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法律论文 > 劳动法论文 >

关于高校劳动人事争议处理问题的思考

发布时间:2017-10-10 15:28

  本文关键词:关于高校劳动人事争议处理问题的思考


  更多相关文章: 高校 劳动争议 人事争议


【摘要】:高校劳动、人事关系及高校劳动、人事争议含义的界定是研究高校劳动人事争议处理问题的逻辑起点。高校人事制度改革使得传统计划经济体制下原本单一的人事关系演变成二元化的劳动关系和人事关系,而这两种社会关系又存在较大的差别,研究高校劳动、人事争议处理问题必须坚持二元化进路。高校管理体制决定了高校劳动、人事争议具有诸多不同于企业等单位劳动争议的特点,这些争议发生的背后有着深层次的原因,既有主观方面的,也有客观方面的。妥善解决高校劳动争议问题的根本途径是坚持合法用工、完善规章制度和主动调解。减少和妥善处理高校人事争议的主要对策是加强人事管理、建立完善人事仲裁制度、不断提高高校教职员工的素质、加快高校用人制度改革等。
【关键词】高校 劳动争议 人事争议
【基金】:国家教育行政学院第28期高校中青年干部培训班“高校劳动人事争议处理问题研究”
【分类号】:D922.5
【正文快照】: 当前高等学校的人事制度改革使得计划经济体制下简单的人事关系变成了错综复杂的劳动、人事关系,高校中劳动、人事争议大量出现。如何妥善解决这些劳动、人事争议,对当前构建和谐校园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在对北京等地高校人事、劳动争议处理进行调研的基础上,针对目前高校劳动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胡丹丹,卜亮;劳动关系的界定及其法律适用[J];甘肃行政学院学报;2004年04期

2 李国庆;浅析劳动关系与劳务关系、人事关系区别与界定[J];商业经济;2004年04期

3 单国军;陈特;;审理劳动人事争议案件的法律适用问题[J];中国劳动;2007年10期

4 董保华;;劳动制度改革的法学探索[J];中国法学;1992年05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丁海防;;论“试用期”条款的理解和适用[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3期

2 王天玉;;就业权:理论、制度与类型[J];北京化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3期

3 程宗璋;WT0影响下的劳工标准争端问题研究[J];北京市计划劳动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3年01期

4 蔡晓卫;唐闻捷;;体育雇佣关系的定位和法律调整模式[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5年09期

5 于兆波,马鸿燕,马大宇,马蕾;依法治校背景下的高校工会[J];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1期

6 薛长礼;;中国劳动权研究述评与理论反思[J];长白学刊;2007年04期

7 朱行军;张琴;;事实劳动关系探析[J];重庆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5期

8 林国强;;以案说法:《劳动法》实践教学模式探讨[J];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年07期

9 李拥军;权利问题研究与中国当代劳动法观念的更新[J];当代法学;2005年05期

10 冯彦君;;改革开放30年中国社会法学的理论贡献[J];当代法学;2009年0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丁为民;;理顺企业劳动关系[A];与时俱进 开拓进取(下)[C];2002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国庆;解雇权限制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2 王丹丹;日本非全日制用工法律规制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3 陈龙帝(Mr.Vitoonthep Nawadejo);劳动规章制度立法比较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1年

4 马福军;劳动权的税法保障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11年

5 李斌峰;劳动者法律人格研究[D];湖南大学;2011年

6 李凌云;劳动权保障的国际标准及其发展趋势[D];华东政法大学;2008年

7 周毅;论劳动权及其法制保障[D];吉林大学;2008年

8 李雄;论平等就业权[D];西南政法大学;2008年

9 杨彬;劳动合同效力研究[D];吉林大学;2008年

10 王凯;劳动合同不履行及其法律效果研究[D];吉林大学;2009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吴旭东;《劳动合同法》立法过程分析[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2 路遥;可撤销劳动合同的法理分析[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3 张珂;船员权利保护法律问题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10年

4 王海伶;船员权益保护法律制度比较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10年

5 邱静;坦桑尼亚劳工法及其对中资企业的影响[D];湘潭大学;2010年

6 李华武;我国劳动争议多元化纠纷解决机制研究[D];湘潭大学;2009年

7 杨大伟;我国人事争议解决机制的现状、探索与发展[D];中国海洋大学;2010年

8 周中瑞;我国现行劳动争议仲裁的不足及其完善[D];江西师范大学;2010年

9 张军荣;高校科研项目吸纳毕业生就业政策的法律矫正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10年

10 闫君;论我国对试用期内劳动者权利的保护[D];东北财经大学;2010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许建宇;关于劳动法若干基本理论问题的探讨[J];法商研究(中南政法学院学报);2000年03期

2 周长征;;外商投资企业适用《劳动法》若干难点问题探讨[J];南京大学法律评论;2002年02期

3 许建宇;雇佣关系的定位及其法律调整模式[J];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2年02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姜云君;王怡德;;从人事争议看高校管理制度建设[J];中国高校师资研究;2010年03期

2 朱慧;陈慧颖;;劳动争议管辖问题的若干探讨[J];中国人力资源开发;2007年03期

3 秦道友;;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受案范围的不足及其完善[J];安徽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8年02期

