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以立法强化我国的绿色信贷
发布时间:2017-10-07 17:18
本文关键词:论以立法强化我国的绿色信贷
【摘要】: 90年代以来,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环境污染、资源枯竭、生态失衡等问题日趋严重,人们逐渐意识到单纯以经济增长为目的的生产方式的危害性,希望通过倡导绿色环保、改变经济增长方式等途径来实现全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因而绿色环保也就逐渐成为人们经济活动和社会活动中的一个重要前提。由于环境问题及其直接或间接的后果已经影响到整个经济体系的运转,因此作为经济系统核心组成的金融业的发展也就势必会受到环境问题的影响,以“绿色金融”为题的金融业革命也就成为了历史的必然和潮流。绿色信贷就是在这种潮流下应然而生。这项政策是环保部、人民银行、银监会三部门为了遏制高耗能高污染产业的盲目扩张,于2007年7月30日联合提出的一项全新的信贷政策。绿色信贷,指对环境友好型企业或机构提供贷款扶持并实施优惠性低利率,而对污染企业的新建项目投资和流动资金进行贷款额度限制并实施惩罚性高利率。它是我国特有的环境政策,目的是通过环境经济手段,配合相关部门的政策实施。作为环境经济政策之一的绿色信贷政策对解决环境问题有很大的促进作用,但在我国目前仍缺乏法律的有效支撑和保障。而《中国人民银行法》、《银行业监督管理法》、《商业银行法》体现的是重经济增长轻环境保护、环境保护滞后于经济发展、主要用行政的办法保护环境的社会背景。而2008年4月1日起施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节约能源法》及2008年8月29日公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循环经济促进法》虽然也有涉及到绿色信贷的相关规定,但相关的条文规定太过原则化,缺乏可执行性,导致绿色信贷政策在执行过程中呈现一定的自愿性特征,削弱了其应达到的效果。因为只有法律化的具有可操作性的绿色信贷制度才能有足够的权威,具备规则的一致性,体现充分的透明度,使中外资银行一体执行。因而在现阶段对绿色信贷政策加以法律制度化就具有很高的意义了。本文主要分为六个部分,第一部分讲述绿色信贷的概念、执行现状及对其进行相关立法的必要性。第二部分从制度、法律、政策及技术的角度讨论影响绿色信贷执行难的原因。第三部分讨论了国际绿色信贷状况及对我国绿色信贷进行相关立法的启示。第四部分讨论了中国绿色信贷的实践及对其进行相关立法的启示。第五部分分别从对货款人、企业、政府、公众及非政府组织的角度对绿色信贷进行相关立法的建议。第六部分是对全文的总结。
【关键词】:绿色信贷 环境经济政策 赤道原则 绿色金融
【学位授予单位】:上海交通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8
【分类号】:D922.282
【目录】:
- 摘要2-4
- ABSTRACT4-8
- 引言8-9
- 第一章 绿色信贷的概念、执行现状及对其立法的必要性9-15
- 第一节 绿色信贷的概念9-10
- 第二节 绿色信贷的执行现状10-13
- 一、实施绿色信贷政策的成就10-11
- 二、绿色信贷政策实施中遇到的问题11-13
- 第三节 对绿色信贷进行相关立法的必要性13-15
- 第二章 绿色信贷执行难的原因15-19
- 第一节 制度对绿色信贷执行的影响15-16
- 第二节 法律及政策对绿色信贷执行的影响16-18
- 一、绿色信贷的相关政策及法律16-17
- 二、相关政策及法律对绿色信贷的影响17-18
- 第三节 技术对绿色信贷的影响18-19
- 第三章 国际绿色信贷状况及对我国相关立法的启示19-25
- 第一节 绿色金融和绿色信贷的区别19-20
- 第二节 赤道原则20-21
- 第三节 国际“绿色信贷”的实践和借鉴21-25
- 一、美国的“绿色信贷”的实践21-22
- 二、英国的“绿色信贷”的实践22-23
- 三、加拿大的“绿色信贷”的实践23-24
- 四、国际经验及其对我国的借鉴24-25
- 第四章 中国绿色信贷的宝贵经验及对立法的启示25-28
- 第一节 中国绿色信贷的宝贵经验25-27
- 一、兴业银行与赤道原则25
- 二、兴业银行与节能减排项目贷款25-26
- 三、工商银行与一票否决制26
- 四、交通银行与国际信贷风险计量和管理工具接轨26-27
- 第二节 中国绿色信贷实践对立法的启示27-28
- 第五章 立法建议28-33
- 第一节 关于贷款人28-29
- 第二节 关于企业29-30
- 第三节 关于政府30-31
- 第四节 关于公众与非政府组织31-33
- 第六章 总结33-34
- 参考文献34-38
- 致谢38-40
【引证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阮芳;;论绿色信贷立法化研究——以银行业监管为视角[J];法制与社会;2011年05期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夏嘉捚;绿色信贷法律问题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2 王虹;生态银行法律制度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1年
3 冯丽欣;绿色信贷在中国[D];复旦大学;2011年
4 樊静怡;中国绿色信贷法律制度研究[D];西南政法大学;2011年
5 贾莹;我国商业银行低碳金融业务发展策略研究[D];河北大学;2011年
6 林静;我国商业银行绿色信贷风险管理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11年
7 龚洋;我国绿色信贷法律制度研究[D];重庆大学;2010年
8 董玫汐;我国商业银行赤道原则适用性研究[D];北京林业大学;2012年
9 焦梓p,
本文编号:98909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jinrfa/98909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