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法律论文 > 经济法论文 >

有限责任公司股东除名之诉的法律适用研究

发布时间:2017-04-18 09:10

  本文关键词:有限责任公司股东除名之诉的法律适用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有限责任公司不同于股份有限公司,有限责任公司兼具有人合性与资合性的特点,在我国国民经济发展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由于有限责任公司人合性与资合性兼具的特点,所以在公司日常的运营与发展的过程当中股东之间难免会产生矛盾与冲突。如何快速高效的维护公司的运营与发展,进而保护公司股东的合法利益,这不仅对有限责任公司的发展至关重要,而且在维护我国国民经济的稳定与健康发展中也显得尤为重要。毫无疑问,在我国现有的法律框架之下,有限责任公司的股东除名制度在维持公司正常运转、解决公司矛盾纠纷、保护股东之间的共同利益上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2011年2月,我国《公司法司法解释三》规定了特殊情形下的股东除名的规则,该项规则不仅完善了我国的公司制度,而且对于快速解决公司与股东之间的矛盾,维护国民经济的稳定与发展,具有显著的积极意义。但是该项规则规定的内容过于简单,该规则对于除名事由的规定过窄、对除名的具体操作程序以及后续的股权处理等具体的操作问题都没有涉及,所以该项规则还有很大的完善的空间。笔者从司法实践的角度,通过对相关案例进行分析,进而提出对股东除名制度立法完善上的建议。本文除了导言和结语的部分外,主要从下面三个部分对我国的有限责任公司的股东除名制度进行论述。第一部分,对有限责任公司股东除名制度在理论上进行一般性的分析。该部分首先从我国股东除名制度的内涵与制度价值的角度进行分析,通过内涵与制度价值的分析,我们可以得出建立一个完善的股东除名制度是很有必要性的结论。其次介绍了我国股东除名制度的立法现状,对我国有限责任公司股东除名制度的立法现状进行了一般性的介绍,旨在对下文我国出现的有限责任公司的案例进行分析做铺垫。第二部分,对有限责任公司股东除名之诉进行司法实证研究。该部分主要通过案例分析的形式进行论述,对典型的案例进行具体的分析与介绍,对非典型案例进行归纳和总结,根据具体案例反映出的问题进而总结出我国股东除名制度在司法实践中存在哪些问题。笔者通过对案例反映出的问题进行归纳与分析,希望对我国股东除名制度的完善贡献一份力量。第三部分,对我国有限责任公司股东除名制度的构建与完善提出笔者的建议。该部分根据前述案例所反映出的问题,有针对性的对我国有限责任公司的股东除名制度现有的缺陷进行理论上的分析,主要从三个大方面对我国的股东除名制度提出完善的建议与方法。
【关键词】:有限责任公司 股东除名 股东除名之诉
【学位授予单位】:华东政法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D922.291.91
【目录】:
  • 摘要2-4
  • Abstract4-9
  • 导言9-11
  • 第一章 有限责任公司股东除名制度的一般分析11-16
  • 第一节 股东除名制度的概况11-14
  • 一、除名制度的内涵11-12
  • 二、股东除名制度的重要的制度价值12-14
  • 第二节 我国股东除名制度的立法改革和现状14-16
  • 第二章 我国股东除名之诉的司法实证研究16-28
  • 第一节 我国有限责任公司股东除名的典型案例16-19
  • 第二节 我国股东除名之诉的司法裁判分析19-24
  • 一、我国股东除名之诉的案件类型19
  • 二、几类案件的司法实证情况分析19-24
  • 三、我国有限责任公司股东除名的司法裁判程序24
  • 第三节 我国有限责任公司股东除名制度存在的一些问题24-28
  • 一、除名事由过于狭窄25
  • 二、章程除名条款理解不同,导致除名结果不同25-26
  • 三、缺乏具体可操作的程序,导致裁判不统一26
  • 四、除名后的股权善后处理程序规定不健全26-28
  • 第三章 我国股东除名规则的设计构想28-35
  • 第一节 对除名事由的审查28-30
  • 一、违反股东出资义务的行为28-29
  • 二、章程中约定的除名事由29-30
  • 第二节 对除名程序性事项的审查30-31
  • 一、前置催告程序30-31
  • 二、除名决议31
  • 第三节 被除名股东股权的处置31-33
  • 一、被除名股东股权的转让32
  • 二、股权价值的评估32-33
  • 第四节 小结33-35
  • 结语35-36
  • 参考文献36-40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晓鹏,兰霞;公司资本信用及相关问题检讨[J];广西青年干部学院学报;2004年01期

