涉及劳动关系的船员人身伤亡损害赔偿法律适用
本文关键词:涉及劳动关系的船员人身伤亡损害赔偿法律适用
【摘要】:目前,对于海上船员人身伤亡损害赔偿,无论在民事法律还是劳动法律框架下我国都没有特别立法,而适用一般的人身损害赔偿法律、法规和司法解释,又不足以甚至无法解决涉及劳动关系的海上船员人身伤亡这一特殊问题。在此现实下,司法实践中对于赔偿标准、归责原则以及赔偿范围等问题的认识存在较多混乱和矛盾。针对现行法律下涉及劳动关系的船员人身伤亡损害赔偿的法律适用问题,建议赋予受害人选择权,约定赔偿不得低于法定标准,并区分情况分别采用"实际收入"和"平均收入"赔偿标准。
【作者单位】: 大连海事大学法学院;国际海事法律研究中心;
【关键词】: 船员人身伤亡 劳动关系 损害赔偿
【基金】:大连海事大学青年骨干教师基金项目“海上油污损害赔偿立法模式转型与风险分担机制社会化研究”与“海上保险法的国际变革及其借鉴”的阶段性成果
【分类号】:D922.5;D923;D922.294
【正文快照】: 一、涉及劳动关系的船员人身伤亡法律适用问题的复杂性在我国法律上,当发生船员人身伤亡时,该人身伤亡的法律适用与其是否涉及劳动关系而有所不同。若不涉及,则应按一般民事责任(侵权责任或违约责任)处理,此种情况下法律关系相对简单,实践中争议较少,本文不作讨论。本文的讨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蒋跃川;牟彩霞;;论互有过失船舶碰撞造成船员人身伤亡的责任负担[J];中国海商法年刊;2006年00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焦艳红;;无意思联络的数人侵权——以类型化研究为目的[J];安徽大学法律评论;2007年01期
2 韦国猛;;违反安全保障义务侵权责任浅析——以《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人身损害赔偿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六条为中心[J];安徽大学法律评论;2008年01期
3 许华珂;;教育机构侵权责任辨析[J];安阳工学院学报;2011年05期
4 田韶华;;论惩罚性死亡赔偿金制度之构建——兼谈死者近亲属缺位情形下的死亡赔偿[J];北方法学;2007年05期
5 钟久辉;;学生伤害事故中学校的法律责任[J];边疆经济与文化;2007年11期
6 肖建国;黄忠顺;;论复数侵权责任主体间的法定诉讼担当[J];北京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年01期
7 王毅;;雇员侵权责任中雇主追偿权的实现[J];四川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年04期
8 代正伟;胡庆;;从现行法规的视角比较不真正连带责任和补充责任[J];中共成都市委党校学报(哲学社会科学);2006年02期
9 畅春霞;;工伤保险与工伤损害民事赔偿的协调关系分析[J];中国城市经济;2011年26期
10 邬砚;;附带民事诉讼限制赔偿范围的反思与矫正——兼论附带民事诉讼“执行难”的解决对策[J];重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年06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9条
1 焦晓菲;;论经营服务者的安全保障义务[A];第一届全国安全科学理论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2 张景良;黄砚丽;;连带责任人之共同诉讼地位探究[A];全国法院系统第二十二届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2011年
3 郭明;钱志刚;;论自己责任原则地位衰落的缘由及矫正对策——以机动车交通事故侵权责任承担为视角[A];新规划·新视野·新发展——天津市社会科学界第七届学术年会优秀论文集《天津学术文库》(中)[C];2011年
4 郑文兵;;论第三人侵权中的经营者责任[A];第四届中国律师论坛百篇优秀论文集[C];2004年
5 曹伟;;刑事附带民事精神损害赔偿问题探究[A];规划·规范·规则——第六届中国律师论坛优秀论文集[C];2006年
6 谭永良;;我国工伤保险法律制度存在的问题及完善[A];西部劳动法律论坛暨全国律协劳动和社会保障法专业委员会2010年年会论文汇编[C];2010年
7 石小娟;李跃利;李楠;;论工伤保险与人身损害竞合的法律完善[A];京津冀和谐劳动关系论坛暨河北省法学会劳动法学研究会2012年会论文集[C];2012年
