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法律论文 > 金融法论文 >

论我国新股发行审核制度的改革与完善

发布时间:2017-06-02 09:13

  本文关键词:论我国新股发行审核制度的改革与完善,,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2012年4月证监会发布《关于进一步深化新股发行体制改革的指导意见》,正式拉开了我国新一轮新股发行体制改革的序幕。一直以来新股发行三高(高发行价、高市盈率和高超募)等问题始终困扰着我国资本市场健康稳定高效发展。随着累计投标询价制度的引入和我国新股定价机制的不断完善,作为新股发行体制中的另一项关键性因素——新股发行审核制度(以下简称新股发审制度),正逐步暴露其制度性缺陷而成为制约和阻碍我国资本市场进一步发展的瓶颈。对于新股发审制度的改革与转变引发市场各方的强烈关注。 本文立足我国资本市场法制现实,结合新股发审制度相关理论研究与我国当前证券发行市场制度实践,借鉴域外发达经济体制度经验,分析提出推进我国新股发行审核制度由核准制向注册制转变的现实路径,并辅以相关配套机制的完善,以期对我国新股发行审核制度的改革与完善有所裨益。本文首先分析了证券发审制度的内涵和外延,从理论上比较核准制与注册制的特征、适用情形与立法理念。然后从现行新股发行体制入手,梳理我国新股发审制度的历史沿革与成因,重点剖析当前核准制下新股发行审核制度的现状和弊端,进而阐释新形势下核准制对我国资本市场所造成的负面影响。接下来本文通过比较分析美国的注册制、英国的核准制、德国的注册制与核准制相结合,以及我国台湾地区由核准制转变为注册制的发展演进,从中汲取发达国家或地区证券发审制度经验,为我国相关制度的构建提供有益借鉴。基于我国证券市场的现实需求和构建多层次资本市场的发展趋势,本文进一步剖析核准制与注册制对于我国当前新股发行市场的适用性,阐释了推进新股发审制度由核准制转向注册制转变的理论依据和现实路径,并通过具体措施和相关配套机制的完善,探索构建同我国当前资本市场发展相适应的新股发行体制。 我国证券市场的建立、发展和完善正是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缩影。以市场化为基本目标,逐步推进我国新股发行审核制度的改革与完善,不仅对于我国资本市场本身具有重大意义,对于虚拟经济服务实体经济,进一步促进我国经济结构转型与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也具有深远影响。
【关键词】:新股发行审核制度 注册制 核准制 改革完善
【学位授予单位】:华东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3
【分类号】:D922.287
【目录】:
  • 摘要7-8
  • Abstract8-12
  • 绪论12-17
  • 一、研究背景和意义12-13
  • 二、研究现状梳理与分析13-15
  • 三、研究目标和方法15-16
  • 四、创新之处与不足16-17
  • 第一章 证券发行审核制度基本理论分析17-22
  • 第一节 证券发行审核制度的内涵和分类17-18
  • 第二节 证券发行审核制度的外延及比较18-22
  • 一、核准制及其特征18-19
  • 二、注册制及其特征19
  • 三、核准制与注册制的比较19-22
  • 第二章 我国新股发行审核制度的形成与局限22-32
  • 第一节 我国首次公开发行与上市一体化的新股发行体制22-24
  • 一、“新股发行”概念的缩限22
  • 二、我国首次公开发行(IPO)与上市制度22-24
  • 第二节 我国新股发行审核制度24-28
  • 一、我国新股发行审核制度历史沿革24-26
  • 二、当前新股发审制度的核心:证券发行审核委员会26-28
  • 第三节 核准制下我国新股发行审核制度的缺陷与弊端28-32
  • 一、行政干预造成新股发行上市资源的稀缺性28
  • 二、助长新股发行三高的形成28-29
  • 三、“过度包装”、“虚假披露”损害投资者利益29-30
  • 四、过于集中的发审权力易导致寻租与腐败30
  • 五、核准制下实质性审查干扰市场判断30-31
  • 六、发行审核效率低下31-32
  • 第三章 发达经济体证券发行审核制度借鉴32-40
  • 第一节 美国以注册制为主的发审制度32-34
  • 一、美国证券公开发行审核制度32-33
  • 二、美国股票上市审核制度33-34
  • 第二节 英国的核准制发审制度34-35
  • 一、由交易所行使证券发审核准权34
  • 二、英国核准制下审查的主要内容34-35
  • 第三节 德国“中间制”发审制度35-36
  • 一、场外“注册制”与场内“核准制”相结合35-36
  • 二、“注册制”与“核准制”下差异化的审核标准36
  • 第四节 我国台湾地区证券发行注册制与股票上市核准制36-37
  • 一、我国台湾地区证券发审制度变迁36-37
  • 二、我国台湾地区的股票上市制度37
  • 第五节 相关制度经验的借鉴与启示37-40
  • 一、证券市场发展程度与证券发审制度的关系37-38
  • 二、证券监管体制与证券发审制度的关系38
  • 三、证券市场结构与证券发审制度的关系38-40
  • 第四章 我国新股发行审核制度改革路径探索40-48
  • 第一节 推进新股发审制度由核准制向注册制转变的依据40-42
  • 一、以市场化改革为根本方向40
  • 二、规制俘虏理论的现实应用40-41
  • 三、保障企业公开募股权和投资者自主选择权41-42
  • 第二节 现实语境下我国新股发行审核制度转变的基本路径42-45
  • 一、理论依据与实践经验的小结42-44
  • 二、我国新股发行审核制度转变的基本路径44-45
  • 第三节 核准制向注册制转变的长期目标与短期措施45-48
  • 一、完善新股发行审核制度改革的长期目标45-46
  • 二、推进新股发行审核制度转变的短期措施46-48
  • 第五章 核准制向注册制转变中其他相关配套机制的完善48-54
  • 第一节 新股发行体制内的协调48-50
  • 一、严格信息披露制度的配套与完善48-49
  • 二、新股定价机制与发审制度的互动49-50
  • 第二节 市场机制的强化与约束50-52
  • 一、强化事后监督约束机制50-51
  • 二、开辟资本市场退出机制51-52
  • 第三节 其他市场主体功能的深化52-54
  • 一、提高保荐制度功能的发挥52-53
  • 二、完善市场中介机构与自律性组织的功能53-54
  • 结语54-55
  • 参考文献55-59
  • 后记59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顾连书;;境外股票发行制度变迁条件及启示——以台湾证券市场为例[J];财政研究;2012年03期