4 章惠琴;薛孝东;;浅议人事争议制度的建立和完善[J];黑龙江史志;2008年Z1期

5 本刊记者;;全省劳动争议处理工作会议在聊城召开 董国勋作重要讲话[J];山东劳动保障;2009年04期

6 法之;;劳动争议处理的范围是什么[J];云南支部生活;2008年07期

7 刘晓贵;;高校人才派遣初探[J];天水行政学院学报;2006年02期

8 薄海晶;;关于人事争议解决机制诉讼化的思考[J];政府法制;2009年20期

9 张怀仓;赵宏;;在职人员考上研究生 用人单位能否扣档案[J];人才资源开发;2006年05期

10 李建蓉;;法律顾问[J];职高生;1999年0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江华;;对劳动争议处理的思考[A];科学发展观与劳动保障问题研究[C];2005年

2 叶青华;叶坤;付清林;;构建和谐稳定劳动关系 促进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我市劳动争议处理工作现状及对策探析[A];宜春市纪念新中国成立60周年理论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3 舟山市人事劳动社会保障局课题组;;当前劳动争议处理中若干疑难问题与对策分析[A];探索与创新——浙江省劳动保障理论研究论文选集(第四辑)[C];2005年

4 白保群;;劳动争议仲裁与诉讼的异同[A];处理劳动争议律师网络研讨会论文集[C];2002年

5 龚和艳;;劳动仲裁受案范围争议问题的法理分析[A];探索与创新——浙江省劳动保障理论研究论文选集(第五辑)[C];2005年

6 李政;;高校大学生就业力问题研究[A];“十一五”与青少年发展研究报告——第二届中国青少年发展论坛暨中国青少年研究会优秀论文集(2006)[C];2006年

7 王建平;;当前劳动争议的特点和劳动争议处理中的特殊法律问题[A];处理劳动争议律师网络研讨会论文集[C];2002年

8 金晓莲;;用人单位单方调岗变薪的效力[A];西部劳动法律论坛暨全国律协劳动和社会保障法专业委员会2010年年会论文汇编[C];2010年

9 庞春云;;无规章制度规定用人单位有无违纪解除权[A];西部劳动法律论坛暨全国律协劳动和社会保障法专业委员会2010年年会论文汇编[C];2010年

10 许秀珠;;劳动争议解决机制的法理学分析[A];处理劳动争议律师网络研讨会论文集[C];2002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调解仲裁管理司司长 宋娟;落实科学发展观 开创调解仲裁工作新局面[N];中国劳动保障报;2008年

2 本报记者 张荣;劳动争议:先打维权“预防针”[N];山西经济日报;2006年

3 河南省开封市人事局 崔卫东 王继芝;人事争议调解四步法[N];中国人事报;2009年

4 市人事局 李志坚;人事争议调解仲裁应把握“四点”[N];郴州日报;2009年

5 李志坚 湖南省郴州市人事局;人事争议调解仲裁应把握四点[N];中国人事报;2010年

6 孙鹤 记者 韩雪洁;当期结案率达93%[N];吉林日报;2009年

7 记者 夏中南;劳动人事争议调解仲裁制度日臻完善[N];中国人事报;2008年

8 李建;劳动人事争议办案有了统一规则[N];北京人才市场报;2009年

9 陈磊 赵丽;劳动和人事争议“合二为一”[N];天津政法报;2009年

10 记者 尚敬鹏 通讯员 耿建山;做好劳动人事争议调解仲裁积极促进全市劳动关系和谐[N];莱芜日报;2011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蔡毅芬;劳动争议仲裁制度之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06年

2 应松宝;我国大学生就业过程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07年

3 张福明;制度变迁视角下的城乡劳动力市场一体化研究[D];山东农业大学;2009年

4 刘焱白;劳动关系稳定之法律调整研究[D];湖南大学;2007年

5 夏蕾;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解除制度研究[D];吉林大学;2009年

6 王凯;劳动合同不履行及其法律效果研究[D];吉林大学;2009年

7 夏星;大学生就业市场优化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09年

8 周劲松;影响高校毕业生就业的教学因素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07年

9 杨素华;林业新定位下的林业高校就业问题研究[D];东北林业大学;2007年

10 杨彬;劳动合同效力研究[D];吉林大学;2008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杨芳霞;我国劳动争议处理法律机制研究[D];南昌大学;2010年

2 许勤;企业劳动争议处理制度问题分析[D];兰州大学;2011年

3 吴雪花;论我国劳动争议处理制度的完善[D];西南政法大学;2010年

4 李恒;主要发达国家劳动争议处理制度研究及启示[D];中国海洋大学;2010年

5 陈唯得;劳动争议处理制度的反思与完善[D];复旦大学;2010年

6 林小娥;我国劳动争议处理中的政府角色探究[D];复旦大学;2011年

7 马小梅;探索建立劳动争议处理新机制[D];西南政法大学;2011年

8 陈旭;群体性劳动争议处理法律制度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2年

9 王惠军;论劳动争议处理制度的司法化改革[D];华东政法大学;2011年

10 杨大伟;我国人事争议解决机制的现状、探索与发展[D];中国海洋大学;2010年



本文编号:100714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laodongfa/100714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f97fc***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