8 张景良;黄砚丽;;关于侵权补充责任形态的若干思考[A];探索社会主义司法规律与完善民商事法律制度研究——全国法院第23届学术讨论会获奖论文集(下)[C];2011年
9 姚建军;;竞业限制不正当竞争诉讼研究——以竞业限制与商业秘密的关系为视角[A];建设公平正义社会与刑事法律适用问题研究-全国法院第24届学术讨论会获奖论文集(上册)[C];2012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陈琦;海上人身损害赔偿制度论[D];大连海事大学;2010年
2 殷悦;海上人身伤亡损害赔偿法律问题研究[D];武汉大学;2009年
3 于林洋;广告荐证的法律规制研究[D];西南政法大学;2011年
4 王亚男;外派船员人身伤亡损害赔偿法律问题研究[D];大连海事大学;2012年
5 姜凤武;医疗损害责任制度比较研究[D];大连海事大学;2012年
6 刘晓宏;最高人民法院司法解释权力、程序、文件研究[D];吉林大学;2012年
7 杨垠红;侵权法上安全保障义务之研究[D];厦门大学;2006年
8 叶乃锋;国际航空侵权责任研究[D];西南政法大学;2007年
9 邱雪梅;民事责任体系重构之研究[D];厦门大学;2007年
10 曲涛;船舶碰撞损害赔偿责任研究[D];大连海事大学;2009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陈力;第三领域保险中适用损害补偿原则探析[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2 李雪;论社交主人安全保障义务[D];大连海事大学;2010年
3 曹宇;论交强险诉讼中保险人的抗辩[D];大连海事大学;2010年
4 刘畅;论高层建筑不明抛掷物致人损害责任[D];湘潭大学;2010年
5 吴小慧;论共同侵权行为的判定及民事责任之承担[D];湘潭大学;2010年
6 杨婷;论学校的安全保障义务[D];苏州大学;2010年
7 高建;论死亡赔偿金的性质、标准与分配[D];苏州大学;2010年
8 赵旭;论侵权行为法上的安全注意义务[D];苏州大学;2010年
9 张顺敏;见义勇为者受损民事补偿问题研究[D];江西财经大学;2010年
10 唐集圣;我国死亡赔偿金制度研究[D];江西财经大学;2010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曹艳春;工伤保险与民事侵权赔偿适用关系的理性选择[J];法律适用;2005年05期
2 陈海波;船舶碰撞致船员伤亡损害的法律救济──论《海商法》第169条第3款的适用[J];中国海商法年刊;1996年00期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薛春林;工伤事故保险赔偿与民事侵权损害赔偿的适用关系[D];四川大学;2005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陈欢;;劳动者过错赔偿责任浅析及其防范[J];知识经济;2010年16期
2 石芳;;劳动能力丧失损害赔偿标准适用之考察[J];中国劳动关系学院学报;2007年06期
3 王存胜;;由个案谈损害赔偿的责任主体分析[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01期
4 邓蕊;;论顶岗实习学生人身伤害赔偿的法律困境[J];现代商业;2011年05期
5 李峰;;创建和谐劳动关系的几点体会[J];工会博览;2011年11期
6 王重阳;;工会参与社会管理创新中的独特作用探析[J];工会理论研究(上海工会管理职业学院学报);2011年05期
7 欧阳骏;;当前我国市场化劳动关系的现状及走势[J];中国工人;2010年12期
8 范丽娜;;关于我国劳务派遣行业存在的问题及建议探讨[J];北京市工会干部学院学报;2011年03期
9 延伊伦;;论劳动合同缔约过失责任的确立及适用[J];社科纵横;2010年10期
10 ;“四抓四重”构建和谐劳动关系[J];现代企业文化(上旬);2011年10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唐元;;国企职工解除劳动关系的主要做法、问题和建议[A];“深化国有企业改革,,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国有经济长春论坛文集[C];2003年
2 彭伟中;;商业秘密及其在劳动关系领域的保护[A];2003’江苏省劳动和社会保障论文集[C];2003年
3 李晓园;;完善劳动关系管理制度 维护当事人的合法权益[A];江西非公有制经济劳动保障问题研讨会论文集[C];2003年
4 赵祖平;;劳动关系领域的政府定位[A];中国行政管理学会2004年年会暨“政府社会管理与公共服务”论文集[C];2004年
