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民工进城就业安居法律机制探析
本文关键词:农民工进城就业安居法律机制探析
【摘要】:农民工进城就业与安居存在户籍制度、就业制度、住房、子女受教育、社会保障、权益保障、土地制度、管理制度等障碍和制约。构建农民工进城就业安居的法律保障体系,要清理并修改已有的法律制度,加紧制定新的法律制度。要强化农民工进城就业安居的执法力度,必须建立一种城乡统一的制度,让农民工自然而然地进城稳定就业、乐于安居。
【作者单位】: 西南政法大学刑事侦查学院;重庆市经济委员会;
【关键词】: 农民工 进城 就业 安居 法律机制
【分类号】:D922.5
【正文快照】: 农民工又称农村进城务工人员,专指那些户口仍在农村,完全脱离或基本脱离传统农业生产劳动经营活动,在城镇各类企事业单位打工、经商以及从事其他非农产业的劳动者,兼具农民与工人身份特性。农民工进城既是劳动力市场配置的客观要求,又是市场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给农村和城镇带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吕萍;周滔;高仁航;;农民工住房解决方式与现行土地政策之冲突[J];中国房地产;2007年03期
2 张智勇;户籍制度:农民工就业歧视形成之根源[J];农村经济;2005年04期
3 李春根;徐光耀;;城市农民工就业状况及其社会保障优先序研究[J];山东财政学院学报;2006年06期
4 邱云慧;;有关农民工子女教育问题的思考[J];社科纵横;2006年09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恩泽;;关于建立农民工社会保障问题的探索[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03期
2 王文涛;肖国安;;论我国的贸易政策对户籍制度的影响[J];安徽农业科学;2006年23期
3 李光兰;郑曙村;;进城农民工子女教育问题探析[J];兵团教育学院学报;2011年04期
4 杨爱仙;;试论农民工权益保护[J];才智;2009年19期
5 吴炜;朱力;;农民工住房福利现状与政策走向——基于福利多元主义的视角[J];长白学刊;2012年02期
6 杨继全;陈素梅;;山西农村义务教育现状及对策探究[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2010年12期
7 黄先政;;统筹城乡教育背景下农民工子女教育影响因素分析及政府作用思考[J];教育与教学研究;2011年04期
8 李光兰;郑曙村;;进城农民工子女教育问题探析[J];出国与就业(就业版);2011年16期
9 李秋红;;制度约束下农村转移劳动力的就业安全[J];财经科学;2007年10期
10 唐凯娥;魏炼红;李忠云;;农民工进城就业保障制度创新研究[J];重庆工商大学学报(西部论坛);2008年0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李忠云;;农民工进城就业安居制度障碍与保障机制研究[A];成渝地区城乡统筹与区域合作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2 罗艳萍;;进城农民工子女的社会支持体系构建——以贵州省贵阳市为例[A];“改革开放30年与贵州社会发展”学术研讨会暨贵州省社会学学会2008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8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罗胤;我国城市劳动力市场中的歧视问题研究[D];吉林大学;2008年
2 吕红;转型期中国灵活就业及其制度创新问题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8年
3 黄志岭;中国城镇劳动力市场性别和户籍差异实证研究[D];浙江大学;2009年
4 王杰力;中国农民工就业歧视问题研究[D];辽宁大学;2013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娜;初中农民工子女英语学习动机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2 侯贵彬;农民工住房问题现状及对策研究[D];华东理工大学;2011年
3 孙爽;流动人口子女教育问题及政府对策研究[D];东北财经大学;2010年
4 谢居杖;我国农民工就业不平等的法律问题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5 陈丽娜;我国中部地区农民工权益保障问题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1年
6 于杰;农民工子女英语学习动机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1年
7 王昊;城市劳动力市场上的农民工歧视[D];复旦大学;2011年
8 李秀子;中国农村劳动力流动制约因素分析[D];辽宁大学;2011年
9 魏薇;南京民工子弟学校音乐教育的考察与思考[D];南京师范大学;2011年
10 韩明俊;当前农民工弱势群体权力保护问题及对策研究[D];西南民族大学;2010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卢海元;构建适合农民工特点的弹性社会养老保险制度(上)[J];中国劳动保障;2005年06期
2 夏先良,王迎新;中国户口制度改革的理论分析[J];城市发展研究;2002年04期
3 甘满堂;城市农民工与转型期中国社会的三元结构[J];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年04期
4 周佳;私校公助——农民工子女简易学校的扶持方案[J];教育科学;2003年06期
5 赵蓉;岳世忠;;论农民工——都市边缘群体与社会保障地位的边缘化[J];开发研究;2005年06期
6 李强;城市农民工的失业与社会保障问题[J];新视野;2001年05期
7 郑杭生,洪大用;重视和发展城市农民工的社会保障事业──社会转型过程中的一个重要问题[J];学术交流;1994年05期
8 熊若愚;董结琴;;中国农民工问题调查报告[J];中国国情国力;2002年12期
9 肖文韬;户籍制度保护了二元劳动力市场吗[J];中国农村经济;2004年03期
10 高文书;;进城农民工就业状况及收入影响因素分析——以北京、石家庄、沈阳、无锡和东莞为例[J];中国农村经济;2006年01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申振东;乔姗姗;方苏;朱汶龙;;进城农民工子女融入城市生活研究综述[J];贵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04期