2 邓江秀;;探寻公司强制规范的合理边界——读《重思公司资本制原理》[J];法人杂志;2005年04期

3 严名平;公司资本权属探讨[J];湖湘论坛;1999年02期

4 辛文;韩尚锟;蒋国亮;;论我国公司资本的法律规制[J];法制博览(中旬刊);2014年04期

5 傅穹;公司资本制生成的初始动因——从公司参与人之间的利益冲突观察[J];行政与法;2003年11期

6 胡国成;公司的崛起与美国经济的发展(1850—1930)[J];美国研究;1993年03期

7 傅穹;公司资本信用悖论[J];法制与社会发展;2003年05期

8 周喻;;浅析公司资本诉讼的成因[J];法制与社会;2009年33期

9 佐藤孝弘;;从社会责任角度设计中国公司治理[J];公司法律评论;2007年00期

10 王振锋,解树江;论代理问题与公司治理[J];北京行政学院学报;2000年0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徐晓松;;论中国公司资本的严格监管与放松监管[A];中国商法年刊第三卷(2003)[C];2003年

2 朱圆;;美国公司治理机制的晚近发展[A];吉林省行政管理学会“加强体制机制创新,,建设服务型政府”研讨会论文集(《吉林政报》2008·理论专刊)[C];2008年

3 喻胜云;;论公司最低资本确定之函数原理[A];中国新时期思想理论宝库——第三届中国杰出管理者年会成果汇编[C];2007年

4 张民安;;公司设立制度研究[A];中国商法年刊第二卷(2002)[C];2002年

5 杨仕林;;公司负责人产生之法律缺陷研究[A];中国民商法实务论坛论文集[C];2001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南京大学法学院教授 范健;浅析公司资本登记制度改革后的信用责任体系[N];中国工商报;2014年

2 张钦润 张江涛;发起人对公司的资本充实责任[N];人民法院报;2005年

3 北京商报记者 卢扬 实习记者 沈艳宇;影视公司资本热被泼冷水[N];北京商报;2014年

4 ;如何看待公司设立的法律效力[N];中国企业报;2006年

5 ;公司能否要求职工退股?[N];信息时报;2003年

6 联合证券 杨伟聪;借力股改资产重组助推上市公司可持续发展[N];中国证券报;2006年

7 本报记者  陈劲;券商公司治理渐入正轨[N];中国证券报;2006年

8 李阳丹邋邢佰英;七公司前三季度业绩预喜[N];中国证券报;2008年

9 西南证券研发中心 董军艳;资本运作效益凸现[N];证券时报;2001年

10 本报见习记者 肖怀洋;浙江新政放宽小贷公司融资渠道 三路径通向港股[N];证券日报;2012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傅穹;重思公司资本制原理[D];中国政法大学;2003年

2 曾小龙;上市公司分类监管研究[D];中南大学;2010年

3 何兰萍;动荡中的扩张——晚清外商在华工业之若干分析[D];上海社会科学院;2010年

4 陈红;公司表外负债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06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陈骞;DS公司峨眉山国际度假区金融解决方案的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15年

2 王骁奕;新公司法背景下公司资本犯罪立法探究[D];上海社会科学院;2015年

3 王勋;有限责任公司股东资格继承法律问题探析[D];兰州大学;2015年

4 孙勃;E气动公司发展战略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14年

5 王彤;有限责任公司股东除名制度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15年

6 王用平;我国中小型寿险公司发展策略研究[D];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15年

7 郑兴燕;G证券公司融资渠道研究[D];广西大学;2015年

8 陆晖;我国公司设立瑕疵的救济及制度完善[D];宁波大学;2015年

9 艾晓燕;有限责任公司股东强制分配股利之诉研究[D];复旦大学;2014年

10 朱睿;论资本认缴制度架构下公司债权人利益的保护[D];华东政法大学;2015年


  本文关键词:有限责任公司股东除名之诉的法律适用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31452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jingjifalunwen/31452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35ea0***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