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资产支持证券发行的法律监管
发布时间:2017-03-28 02:06
本文关键词:论资产支持证券发行的法律监管,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资产支持证券(Asset-Backed-Securities,简称ABS)是由特定具有稳定现金流的资产为信用支持而发行的证券,是一种新型的证券品种。资产支持证券(ABS)特指由除住房抵押贷款之外的其他资产为支持而发行的证券,而将以住房抵押贷款为支持发行的证券称为抵押支持证券(Mortgage-Backed-Securities,简称MBS)。近年来,在标准证券化基础上加入信用衍生工具产生了合成证券化(Synthetic Securitization)品种抵押债务凭证(Collateralized Debt Obligation,简称CDO)。资产证券化的三个主要品种资产支持证券(ABS)、抵押支持证券(MBS)、抵押债务凭证(CDO)既有联系又有区别,在法律规范、监管、运作模式等方面有所不同,本文主要探讨的是资产支持证券(ABS)的发行监管问题。 资产支持证券是伴随资产证券化(Securitization)这种新的融资方式而发展起来的,为银行、企业等资产所有人提供了新的融资工具,同时也为社会公众投资者提供了更加丰富的投资品种,现己成为当今国际资本市场中发展最快、最具活力的金融产品,发展成为资本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资产证券化是指将流动性较低但有稳定现金流的资产通过一定的结构设计使其独立出来,并以其信用为支持发行证券(即资产支持证券)的过程,是一种资产信用融资方式,其作为二十世纪最重要的金融创新之一,在近三十年里风靡各国资本市场,有人认为其是近代金融创新的典范,也有人认为其己成为金融发展的趋势,是一项最重要的金融工具。当前,我国资产证券化试点工作己启动,资产支持证券发行指同可待。而资产支持证券作为有别于传统证券品种的一个新的金融产品,具有许多特殊的性质和特点,给监管带来了新的问题,也是理论研究的一个新的课题。因此,本文试图回答的中心命题是:是否应将资产支持证券纳入统一的证券监管体系,如何在借鉴国外立法和监管经验的基础上,构建我国资产支持证券发行监管法律制度。 本文以资产支持证券的发行监管为主线,从法律的视角看资产证券化的关键环节产品发行,对发行监管制度和法律体系进行比较分析和系统研究,深入分析了资产支持证券的特殊性质和以信息披露为重点的监管制度,具体分析了发行登记注册、信息披露、发行后的持续报告等具体监管制度,对资产支持证券发行主体的特殊运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博士学位论文资产支持证券发行的法律监管 作机制也作了分析,在研究的基础上,从资产支持证券的特殊性和保护投资者利益 角度出发,对我国如何建立有效监管框架和法律制度提出可行的建议。对这一课题 的研究将打开一个新的视角,有助于深化对证券本质的认识,在如何处理金融创新 与证券监管的关系上能够有所启示,对资产支持证券发行监管法律制度的系统研究 也将大大丰富证券监管的内容,对我国完善监管体制和法律制度有所帮助,因此, 对这一课题的研究是具有理论价值的,对完善证券法律体系和推动资产证券化法制 建设具有重大意义。在实践上,我国于2005年3月刚刚启动资产证券化试点,而如 何通过有效的监管,规范资产支持证券发行,保护投资者权益亦成为迫切的现实问 题,我国开展资产证券化试点之初,就应致力于建立和完善监管法律制度,因此, 本文的研究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 本文得出的主要结论是:一是资产支持证券性质上应是一个新的证券品种,应 纳入证券法律体系进行监管。发行监管法律制度有利于规范和促进资产支持证券市 场的发展,应尽早建立和完善;二是在监管法制建设上,修改现有法律、法规既无 效率,也不可行,应专门立法对资产支持证券发行监管作出规定;三是在监管模式 上应建立以信息披露为中心的监管制度,既防止监管过度,窒息市场的发展,又要 避免疏于监管,积聚系统风险;四是构建资产支持证券发行监管法律架构,建立和 完善以下制度:一是注重对资产支持证券发行主体的监管,赋予其特殊的结构和运 行机制,建立风险隔离机制;二是建立注册登记发行许可制度,引入私募发行和案 架注册方式;三是建立和完善发行前、发行中、发行后的信息披露制度;四是除了 政府监管主导作用外,还需要发挥信用评级机构私人“监管者”的作用等。本文对 上述几个方面都作了不同程度的阐述,以期通过对上述各项措施和制度的研究,为 我国建立一套行之有效的资产支持证券发行监管法律制度提供些许有价值的建议。 在对资产支持证券发行监管法律问题的研究过程中,本文主要采用了比较研究、 实证分析等研究方法,其中重点运用了比较研究的方法。由于资产支持证券产生并 繁荣于美国,并且美国于2005年1月颁布了新的资产支持证券规则,因此本文在论 述资产支持证券发行监管方面重点研究了美国的制度。而在研究资产支持证券发行 主体即特殊目的机构监管方面则重点研究了美国、日本和我国台湾地区的相关制度。 关键词:资产证券化资产支持证券发行监管法律制度
【关键词】:资产证券化 资产支持证券 发行监管 法律制度
【学位授予单位】:对外经济贸易大学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5
【分类号】:D922.287
【目录】:
- 内容摘要2-6
- 目录6-10
- 引言10-14
- 一、选题动机与目的10-11
- 二、论文的创新性11-12
- 三、论文在理论上和实践上的重要意义12-13
- 四、研究方法13
- 五、论文基本结构13-14
- 第一章 资产支持证券的法律性质判断14-32
- 第一节 资产证券化的含义及法律结构14-23
- 一、资产证券化的含义14-20
- 二、资产证券化的法律结构20-23
- 第二节 资产支持证券的概念和法律性质23-31
