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银行监管法律制度研究
本文关键词:互联网银行监管法律制度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2015年我国首家纯互联网银行正式开门营业,没有物理网点的纯粹线上运营模式可谓首开先河。互联网银行突破了传统银行经营时间和空间的界限,为实现普惠金融以及完善银行服务带来了新的契机。但是互联网银行没有营业网点,在贷款时突破了现行规定所要求的“面签”制度,其所运用的大数据云系统的安全性也有待考察。消费者能否接受此种模式,互联网银行能否承担起建设普惠金融的重任都是在其建立以后出现的问题。鉴于此,应当在现有法律框架之上,建立起互联网银行监管法律体系。本文一共分为五个部分。绪论部分总结了研究目的及意义、国内外研究现状和研究方法与创新。通过这一部分将本文撰写的背景进行一定介绍。第一章阐述了互联网银行的界定以及营业特点,随着时代的发展,科技的创新互联网银行的定义也随之变化。因此首先要厘清每个阶段互联网银行的概念。独特地运营模式是纯互联网银行的最大特点,不论是安全性风险还是法律风险都是由其独特地运营模式所引发,因此在定义明确之后,另一个重要问题就是总结互联网银行的特点。目前我国还有两种运用互联网经营的金融机构,一种是传统银行网上银行业务,另一种则是P2P贷款业务。因其与互联网银行存在共性,本文将它们与互联网银行分别进行对比,分析他们目前运营中存在的主要风险以及监管措施,以供参照。第二章阐述现阶段我国互联网银行发展所存在的问题。互联网银行的运营风险相比一般银行更加复杂繁多,因此在这一部分笔者总结了我国互联网银行将来可能产生的风险以及这些风险所导致的监管方面的问题。第三章介绍了美国和日本互联网银行发展的现状以及监管规则。美国与日本对于互联网银行的监管制度臻于成熟,监管方式呈现出自由放任与政府主导两种不同的样态。这一部分首先讨论这两国互联网银行的特点,再对监管方式进行探讨,希望借鉴当中的监管经验建立我国的监管体系。第四部分主要是针对第二部分问题的解答,结合我国现行的主要银行监管法进行完善,提出具体的监管建议,以期建立起互联网银行监管法律体系,更好地防范互联网银行经营当中可能出现的风险。
【关键词】:互联网银行 银行监管 互联网金融
【学位授予单位】: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D922.281
【目录】:
- 摘要3-4
- Abstract4-8
- 绪论8-11
- 一、论文的研究目的及意义8-9
- 1、研究目的8
- 2、研究意义8-9
-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9-10
- 1、国内研究现状9
- 2、国外研究现状9-10
- 三、论文主要研究方法与创新10-11
- 1、研究方法10
- 2、本文创新10-11
- 第一章 我国互联网银行发展的现状11-16
- 一、互联网银行的界定11-14
- 1、互联网银行与网上银行业务比较12-13
- 2、互联网银行与P2P贷款业务13-14
- 二、互联网银行的经营模式及特点14-16
- 1、纯粹网络运营,,不设实体网点14
- 2、方便快捷的服务,运营成本下降14
- 3、以小存小贷为主要客户目标14-15
- 4、依托大数据时代下的征信体系开展业务15-16
- 第二章 我国互联网银行监管中存在的问题16-18
- 一、互联网银行的特殊风险分析16-17
- 1、远程开户风险16
- 2、个人征信体系下的信息安全风险16-17
- 二、互联网银行发展中存在的问题17-18
- 1、存款竞争处于劣势17
- 2、普惠金融功能难以实现17-18
- 第三章 美国与日本互联网银行监管法律制度的比较与借鉴18-23
- 一、美国互联网银行及其监管18-20
- 1、美国互联网银行18-19
- 2、美国互联网银行监管19-20
- 二、日本互联网银行及其监管20-23
- 1、日本互联网银行20-21
- 2、日本互联网银行的监管21-23
- 第四章 完善我国互联网银行监管法律制度的建议23-29
- 一、明确监管部门与监管原则23-26
- 1、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主导下的协同监管23-24
- 2、互联网银行的监管原则24-26
- 二、促进建立个人征信系统,加强信息安全监管26-29
- 1、个人征信系统的建立26-27
- 2、加强个人信用信息的保护27-29
- 结语29-30
- 参考文献30-33
- 致谢33-34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黄晓燕;论完善证券监管法律制度的指导原则[J];运城学院学报;2005年01期
2 王后春;;金融监管法律制度分析——效率视角之解读[J];经济问题探索;2006年04期
3 王冰;;论我国金融监管法律制度的完善[J];理论导刊;2006年11期
4 燕晓霞;佴澎;;刍议金融监管法律制度的完善[J];法制与社会;2008年33期
5 李国际;;金融全球化趋势下我国金融监管法律制度的完善[J];特区经济;2008年11期