2 林鹭航;;对农民工社会保障问题的认识与思考[J];福建论坛(社科教育版);2006年S1期
3 许玉明;杨玲;马君豪;;许玉明:疾呼农民工市民化(二)[J];中国西部;2010年Z6期
4 ;重庆让农民工享受均等的公共服务[J];农村工作通讯;2009年02期
5 ;努力构建农民工维权长效机制[J];中国工运;2006年10期
6 ;国务院关于解决农民工问题的若干意见[J];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报;2006年10期
7 ;国务院关于解决农民工问题的若干意见[J];吉林政报;2006年06期
8 ;国务院关于解决农民工问题的若干意见[J];海南政报;2006年04期
9 ;辽宁省人民政府关于解决农民工问题的实施意见[J];辽宁省人民政府公报;2006年19期
10 ;国务院关于解决农民工问题的若干意见[J];太原市人民政府公报;2006年05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黄莉;;努力造就我国高素质劳动后备军——论农民工子女的教育问题[A];庆祝新中国成立六十周年暨民族地区科学发展理论研究[C];2010年
2 刘桂桂;聂独席;;城市农民工子女受教育问题的思考——以贵阳市为例[A];“和谐发展与贵州小康社会建设”学术研讨会暨贵州省社会学学会2007年年会论文集[C];2007年
3 张柠;;论广州市农民工子女义务教育问题——基于教育政策执行的视角分析[A];2009年中国教育经济学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9年
4 张淑琼;;试论当前农民工子女教育问题[A];“关注省情民意、促进社会和谐”研讨会论文集(上)[C];2009年
5 郭雁;;关爱农民工子女 构建和谐校园[A];中国当代教育理论文献——第四届中国教育家大会成果汇编(下)[C];2007年
6 侯晓丽;;在构建和谐社会的进程中预防农民工犯罪对策探析[A];2007经济发展与构建和谐陕西论文集[C];2007年
7 袁连生;付尧;李奇;;北京农民工子女的义务教育[A];2008年中国教育经济学年会会议论文集[C];2008年
8 袁连生;;农民工子女义务教育财政政策的理论、实践与改革[A];2009年中国教育经济学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9年
9 翟林;;武汉市农民工子女体质健康现状的调查与分析[A];第4届全国青年体育科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汇编[C];2005年
10 邹农俭;;制度建设:应对农民工问题——昆山市接纳农民工的调查与思考[A];2007年江苏省哲学社会科学界学术大会论文集(下)[C];2007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本报记者 党涤寰;农民工这般牵动代表心[N];经济日报;2006年
2 记者 高建进;福建:农民工成为城市主人[N];光明日报;2006年
3 记者 李艳 实习生 唐雯 通讯员 杨川;我省今年将为农民工办八件实事[N];陕西日报;2007年
4 记者 甘勇 通讯员 董伟才;农民工新政凸现九大关键词[N];湖北日报;2006年
5 戚海燕;让24万农民工子女上学无忧[N];北京日报;2004年
6 冯琳;取消借读费农民工子女缘何难露笑容[N];中国工商报;2004年
7 肖玉保 吴铎思;农民工子女暑期安全亟待关注[N];工人日报;2004年
8 刘巍;关于农民工子女就学的思考[N];黑龙江日报;2005年
9 本报记者 尹晓华 实习生 宋姣;农民工子女上学咋那么难[N];四川日报;2004年
10 刘万永;帮助农民工子女就是帮助我们自己[N];山西经济日报;2004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赵翠兰;精神追寻:农民工子女的语言与自我认同[D];南京师范大学;2011年
2 沈涛;农民工子女心理健康与社会融入研究[D];武汉大学;2012年
3 邵宁;身份与排斥:中美非主流社会群体比较研究[D];上海大学;2011年
4 陈小华;城市农民工同住子女义务教育政策博弈的利益分析[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5 周潇;劳动力更替的低成本组织模式与阶级再生产[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11年
6 郜风涛;中国经济转型期就业制度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9年
7 吴红宇;农村劳动力迁移动机与制度冲突研究[D];暨南大学;2007年
8 张福明;制度变迁视角下的城乡劳动力市场一体化研究[D];山东农业大学;2009年
9 王利迁;当代中国就业问题与和谐社会构建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10年
10 祝志芬;中国义务教育福利制度的发展及其完善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方辉东;在城农民工子女受教育适应性问题研究[D];浙江大学;2010年
2 朱振东;农民工子女受教育权探析[D];苏州大学;2010年
3 李慧;农民工子女在城市不同类型初中就学情况的比较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0年
4 曾焕平;农民工子女义务教育阶段教育公平的实证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5 刘广广;农民工子女教育权利保障机制研究[D];苏州大学;2010年
6 鲁雪;农民工子女受教育权探究[D];云南财经大学;2010年
7 顾倩;论农民工子女受教育权的保障[D];四川师范大学;2010年
8 张磊;民办农民工子女学校课程设置与实施现状研究[D];重庆师范大学;2010年
9 栾美薇;社会排斥与农民工子女社会融入现状研究[D];黑龙江省社会科学院;2011年
10 周春;农民工子女的人际交往障碍及其对策的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本文编号:100649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laodongfa/100649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