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代农民工劳动权益保障问题研究
发布时间:2017-10-12 01:27
本文关键词:新生代农民工劳动权益保障问题研究
【摘要】:农民工是伴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进程,在农业剩余劳动力实现乡城转移过程中形成的一个特殊群体。随着经济发展和社会变迁,农民工不再是一个高度同质化的群体,而是实现了代际更替,新生代农民工登上了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舞台。以“80后”和“90后”为主体的新生代农民工,目前在外出农民工中已经占据了6成以上,他们已然成为农民工群体的主体,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与第一代农民工相比,他们大多文化程度较高,思维新颖活跃,争取自身合法权益的意识明显增强。但由于制度、法律等原因,他们的合法劳动权益屡遭侵害,如平等就业权很难实现,劳动报酬权、休息休假权得不到保障,社会保障权缺失等等。这些问题解决不好,不仅影响到新生代农民工的现实利益,而且会影响到我国经济发展与社会和谐稳定的大局。因此,考察新生代农民工劳动权益保障中存在的问题,对产生这些问题的原因进行探究并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和对策,无论对经济发展,还是对和谐社会的构建均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正是基于这样的时代背景,本着人道主义精神,以客观、实事求是为原则,对新生代农民工的劳动权益保障问题进行了研究。 本文包括如下四个方面的问题: 第一个问题:新生代农民工特点分析。这部分内容是在调查邢台市新生代农民工基础上并参考相关文献资料,归纳出了新生代农民工的五个特征:年龄偏低;受教育程度有所提高;职业期望值高;物质和精神享受要求高;维权意识明显增强。分析特征的目的在于我们在制定维护新生代农民工的劳动权益措施时必须考虑到这个群体的特点,做到有的放矢。 第二个问题:新生代农民工劳动权益保障中存在的问题。指出了四个问题,一是合法劳动权益得不到保障,其中包括就业权受侵害,劳动报酬权屡遭侵犯,劳动安全卫生权难以保障,休息休假权得不到保障;二是社会保障权缺失;三是职业培训权得不到保障;四是维权之路艰难。 第三个问题:新生代农民工劳动权益遭受侵害的原因分析。分析了四个方面的原因:城乡二元户籍制度的影响;现行法律保障制度不够健全;维权组织相对薄弱;新生代农民工自身的原因。 第四个问题:解决新生代农民工劳动权益保障问题的具体措施。指出了解决问题的四个措施:深化城乡分割的二元户籍制度改革;构建多层次的法律保障体系;建立健全统一的维权组织;提高新生代农民工的文化技能素质和法律素质。 在结语中,强调了在城乡统筹与和谐社会构建的大背景下,解决新生代农民工劳动权益保障问题不仅事关农民工自己切身利益,也是国家经济社会发展中事关大局的紧迫问题。呼吁政府、社会各界及新生代农民工个人高度重视并有效解决该问题。 本文综合采用了文献研究法、综合分析法、问卷调查和访谈法。通过实地调查访谈,结合已有文献资料,分析新生代农民工劳动权益遭受侵害的原因和解决问题的对策,意在为相关部门的决策提供一些参考,为我国经济社会的稳定、健康、和谐发展贡献自己的一份微薄之力。
【关键词】:新生代农民工 劳动权益 保障
【学位授予单位】:河北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2
【分类号】:D922.5
【目录】:
- 摘要4-6
- Abstract6-10
- 引言10-15
- (一) 研究意义10-11
- (二) 研究综述11-13
- 1. 新生代农民工特点分析11
- 2. 新生代农民工劳动权益保障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11-12
- 3. 解决新生代农民工劳动权益保障问题的对策分析12-13
- (三) 研究的内容和方法13-15
- 1. 研究内容13
- 2. 研究方法13-15
- 一、 新生代农民工的概念及特征15-21
- (一) 农民工的概念及代际划分15-16
- (二) 新生代农民工的概念及特征16-21
- 1. 年龄偏低16-17
- 2. 受教育程度有所提高17-18
- 3. 职业期望值高18-19
- 4. 物质和精神享受要求高19
- 5. 维权意识明显增强19-21
- 二、 新生代农民工劳动权益保障中存在的问题21-29
- (一) 合法劳动权益遭受侵害21-26
- 1. 就业权受侵害21-22
- 2. 劳动报酬权屡遭侵犯22-23
- 3. 劳动安全卫生权难以保障23-24
- 4. 休息休假权得不到保障24-25
- 5. 职业培训权得不到保障25-26
- (二) 社会保障权缺失26-27
- (三) 维权之路艰难27-29
- 三、 新生代农民工劳动权益遭受侵害的原因分析29-35
- (一) 城乡二元户籍制度的影响29-30
- (二) 现行法律保障制度不够健全30-31
- 1. 保护新生代农民工劳动权益的法律法规尚有不足30
- 2. 劳动行政执法力量普遍不足30-31
- 3. 司法保护手段存在缺陷31
- (三) 维权组织相对薄弱31-33
- (四) 新生代农民工自身的原因33-35
- 四、 解决新生代农民工劳动权益保障问题的具体措施35-44
- (一) 深化城乡分割的二元户籍制度改革35-37
- 1. 剥离附加在户籍上的各种权益35-36
- 2. 实现迁徙自由化36-37
- (二) 构建多层次的法律保障体系37-39
- 1. 完善立法工作37-38
- 2. 强化执法工作38
- 3. 完善司法工作38-39
- (三) 建立健全统一的维权组织39-41
- 1. 强化工会和农民工自组织在新生代农民工维权机制中的作用39-40
- 2. 组建专门的新生代农民工协会和法律援助机构40
- 3. 建立健全新生代农民工就业扶助组织40-41
- (四) 提高新生代农民工的文化技能素质和法律素质41-44
- 1. 加强培训,提高新生代农民工的文化技能素质41-42
- 2. 加强宣传和教育,,提高新生代农民工的法律素质和维权能力42-44
- 结语44-45
- 参考文献45-48
- 附录48-53
- 后记53-54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清单54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高莹;;新生代农民工劳动权益及法律保护[J];安徽农业科学;2011年29期
2 马福云;;中国户籍制度改革的困境及其求解——以成都户籍制度改革为例[J];北京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3期
3 刘传江;徐建玲;;“民工潮”与“民工荒”——农民工劳动供给行为视角的经济学分析[J];财经问题研究;2006年05期
4 张佳;赵宝柱;;新生代农民工职业教育培训研究综述[J];当代职业教育;2011年02期
5 全国总工会新生代农民工问题课题组;;关于新生代农民工问题的研究报告[J];江苏纺织;2010年08期
6 任芳玮;黄进才;;农民工劳动权益法律完善之建议[J];劳动保障世界(理论版);2010年05期
7 徐新林;;新生代农民工城市生存处境的非传统挑战及社会调适[J];理论导刊;2010年08期
8 申昱夏;;二元社会下的中国户籍管理制度改革[J];吕梁学院学报;2011年03期
9 姜胜洪;;当前我国新生代农民工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J];兰州学刊;2011年03期
10 邓晨夕;;新生代农民工的特征及其权益的法律保护[J];农业经济;2011年08期
本文编号:101589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laodongfa/1015893.html
教材专著