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绿色金融发展路径研究 ——以江苏省为例
发布时间:2021-08-21 02:20
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首次将“绿色”发展战略上升至国家高度。然而,落实生态文明建设目标,推进绿色经济的发展,仅仅依靠政府的作用是不够的,而是要“‘看不见的手’与‘看得见的手都要用好’”,政府与市场之间相得益彰,琴瑟和鸣。绿色金融应运而生,被提上了金融创新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议题。江苏省是我国经济发达省份之一,同时也是工业大省、碳排放大省,因此,研究基于江苏省的绿色金融发展路径对于形成可推广至全国的经验有一定的参考意义。首先,本文从江苏省的碳排放特征、产业结构比率入手分析江苏发展绿色金融的需求;接着,构建了一个适应江苏特征的绿色金融评价体系,选取一系列能够反映出绿色经济以及绿色金融各个方面发展情况的量化指标,在此基础上,对相关指标进行筛选与系统性归类,通过加权处理等方法,形成综合指数。用上述综合指数分别对全国30个省市的绿色发展情况和江苏、上海的绿色金融发展指数进行检验,结果表明,江苏省绿色经济指标中生态城市建设较弱,这也是后续的着力点;绿色金融发展指标中,绿色信贷、绿色债券等绿色融资比率较高,但绿色投资、碳市场相关指标较弱,绿色保险处于...
【文章来源】:南京审计大学江苏省
【文章页数】:66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绿色金融作用机制示意图
3 江苏省绿色金融发展需求分析1978 年改革开放以来,江苏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历史性的成就,GDP 连高速增长,发展质量不断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大幅提高。特别是进入 2000 年来,产业结构逐渐从“劳动密集型”向“资本密集型”转变,由“两高一剩”“绿色低碳”转型,但是纵观江苏省碳排放强度水平,可以发现,仍然处于一逐渐上升的通道之中,人均碳排放量甚至增长率逐年上升。究其原因,是因为苏尚处于工业化与城市化加速发展的进程当中,短期内无法对长期以来形成的能耗、高排放、低循环为特征的粗放式经济发展模式实现根本性转变。在这种展模式下,资源供给有限、加之环境容量日渐削减,导致了江苏工业经济发展环境资源保护之间的矛盾,对江苏未来的可持续发展提出了巨大挑战。大力发低碳经济、绿色经济已经成为了江苏改变固有“经济增长-环境污染”模式、底转变自身经济增长方式的重要突破口。
2005 22715.68752 83290.85424 1.0976654492006 23815.71523 87324.28917 1.1405993882007 25233.54008 92522.98029 1.1980186492008 25339.25729 92910.61006 1.1969931732009 26079.11955 95623.43836 1.224371812010 28502.57024 104509.4242 1.3281156972011 32377.83302 118718.7211 1.5029588692012 32640.30963 119681.1353 1.5111254462013 32990.30179 120964.4399 1.5236735092014 32095.84159 117684.7525 1.4784516652015 33426.89371 122565.2769 1.536675992016 33426.8442 122565.0954 1.532446804注:数据来源是《江苏省 2005-2016 年能源统计年鉴》、《江苏省 2005-2016 年国民经济与社会公告》经整理、计算得出。
本文编号:3354692
【文章来源】:南京审计大学江苏省
【文章页数】:66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绿色金融作用机制示意图
3 江苏省绿色金融发展需求分析1978 年改革开放以来,江苏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历史性的成就,GDP 连高速增长,发展质量不断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大幅提高。特别是进入 2000 年来,产业结构逐渐从“劳动密集型”向“资本密集型”转变,由“两高一剩”“绿色低碳”转型,但是纵观江苏省碳排放强度水平,可以发现,仍然处于一逐渐上升的通道之中,人均碳排放量甚至增长率逐年上升。究其原因,是因为苏尚处于工业化与城市化加速发展的进程当中,短期内无法对长期以来形成的能耗、高排放、低循环为特征的粗放式经济发展模式实现根本性转变。在这种展模式下,资源供给有限、加之环境容量日渐削减,导致了江苏工业经济发展环境资源保护之间的矛盾,对江苏未来的可持续发展提出了巨大挑战。大力发低碳经济、绿色经济已经成为了江苏改变固有“经济增长-环境污染”模式、底转变自身经济增长方式的重要突破口。
2005 22715.68752 83290.85424 1.0976654492006 23815.71523 87324.28917 1.1405993882007 25233.54008 92522.98029 1.1980186492008 25339.25729 92910.61006 1.1969931732009 26079.11955 95623.43836 1.224371812010 28502.57024 104509.4242 1.3281156972011 32377.83302 118718.7211 1.5029588692012 32640.30963 119681.1353 1.5111254462013 32990.30179 120964.4399 1.5236735092014 32095.84159 117684.7525 1.4784516652015 33426.89371 122565.2769 1.536675992016 33426.8442 122565.0954 1.532446804注:数据来源是《江苏省 2005-2016 年能源统计年鉴》、《江苏省 2005-2016 年国民经济与社会公告》经整理、计算得出。
本文编号:335469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jinrfa/335469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