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法律论文 > 金融法论文 >

论银行业金融消费者权益的保护

发布时间:2017-03-26 01:14

  本文关键词:论银行业金融消费者权益的保护,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2008年金融危机发生后,美、英、澳等国家都对本国的监管制度进行了调整,虽然措施不同,但共通之处在于都加强了对金融消费者权益的保障。我国的银行消费者虽在此次金融危机中受损不大,但近年来发生的银行机构与消费者之间的纠纷使得银行消费者的保护问题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银行消费者相对银行处于弱势地位、法律制度的不健全、纠纷解决机制的缺乏使银行消费者的权益受到了很大的损害,加强对银行消费者权益的保护工作在我国也显得越来越急迫。 本文通过消费者、银行业金融消费者等概念的解析界定了银行业金融消费者的内涵和外延。同时又从经济学、社会学和法学的一般理论出发论证了对银行业金融消费者进行保护的理论基础,又从我国目前银行业消费者权益保护的实践出发分析了消费者权益受损主要是集中在公平交易权、隐私权、知情权这些对银行消费者而言最为基础的权利领域,相对英美等国而言,我国也没有关于冷静期制度的相关规定,这就使我国的银行消费者可能因为冲动消费或盲目投资而受损。针对这些情况笔者对美国、英国和澳大利亚在监管体制、监管机构、法律体系和纠纷解决机制等方面情况进行了介绍,从中总结出我国可以在金融体制改革中加以借鉴的内容。在论文的最后提出了笔者在消费者权益保护方面的建议:完善银行消费者保护相关的法律制度、建立独立的金融消费者保护机构、强化监管机构和银行业协会在银行消费者保护方面的职责及建立多元化的纠纷解决方式。 本文主要从四个方面展开: 第一部分是对银行消费者相关概念的解析:主要界定了消费者和银行消费者的概念、消费者与投资者的区别、一般的银行消费者及特殊的银行消费者的区别。 第二部分主要通过分析经济学领域中信息不对称理论、社会学领域中的社会分层理论以及法学领域中的一般理论对消费者的弱势地位及金融交易里大量格式合同的运用,这些构成了对银行业金融消费者进行保护的理论基础。 第三部分论述了目前在我国金融交易中消费者权益受损主要集中在公平交易权、隐私权和知情权,,同时我国有关消费者权益保护的法律中也没有关于后悔权的相关规定。而我国银行消费者的权益之所以受损的主要原因在于制度层面缺乏对银行消费者权益的特别保护、银监会和银行业协会没能采取有效的措施来保护消费者利益、银行与消费者之间一旦产生纠纷没有有效的诉讼外的纠纷解决方式,我国的金融消费者教育没能跟上金融行业发展的速度。 第四部分是银行消费者保护法律问题及经验借鉴:通过分析美国、英国、澳大利亚银行消费者保护中的相关法律制度措施,重点分析了危机发生后针对银行消费者保护问题所采取的改革措施,提炼出可供我国借鉴的经验。 第五部分提出了对我国银行消费者权益进行保护的建议:在对我国银行消费者保护现状进行分析及借鉴美、英、澳三国改革经验的基础上,我国应该首先加强制度建设、强化监管机构及行业自律机构的消费者保护义务。同时明确银行机构的消费者保护的责任。最后还要建立多元化的纠纷解决机制,以确保银行消费者在权益受损时能得到及时的救助。
【关键词】:银行消费者 权益 法律保护
【学位授予单位】:华南理工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3
【分类号】:D922.281
【目录】:
  • 摘要5-7
  • Abstract7-11
  • 第一章 绪论11-14
  • 第二章 概念的界定14-18
  • 第一节 消费者的概念14-15
  • 第二节 银行业金融消费者的概念15-17
  • 一、 银行消费者和银行客户16
  • 二、 一般的银行消费者和特殊的银行消费者16-17
  • 第三节 权益和金融消费者权益的概念17-18
  • 第三章 对银行消费者进行保护的理论分析18-24
  • 第一节 银行消费者保护的经济学理论基础18-19
  • 第二节 银行消费者保护的社会学理论基础19-20
  • 第三节 银行消费者保护的法学理论基础20-24
  • 第四章 银行消费者权益保护存在的问题及原因24-33
  • 第一节 我国银行业金融消费者权利受损情况分析24-27
  • 一、 银行消费者公平交易权的受损情况24-25
  • 二、 银行消费者后悔权的缺失25
  • 三、 银行消费者隐私权的受损情况25-27
  • 四、 银行消费者知情权的受损情况27
  • 第二节 我国银行业金融消费者权益受损的原因浅析27-33
  • 一、 制度层面上缺乏对银行消费者权益的关注27-28
  • (一) 《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存在的问题28
  • (二) 《商业银行法》及《银行业监督管理法》存在的问题28
  • 二、 监管机构没能采取有效的消费者保护措施28-30
  • 三、 银行与消费者之间的纠纷缺乏有效的争议解决机制30-32
  • 四、 银行消费者教育的缺失32-33
  • 第五章 国外银行消费者权益保护的经验33-41
  • 第一节 美国对银行消费者权益的保护33-35
  • 一、 银行业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的法律规范33-34
  • 二、 银行消费者权益保护的机构设置34
  • 三、 金融消费者保护的权益救济机制34
  • 四、 危机后加强对消费者的保护力度34-35
  • 第二节 英国对银行消费者权益的保护35-38
  • 一、 银行业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律体系35-36
  • 二、 英国的金融巡视员制度(FOS)36-37
  • 三、 危机发生后的改革措施37-38
  • 第三节 澳大利亚对银行消费者权益的保护38-39
  • 一、 监管机构的体制安排38
  • 二、 澳大利亚银行消费者教育38-39
  • 三、 多元化的纠纷解决机制39
  • 第四节 国外相关制度经验对我国的启示39-41
  • 第六章 对完善我国银行消费者权益保护的建议41-53
  • 第一节 完善银行消费者保护的相关法律制度41-44
  • 一、 提高银行业消费者权益保护的立法层次41
  • 二、 保障银行业消费者的公平交易权41-42
  • 三、 完善后悔权制度42-43
  • 四、 强化信息披露制度对金融消费者的保护43-44
  • 第二节 强化监管机构和行业自律组织对银行消费者的保护44-46
  • 一、 加强银行监管机构保护消费者的职责44-45
  • 二、 加强银行业协会在保护银行消费者权益方面的作用45-46
  • 第三节 建立独立的消费者金融保护机构46-47
  • 第四节 建立健全规范的纠纷处理程序47-53
  • 一、 建立多元化的纠纷机制47-49
  • 二、 建立专门的金融纠纷解决机构49-50
  • 三、 完善银行消费者权益纠纷的民诉制度50-53
  • 参考文献53-56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56-57
  • 致谢57-58
  • 附件58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谈李荣;信用信息披露的法律制度研究[J];财经科学;2004年04期