- 一、资产支持证券的概念23-25
- 二、资产支持证券的法律性质判断25-31
- 本章小结31-32
- 第二章 资产支持证券发行监管的理论分析32-58
- 第一节 证券监管的一般理论32-43
- 一、证券监管的含义32-34
- 二、证券监管的一般理论34-43
- 第二节 监管与金融创新的关系研究43-49
- 一、金融创新的基本含义及有关理论44-47
- 二、金融创新与监管的关系47-49
- 第三节 资产支持证券与普通证券发行监管的比较49-57
- 一、资产支持证券发行监管的目标及必要性50-52
- 二、资产支持证券与监管的关系52-54
- 三、资产支持证券与普通证券在发行监管方面的异同54-57
- 本章小结57-58
- 第三章 发行监管立法模式选择58-74
- 第一节 境外两种发行监管立法模式比较58-70
- 一、分散立法模式下资产支持证券发行监管法律体系58-64
- 二、集中立法模式下资产支持证券发行监管法律体系64-70
- 第二节 采取集中立法模式建立我国发行监管法律体系70-73
- 一、境外构建资产支持证券发行监管法律体系的经验70-71
- 二、我国资产支持证券发行监管立法模式的选择71-73
- 本章小结73-74
- 第四章 对资产支持证券发行主体的监管74-101
- 第一节 资产支持证券发行主体的选择74-80
- 一、公司形式75-76
- 二、信托形式76-77
- 三、合伙形式77-78
- 四、管道形式(conduit)78-80
- 第二节 资产支持证券发行主体的设立80-86
- 一、资产支持证券发行主体设立的制度基础80-81
- 二、资产支持证券发行主体的设立81-86
- 第三节 资产支持证券发行主体对资产的合法权利问题86-90
- 一、资产支持证券发行主体获得资产的方式86-87
- 二、资产支持证券发行主体是否拥有资产合法权利的判断87-90
- 第四节 资产支持证券发行主体破产风险隔离90-95
- 一、资产支持证券发行体自身破产风险的防范90-92
- 二、发起人破产风险的隔离:防止实质合并问题92-95
- 第五节 对资产支持证券发行人的认定95-97
- 第六节 我国资产支持证券发行主体的选择97-100
- 一、特殊目的公司模式97-98
- 二、特殊目的信托模式98-100
- 本章小结100-101
- 第五章 以信息披露为中心建立发行监管制度101-129
- 第一节 资产支持证券发行监管的制度取向101-104
- 第二节 美国资产支持证券发行注册登记与持续报告监管104-115
- 一、资产支持证券发行注册的主要方式:案架注册104-106
- 二、发行过程中允许使用一定的书面材料106-110
- 三、发行后持续信息披露要求110-114
- 四、电子文档信息报送要求114-115
- 第三节 资产支持证券信息披露内容要求115-124
- 一、资产池构成和特征116-118
- 二、交易方118-122
- 三、交易结构122-124
- 第四节 我国发行注册与持续报告监管制度的构建124-127
- 一、资产支持证券监管机构的确立124
- 二、引入美国“案架注册”方式124-125
- 三、允许在发行过程中使用一定的书面材料125
- 四、完善发行前和发行后的信息披露制度125-126
- 五、引入私募发行方式126-127
- 本章小结127-129
- 第六章 评级机构在发行监管中的作用129-141
- 第一节 对资产支持证券的信用评级129-132
- 一、信用评级的一般程序129-131
- 二、对资产支持证券的信用评级131-132
- 第二节 信用评级机构在资产支持证券发行监管中的作用132-140
- 一、评级公司扮演越来越重要的私人“监管者”角色132-134
- 二、在监管中使用评级结果,,借助评级结果进行监管134-136
- 三、对信用评级机构的监管问题136-140
- 本章小结140-141
- 第七章 对我国资产支持证券发行监管的建议141-153
- 第一节 我国开展资产支持证券的实践探索和意义141-144
- 一、我国资产支持证券发行的实践探索141-143
- 二、我国推出资产支持证券产品的意义143-144
- 第二节 资产支持证券发行试点方案述评144-146
- 第三节 对我国资产支持证券发行监管的建议146-153
- 一、对资产证券化试点管理办法的评述146-149
- 二、对我国资产支持证券发行监管的建议149-153
- 结论153-155
- 主要参考文献155-165
【引证文献】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晓雪;论资产证券化中投资者权益的法律保护[D];河北大学;2011年
2 梅光辉;我国商业银行不良资产证券化的法律问题探讨[D];中国政法大学;2006年
3 张志方;国有商业银行不良资产证券化法律环境研究[D];中南大学;2007年
4 周静文;船舶证券化融资法律问题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07年
5 丁尚军;资产证券化特殊目的信托模式下投资者权益保护[D];山东大学;2007年
6 石倩;我国住房抵押贷款证券化的法律监管问题研究[D];西北大学;2009年
7 吕艳美;抵押贷款证券化博弈分析[D];首都经济贸易大学;2009年
8 张瑞佳;中国企业资产证券化破产风险隔离机制的法律问题研究[D];复旦大学;2009年
9 金淼;拟证券化基础资产选择风险的法律防范研究[D];吉林大学;2010年
10 刘娟娟;资产证券化信息披露制度研究[D];西南政法大学;2010年
本文关键词:论资产支持证券发行的法律监管,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27148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jinrfa/27148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