2 陈u&;析证券发行审核制度的二元结构[J];法学杂志;2001年01期

3 邓磊;;论核准制下保荐人地位的重构与法律规制[J];法治研究;2013年01期

4 廖士光;;中国新股发行体制改革研究[J];当代经济管理;2012年11期

5 陈岱松;论证券发行审核制度[J];河北法学;2004年12期

6 刘洋;;完善我国证券发行审核制度的思考——基于国际经验的借鉴与启示[J];华北金融;2012年05期

7 胡定核;台湾证券市场是如何运作的──访台湾东吴大学教授戴立宁先生[J];改革;1996年01期

8 周晓刚;美国证券发行注册豁免制度研究[J];证券市场导报;2001年04期

9 沈朝晖;;流行的误解:“注册制”与“核准制”辨析[J];证券市场导报;2011年09期

10 武俊桥;;论证券信息披露简明性规则——以网络时代为背景[J];证券市场导报;2011年11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郭明新;证券发行与上市制度国际比较研究[D];吉林大学;2005年

2 彭世平;中国创业板他律型注册制发行上市制度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5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杨兴;首次公开发行股票询价制度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11年

2 李峻;我国股票公开发行与上市审核制度研究[D];复旦大学;2011年

3 李笑影;中国股票市场IPO首日超额收益现象研究[D];山东大学;2011年


  本文关键词:论我国新股发行审核制度的改革与完善,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41475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jinrfa/41475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9e03b***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