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次性工伤医疗补助金与一次性伤残就业补助金支付基数如何确定?
本文关键词:一次性工伤医疗补助金与一次性伤残就业补助金支付基数如何确定?
更多相关文章: 一次性 就业补助 医疗补助 劳动合同法 工伤保险条例 职工平均工资 机械制造 支付 基数 车床操作
【摘要】:正问:王某于2006年10月受聘于某机械制造有限公司从事车床操作工作,双方签订了为期5年的书面劳动合同。2007年12月,王某在工作时不幸被溅起的铁屑伤到左眼,劳动保障行政部门认定为工伤并鉴定伤残等级八级。由于公司未为王某办理工伤保险,公司依《工伤保险条例》的规定支付了相关的工伤待遇,因双方继续履行劳动合?
【作者单位】: 江西省于都县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
【关键词】: 一次性 就业补助 医疗补助 劳动合同法 工伤保险条例 职工平均工资 机械制造 支付 基数 车床操作
【分类号】:D922.5
【正文快照】: 问:王某于2006年10月受聘于某机械制造有限公司从事车床操作工作,双方签订了为期5年的书面劳动合同。年12月,王某在工作时不幸被溅起的铁屑伤到左眼,劳动保障行政部门认定为工伤并鉴定伤残等级八级。由?:于公司未为王某办理工伤保险,公司依《工伤保险条例》的规定支付了相关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吴书元;;对一次性伤残就业补助金和工伤医疗补助金的一点浅见[J];就业与保障;2006年11期
2 齐刚;;陈某的一次性工伤医疗补助金及伤残就业补助金应如何处理[J];中国劳动;2006年07期
3 潘锦成;;五至十级的伤残职工补助金标准是多少?[J];就业与保障;2005年08期
4 ;工伤职工医疗补助金和就业补助金应如何计算[J];四川劳动保障;2007年05期
5 李军辉;付学军;;以什么时间点计发一次性工伤医疗补助金和伤残就业补助金[J];中国劳动;2008年10期
6 施倚;;我能否领取一次性工伤医疗补助金和伤残就业补助金?[J];劳动保护;2011年03期
7 ;工伤职工解除劳动合同后能否享受失业金[J];工友;2011年07期
8 小保;;工伤职工被辞退后经济补偿金和医疗补助金等可同时取得吗[J];就业与保障;2008年12期
9 ;有问有答[J];中国劳动;2010年10期
10 ;就业补助金与经济补偿金可兼得[J];当代工人;2009年16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立富;;新《劳动合同法》与新型雇佣方式的发展[A];中国人力资源开发研究会第十次会员代表大会暨学术研讨会论文汇编[C];2008年
2 孙为新;;劳动合同法规定的双倍处罚之我见[A];西部劳动法律论坛暨全国律协劳动和社会保障法专业委员会2010年年会论文汇编[C];2010年
3 黎秀蓉;;《劳动合同法》的博弈分析[A];2011年(第九届)“中国法经济学论坛”论文集[C];2011年
4 齐斌;;劳动法、劳动合同法及其配套法规规章的“软法”现象刍议[A];西部劳动法律论坛暨全国律协劳动和社会保障法专业委员会2010年年会论文汇编[C];2010年
5 肖永泼;;劳动合同法与农民工劳动合同签订意愿[A];2012年度(第十届)中国法经济学论坛论文集[C];2012年
6 ;贯彻《劳动合同法》的策略和方法[A];上海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学会第六届第五次会员代表大会暨理事会会议材料[C];2008年
7 常凯;;《劳动合同法》应对还是执行[A];第四届中国杰出管理者年会论文集[C];2008年
8 周鹏;;劳动者权利与科斯逻辑的边界——兼评新《劳动合同法》颁布实施后的争议[A];2008年度(第六届)中国法经济学论坛论文集(下)[C];2008年
9 张天武;孙强;;关于我国竞业禁止制度的评析[A];2009中华全国律师协会知识产权专业委员会年会暨中国律师知识产权高层论坛论文集(上)[C];2009年
10 潘耀丹;;贯彻《劳动合同法》的策略和方法[A];“纪念改革开放30周年”系列活动征文选[C];2008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中国人民大学劳动法和社会保障法研究所教授 黎建飞;劳动合同法实施条例值得期待[N];检察日报;2008年
2 栾居沪;工伤职工违纪解聘应享受相关待遇[N];中国劳动保障报;2007年
3 记者 马四新邋实习生 刘娴;市直公务员将享受医疗补助[N];周口日报;2008年
4 黎悦邋王亚丽;海南出台未参保退休人员医疗补助办法[N];中国劳动保障报;2007年
5 刘锁民;从“裁员风波”看企业对劳动合同法的误读[N];经理日报;2007年
6 特约撰稿 洪桂彬;医疗期满企业终止或解除劳动合同应支付医疗补助费[N];人才市场报;2008年
7 邓林勇;《劳动合同法》谨防沦为法律白条[N];中国企业报;2007年
8 本报记者 郭晋晖;《劳动合同法》争论继续:谁真正代表工人利益[N];第一财经日报;2006年
9 郭晓宇;学习贯彻劳动合同法促进社会和谐[N];法制日报;2007年
10 汤璇;《劳动合同法》不是“洪水猛兽”[N];广东建设报;2007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赵卫锋;《劳动合同法》与和谐劳聘关系的构建[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9年
2 刁慧娜;高校教师劳动合同法律适用问题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3 李国庆;解雇权限制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4 王皎皎;解雇保护制度研究[D];吉林大学;2010年
5 沈同仙;劳动力派遣中的政府规制研究[D];苏州大学;2007年
6 孙冰心;劳务派遣法律规制研究[D];吉林大学;2008年
7 杨彬;劳动合同效力研究[D];吉林大学;2008年
8 夏蕾;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解除制度研究[D];吉林大学;2009年
9 王凯;劳动合同不履行及其法律效果研究[D];吉林大学;2009年
10 黄昆;劳动法主体体系研究[D];湖南大学;2008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柯振兴;劳动合同法的双倍工资赔偿制度[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2 李黎;《劳动合同法》的实施对四川中小企业员工的影响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10年
3 张伊娜;完善我国劳动合同制度的法律思考[D];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05年
4 黄凯;论劳动合同法中劳动者的违约责任制度[D];中国政法大学;2011年
5 白文钦;中韩劳动合同制度比较分析[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10年
6 苏宁;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制度的法律分析[D];复旦大学;2008年
7 李娟;论劳务派遣的法律规则[D];大连海事大学;2009年
8 李鹏;劳动合同法视野下的竞业禁止[D];西南财经大学;2007年
9 魏珂;我国劳务派遣立法完善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08年
10 邓雅静;《劳动合同法》对劳务派遣的影响研究[D];天津大学;2008年
,本文编号:100742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laodongfa/100742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