6 徐江萍;宋俊;;完善我国网络银行监管法律制度[J];无锡商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年01期
7 徐江萍;宋俊;;完善我国网络银行监管法律制度[J];河北金融;2008年02期
8 赵莉;李强;张伟;;对我国银行监管法律制度的思考[J];山西省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9年01期
9 黄彪;周荣;;次贷危机与我国银行业监管法律制度[J];中共山西省委党校学报;2009年04期
10 刘灿;;国际金融危机对重构我国金融监管法律制度之启示[J];中国商界(下半月);2010年05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6条
1 罗汉妮;;论我国食品安全监管法律制度的完善[A];当代法学论坛(2011年第4辑)[C];2011年
2 赵娇婷;沈美娇;;从“三鹿奶粉”事件论我国的食品监管法律制度完善[A];创新沈阳文集(C)[C];2009年
3 卢劲松;;我国保险资金运用监管法律制度的缺失及其完善[A];中国商法年刊(2007):和谐社会构建中的商法建设[C];2007年
4 孙强;周海涛;;WTO体制下我国保险监管法律制度的完善[A];《WTO法与中国论坛》文集——中国法学会世界贸易组织法研究会年会论文集(三)[C];2004年
5 孙强;周海涛;;WTO体制下我国保险监管法律制度的完善[A];《WTO法与中国论坛》文集——中国法学会世界贸易组织法研究会年会论文集(四)[C];2005年
6 商登珲;;我国网络银行监管法律制度研究[A];金融法学家(第五辑)[C];2013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记者 胡建辉;建立最严格食药安全监管法律制度[N];法制日报;2013年
2 李爱君;金融安全和金融监管法律制度[N];光明日报;2009年
3 合肥市商业银行 丁满节;完善银行业监管法律制度的构想[N];金融时报;2003年
4 李正旺 许传华 马丽;完善银行业监管的法律制度[N];湖北日报;2003年
5 本报两会特派记者 李涛 牛春安 喻林宏;进一步完善进口婴幼儿配方奶粉监管法律制度[N];中国食品安全报;2014年
6 杭州娃哈哈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兼总经理 宗庆后;完善进口婴幼儿配方奶粉监管法律制度[N];中华工商时报;2014年
7 本报特派记者 王小萱 李松;进口婴幼儿配方奶粉监管法律制度有待完善[N];中国食品报;2014年
8 张世君 常立;向国外中小企业板学什么[N];经济日报;2004年
9 记者 袁名富;建议成立金融监管局[N];中国经济时报;2009年
10 全国人大代表 杭州娃哈哈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兼总经理 宗庆后;关于进一步完善进口婴幼儿配方奶粉监管法律制度的建议[N];消费日报;2014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岑雅衍;中国债券市场监管法律制度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09年
2 李龙筠;论我国融资租赁监管法律制度[D];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06年
3 王小丽;股票和股指期货跨市场监管法律制度研究[D];安徽大学;2012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饶琴;我国网络银行监管法律制度的研究[D];南昌大学;2009年
2 吴迪;论我国金融监管法律制度的完善[D];中国石油大学;2010年
3 都雪莹;跨国资产证券化风险监管法律制度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10年
4 孙聂娟;我国寿险资金投资监管法律制度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07年
5 牛艳冰;我国证券监管法律制度的分析[D];吉林财经大学;2010年
6 王美惠;我国银行监管法律制度研究[D];黑龙江大学;2011年
7 李营;我国网络广告监管法律制度研究[D];重庆大学;2013年
8 周稚森;社保基金监管法律制度的完善[D];海南大学;2015年
9 魏祥胜;我国慈善组织监管法律制度研究[D];重庆大学;2015年
10 原兴男;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金融监管法律制度研究[D];重庆大学;2015年
本文关键词:互联网银行监管法律制度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31427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jingjifalunwen/31427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