5 陈诗达;;2006浙江就业报告——劳动关系问题研究 摘要[A];浙江省劳动和社会保障学会劳动关系问题研讨会暨2006浙江就业报告[C];2006年
6 王健;;劳动关系和谐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基础——再论劳动保障工作的重要性[A];中国人力资源开发研究会第九次会员代表大会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7 陈诗达;;市场化进程中的劳动关系变迁[A];浙江省劳动和社会保障学会劳动关系问题研讨会暨2006浙江就业报告[C];2006年
8 赵林中;;浅议和谐社会与和谐劳动关系[A];提升核心竞争力——浙江省经营管理研究会2004年年会论文汇集[C];2005年
9 陈诗达;;导论:和谐劳动关系是现代社会和谐的基础[A];浙江省劳动和社会保障学会劳动关系问题研讨会暨2006浙江就业报告[C];2006年
10 陈诗达;;当前劳动关系的主要矛盾及原因[A];浙江省劳动和社会保障学会劳动关系问题研讨会暨2006浙江就业报告[C];2006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本报评论员;致力构建和谐劳动关系[N];工人日报;2005年
2 涂志;劳动者解除劳动关系是否要提前三十天[N];中国劳动保障报;2004年
3 见习记者 王璐;我市构建和谐劳动关系[N];安阳日报;2006年
4 郜国祥;构筑社会和谐的基石[N];安阳日报;2006年
5 张彦宁;建设和谐劳动关系 促进社会和谐发展[N];中国企业报;2006年
6 本报记者 于宛尼;社会化:助推“创建”活动的臂膀[N];工人日报;2006年
7 河南省漯河市总工会主席 田爱华;围绕劳动关系 健全四项机制[N];工人日报;2007年
8 傅进良;落实劳动合同制度 促进劳动关系和谐[N];衡水日报;2006年
9 王粲;省总工会领导来我市调研[N];济宁日报;2007年
10 记者 陆占奇;构建和谐劳动关系 促进和谐社会建设[N];中国劳动保障报;2006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亚男;外派船员人身伤亡损害赔偿法律问题研究[D];大连海事大学;2012年
2 何勤;北京中小企业劳动关系评价研究[D];首都经济贸易大学;2011年
3 李亮山;我国劳动关系政府规制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12年
4 田巍;和谐劳动关系的政治学分析[D];吉林大学;2010年
5 高新会;论转轨时期我国劳动关系的制度变迁[D];暨南大学;2006年
6 梁茵;构建民营企业和谐劳动关系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1年
7 龚基云;转型期中国劳动关系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4年
8 殷悦;海上人身伤亡损害赔偿法律问题研究[D];武汉大学;2009年
9 高杰;私营企业和谐劳动关系构建研究[D];东北财经大学;2011年
10 郭东杰;共同治理模式下的劳动关系研究[D];浙江大学;2004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蒋凡;我国船员人身伤亡损害赔偿法律问题研究[D];大连海事大学;2010年
2 姚秋福;论行政权介入劳动关系的界限及方式[D];广东商学院;2011年
3 柯四海;我国国有企业劳动关系研究[D];厦门大学;2002年
4 徐立新;论事实劳动关系当事人的权益保护[D];郑州大学;2004年
5 解立峰;山东省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构建和谐劳动关系研究[D];山东大学;2010年
6 张春颖;论船员人身伤亡损害赔偿直诉制度的建立[D];大连海事大学;2011年
7 阎军;论惩罚性损害赔偿制度[D];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05年
8 廖德智;道路交通事故致人身伤亡之损害赔偿研究[D];湘潭大学;2003年
9 谢渊;违约的非财产上损害赔偿[D];西南政法大学;2005年
10 宋振凌;计算机软件著作权侵权问题研究[D];湘潭大学;2004年
本文编号:100242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laodongfa/100242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