • 2.1.2 抚养协议21-22
  • 2.1.3 收养协议22-24
  • 2.2 婚姻关系24-27
  • 2.2.1 离婚协议24-25
  • 2.2.2 夫妻忠诚协议25-27
  • 2.3 同居关系27-29
  • 2.4 判定依据29-32
  • 第3章 身份协议的效力及违反身份协议的责任承担32-42
  • 3.1 身份协议的效力32-37
  • 3.1.1 血亲关系协议的效力32-35
  • 3.1.2 婚姻关系协议的效力35-36
  • 3.1.3 同居关系协议的效力36-37
  • 3.2 身份协议的责任承担37-42
  • 3.2.1 归责原则37-38
  • 3.2.2 违反身份协议的责任定性38-40
  • 3.2.3 责任承担的方式40-42
  • 第4章 我国有关身份协议的立法现状及其完善42-48
  • 4.1 立法现状42-43
  • 4.2 调整身份协议的法律制度改进43-48
  • 结束语48-49
  • 参考文献49-51
  • 致谢51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胡苷用;;法学教育必修课程设置的理论与现实之问——基于实证方法对婚姻法课程设置的求证[J];吉林公安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1年03期

2 ;[J];;年期

3 ;[J];;年期

4 ;[J];;年期

5 ;[J];;年期

6 ;[J];;年期

7 ;[J];;年期

8 ;[J];;年期

9 ;[J];;年期

10 ;[J];;年期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本报记者 王春霞;宋秀岩拜访著名婚姻法学家巫昌祯教授[N];中国妇女报;2010年

2 本报记者 谢良兵 实习记者 甘尚念;婚姻法新解:房子惹的祸[N];经济观察报;2011年

3 南方周末记者 苏永通 南方周末实习生 房珊珊 童菲菲;婚姻法新规则的幕后斗争[N];南方周末;2011年

4 ;专家:婚姻法解释并未偏袒男方[N];新华每日电讯;2011年

5 本报记者 范传贵 本报实习生 严寒梅;婚姻法“新解释”应重视中国现实[N];法制日报;2011年

6 记者 张先明;最高人民法院出台《婚姻法解释(三)》[N];人民法院报;2011年

7 本报记者 刘炜 特约撰稿 张宁;婚姻法司法解释(三)引热议 情感和金钱能否得开?[N];民主与法制时报;2011年

8 北京市怀柔区人民法院 夏阳;《婚姻法解释(三)》依然忽视农村妇女[N];人民政协报;2011年

9 江滨;呼吁设立反家庭暴力法[N];中国人口报;2003年

10 本报记者 翟倩;一个值得关注的社会问题[N];中国社会报;2000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刘增;婚姻契约观念的限度与嬗变[D];吉林大学;2012年

2 李慧波;新中国十七年(1949-1966)北京市婚姻文化嬗变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12年

3 孙艳军;我国夫妻财产制的发展趋势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12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秦芳;身份协议的法律问题研究[D];河北大学;2010年

2 徐光锋;论婚姻法定位之研究[D];郑州大学;2012年

3 谭娜娜;建国初期我国婚姻立法及其实践研究(1949-1956)[D];天津商业大学;2011年

4 盛涨龙;论法律与社会间的紧张、疏离与相互影响[D];云南大学;2012年

5 袁乐乐;我国离婚经济补偿制度研究[D];北京化工大学;2011年

6 彭黎;社会性别视角下的婚姻家庭立法理念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0年

7 姜冬梅;论夫妻债务的认定[D];大连海事大学;2010年

8 张祺炜;藏族婚姻家庭法律制度的变迁与调适[D];中央民族大学;2010年

9 王文玉;论夫妻忠诚协议[D];北京化工大学;2011年

10 黄大可;离婚损害赔偿制度实务研究[D];黑龙江大学;2011年



本文编号:98723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hyflw/98723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e7ea7***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