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证券公司资产证券化风险隔离机制法律问题研究
发布时间:2017-03-25 22:13
本文关键词:我国证券公司资产证券化风险隔离机制法律问题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2014年11月,我国证券公司资产证券化的主要法律依据《证券公司及基金管理公司子公司资产证券化业务管理规定》的修订出台,使起源于上世纪70年代的资产证券化这一结构化融资方式再次成为人们的关注焦点,证券公司也纷纷将其视为创新业务发展的重大契机。在面临盘活存量资产的迫切压力下,资产证券化对于扩大我国中小企业的融资渠道,提高资产流动性能够起到巨大的推动作用。然而资产证券化产品作为金融衍生产品的一种,同样有利有弊。美国2008年金融危机的爆发更是让人们重新意识到了风险控制的重要性。风险隔离机制作为资产证券化的重要保障,主要包括两个部分:即破产隔离与真实出售,作为资产证券化过程的核心,其构建之初就是为了降低市场风险、保护投资者利益。本文共分为四个部分对我国证券公司资产证券化风险隔离机制进行了法律层面的分析研究。第一部分首先对资产证券化的概念进行了法律上的阐释,并将起源于美国的资产证券化从一般运作流程、各方交易主体、基本交易结构等方面进行了简单介绍,并阐述了资产证券化风险隔离机制中涉及的主要法律问题;第二部分首先对我国的资产证券化发展进程进行了梳理,之后结合我国当前的立法现状,在理清我国证券公司资产证券化的运作模式后,从参与主体、基础资产、特殊目的载体、信用增级、监管方式、信息披露等方面进行了重点解读;第三部分分别对风险隔离机制构建的两个关键点——“破产隔离”与“真实出售”进行了法律分析,并从资产支持专项计划的法律定位、证券公司与投资者的关系、判断真实出售的一般参考标准等方面进行了重点讨论与研究;第四部分主要从SPV的法律形式完善、真实出售的标准制订以及监管方式的改革创新等三个方面提出了我国证券公司资产证券化风险隔离机制构建的完善思路,以促进我国资产证券化的健康良性发展。
【关键词】:证券公司资产证券化 风险隔离 破产隔离 真实出售
【学位授予单位】:山东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D922.287
【目录】:
- 摘要6-7
- Abstract7-9
- 引言9-11
- 一、资产证券化概述11-15
- (一)、资产证券化的法律界定11-12
- (二)、资产证券化的一般流程及交易结构12-13
- (三)、资产证券化过程中涉及的主要法律问题13-15
- 二、我国证券公司资产证券化的法律规制15-21
- (一)、我国证券公司资产证券化的发展进程15-16
- (二)、证券公司资产证券化的运作模式16-21
- 1、参与主体17-18
- 2、基础资产18
- 3、特殊目的载体18
- 4、信用增级18-19
- 5、监管方式19
- 6、信息披露19-21
- 三、风险隔离机制构建的两个关键——“破产隔离”与“真实销售”21-27
- (一)、“破产隔离”的实现21-24
- 1、SPV的法律形式21-22
- 2、我国“资产支持专项计划”及其法律分析22-23
- 3、证券公司与投资者之间的法律关系23-24
- (二)、“真实出售”的法律界定24-27
- 1、交易双方的真实交易意图24-25
- 2、交易双方对追索权的设定25
- 3、超额权益的分配25-26
- 4、交易价格是否公允、合理26
- 5、转让协议中关于回购的法律安排26-27
- 四、我国证券公司资产证券化风险隔离机制构建的完善思路27-31
- (一)、完善专项计划的配套立法,创设新的SPV形式27-28
- (二)、制定可供参考的真实出售实现标准28-29
- (三)、优化监管体系,转变监管方式29-31
- 结语31-32
- 参考文献32-35
- 致谢35-36
- 附件36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李尚公,沈春晖;资产证券化的法律问题分析[J];法学研究;2000年04期
2 束学岭;曹崇延;;我国企业资产证券化中破产隔离与真实销售研究[J];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01期
本文关键词:我国证券公司资产证券化风险隔离机制法律问题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26786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jinrfa/26786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