2 于春敏;;消费者保护乃金融监管首要基础价值——美国金融消费者保护困局之反思[J];财经科学;2010年06期

3 于春敏;;论金融消费者的公平金融服务获得权[J];财经科学;2012年07期

4 黎四奇;;对后危机时代最后贷款人法律制度创新的思考[J];财经理论与实践;2011年04期

5 王伟玲;金融消费者权益及其保护初探[J];重庆社会科学;2002年05期

6 徐慧娟;浅述英国金融巡视员制度与消费者权益保护——兼论对我国金融监管的借鉴[J];金融论坛;2005年01期

7 邢会强;;澳大利亚金融服务督察机制及其对消费者的保护[J];金融论坛;2009年07期

8 彭真明;殷鑫;;论金融消费者知情权的法律保护[J];法商研究;2011年05期

9 邢会强;;金融消费纠纷多元化解决机制的构建与对北京的建议[J];法学杂志;2011年02期

10 邢会强;;金融危机治乱循环与金融法的改进路径——金融法中“三足定理”的提出[J];法学评论;2010年05期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王利明(作者系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N];人民法院报;2001年

2 记者 姜瑜;[N];上海金融报;2010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孙颖;消费者保护法律体系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06年


  本文关键词:论银行业金融消费者权益的保护,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26805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jinrfa/26805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eb3f3***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